邹永成(1882-1955),字器之。新化(今属隆回) 人。早年参加自立军。1904年加入华兴会。曾 赴江西、广西等地联络防营。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09年(宣统元年)到苏州任新军第二十三混成协管 带。旋赴日本留学。1911年归国谋响应广州起义未 果。10月长沙起义后,在宝庆、新化发动起义,任宝 庆军政分府副都督。“二次革命”失败逃亡日本,组织“民 义社”并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上海,创办《救亡 报》。不久回湘任湖南督军署中将高等顾问等。1924年 出席国民党“一大”,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中将参议、国民党党史资料编纂委员。1948年弃职回湘在长 沙组织中国同盟会湖南联谊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参议,著有《邹永成回忆录》。
人物生平
邹永成,字器之,新化县罗洪村(今属隆回县)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曾祖汉勋为清末汉学家,伯父代钧既是近代著名舆地学者,又是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分子。邹永成少承家教,潜心经世致用之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闻长沙创办湖南时务学堂,前往报考;伯父代钧以其年小,不许就读。次年戊戌变法失败,邹代钧至武昌,筹办舆地学会事宜,邹永成随往,协理日常琐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唐才常在汉口设立自立军起义总机关,邹永成暗中加入。旋为伯父所知,勒令其归乡。得识陈天华、张斗枢等,开始倾向反清革命。二十九年,应邹代钧召,至鄂襄助舆地学会。不久回长沙,参加华兴会。该会策划于次年十月发动长沙起义,他奉黄兴命潜赴江西吉安,与黎民望等组织赣江团(一名“黄自强公司”),阴结附近防营,谋响应。因起义事泄,江西机关也被迫解散,他退返湖南。同年年底,奉命偕吴任赴广西柳州,运动黄忠浩军,未果。适湘人郭人漳在桂林办陆军学堂,召往相助,在学堂中宣传革命。旋谭人凤亦来校,日夕聚议。三十一年冬,黄兴自东京来郭人幛营中时,告以同盟会已在东京成立,邹永成等数人即宣誓入会。
三十二年(1906)春,郭人漳调任广东钦廉道,邹永成返回宝庆。旋闻伯父病重,又驰往武昌,继续襄理舆地学会事务。宣统元年(1909),邹代钧病故,邹永成将舆地学会典与学部,他由熊希龄介绍,入苏州第三十三混成协为管带,暗中联络同志。事泄,走南京。旋偕张斗枢、刘承烈东渡日本,留学于明治大学。次年湖南留日学生罗杰借铁路风潮,召集在日留学生开会,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反清革命。邹永成偕同志钱梦熊等大闹会场,致使罗杰被殴致伤。
宣统三年(1911)初,宋教仁、居正等同盟会人士于邹永成寓所聚会,决定回国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策划长江流域武装起义。为筹集经费,邹永成、张斗枢被众人推举回湖南新化与矿商接洽筹款。回国后,先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组织广惠矿务公司,继至长沙,与刘文锦取得联系,相约在新军中加紧扩大革命力量,然后赶回新化。正与新化矿商接洽时,适谢介僧奉命由东京来,告知黄兴即将在广州发动起义,湖南准备响应,他即暂搁矿事,派人通知刘文锦,并将祖遗祭田100馀亩契约押给祖伯,得2000元为经费,于宝庆河街岭设联络机关,召集当地革命党人,准备起义。
不久,广州“三.二九”起义失败,邹永成潜赴武汉,与焦达峰、孙武等共商计策。时孙武领导共进会资金困难,邹永成以绑架伯父邹代钧之子,索取其伯母银800两,交孙武作共进会活动经费。帮后,同焦达峰、杨任、孙武、居正等集会,计议两湖起义事项,决定无论何省先期发难,另一省必须立刻响应。会后,他偕焦、杨赶回湖南,分头运动新军和会党。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邹永成即规劝省城巡防营统领黄忠浩举兵反正,未果。时宝庆饥民暴乱,他征得焦达峰同意,于八月二十八日赶回宝庆,准备在宝庆发难,与长沙焦达峰配合。九月初四,闻焦达峰已在长沙起义废功,便与谢介僧、葛天保等于河街岭机关计谋响应。会后,他连夜赶往五峰镝,劝当地巡防军反正。次日,巡防营开赴府城,宝庆遂告光复。众议推谢介僧为大都督,他被推为副都督。接着,它赶紧回新化组织民军,于九月十一日又光复新化。
这时,长沙发生政变,焦达峰、陈作新惨遭杀害,谭延闿接任湖南都督。邹永成闻讯痛心疾首,愤然离湘去鄂,襄助北面招讨使谭人凤组织军队,准备北伐。十一月上旬,谭人凤作为湖南都督府代表前往南京出席各省都督府会议,邹永成旋亦东下。
此后,邹永成即返湘。不久赴鄂,与詹大悲、宁凋元等共商讨袁事宜。被黎元洪下令通缉,又逃回湖南,以湘豫联军第三军军长名义,偕蒋翊武、程子楷等督师岳州,准备举兵北上。旋谭延阎取消独立,他与程子楷、杨王鹏等逃亡日本。同年12月,偕刘承烈、杨王鹏等在日本成立民义社,任副社长,继续组织反袁力量。民国4年(1915)夏,回到上海,创办《救亡报》,从事反袁宣传。年底回湘,于郴州收集散兵2000余人,编为湖南独立第一旅,自任旅长。
翌年,反袁护国战争胜利后,谭延闽重新督湘,邹永成被迫解散军队,前往广东。1917年回湘,任湖南督军署中将高等顾问。民国7年(1918)至民国9年(1920)任湖南总司令部中将参议。民国10年(1921)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中将高等顾问。次年随孙中山避难上海。
民国12年(1923),邹永成重到广州,任大本营军政部高等顾问。次年,由孙中山荐定为国民党一大代表,支持孙中山关于国共合作主张。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中将参议,负责运动叶开鑫部师长邹鹏振加入革命军。
民国16年(1927)以后,邹永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因不满蒋介石独裁统治,民国18年(1929)回湘参加反蒋倒何(键)活动。民国19年(1930),担任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撰修委员。民国37年(1948),弃职回湘,以老同盟会会员资格,偕程潜、仇鳌等致电代总统李宗仁,要求国共和谈。旋与仇鳌等筹组迎接湖南解放团体。次年湖南解放后,被任为省军政委员会参议。
1951年,邹永成因痼疾缠绵病榻,于1955年6月4日逝世,终年74岁。著有《邹永成回忆录》。
毁家纾难
邹永成长期致力于革命,也为革命资金的筹措绞尽脑汁。为响应黄花岗起义,他毅然将祖传100多石租的契子抵押给祖伯,得2000元,在宝庆河街岭开了一家店做联络机关。这点钱远远不够用,邹永成便与谭二式商量,物色一个会党朋友到族伯家去盗取宋朝遗留下来的传家宝——王羲之墨迹《兰亭序》。可是连去三次未曾盗着,只能借200两银子勉强维持。
但这点钱仍然是杯水车薪,远不济用。革命同志一天只能喝上两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出外的衣服得轮流使用,其他开支更是捉襟见肘。如此下去,革命何以开展?邹永成记得,蕲州三角山庵堂里有个金菩萨,若能弄到手,可换一笔钱充革命经费。一天夜晚下着大雨,邹永成与焦达峰、孙武等人赶到佛寺,趁着雨声掩护,掘墙入寺,将金菩萨抬了下来,但这尊金菩萨很重,五六个人也难以抬走,他们便想捶碎分运,捶了很久,才捶下一小块。响声惊醒了寺里和尚,一帮人手持棍棒,吆喝着向他们扑来。他们只好将菩萨丢入水中一走了之。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邹永成竟想盗取伯母的金条。他要孙武找人配了麻醉药,放入自己买的一瓶上等葡萄酒内,携酒对伯母说:“侄儿明天要到日本去,特来向伯母告辞。”伯母对他热情备至,很快就炒了菜肴,同他一起喝酒。但是,酒喝完了,伯母只说:“这酒不好,有点上头。”并未昏倒。原来是闷药配得不好,效力不大”。邹永成不得已便叫弟弟邹永干与邓玉麟一起去找张校长,把堂弟邹安众骗出学堂,说是到汉口去看戏,将堂弟藏在日本租界旅馆。第二天,伯母不见儿子回来,就派四叔去向邹永成要人。邹永成提出要一笔大钱方可放人。经四叔从中反复调停,最后伯母无可奈何地交出800元,并对邹永成终生怀怨。
武昌起义爆发后,邹永成参与了光复长沙及宝庆、新化的组织工作。在这革命的紧急关头,急需经费。他别无办法,又打起岳父的主意来,其岳父罗伯夷在劝学所掌管金柜,他找岳父要钱。岳父说:“我没有。”邹永成指着金柜道:“您把金柜开开我看看。”岳父说:“那是公家的钱。”邹永成说:“不管是哪家的钱,我都要,以后加息奉还。您今天不给,我立即把金柜砸烂。”岳父无奈,只好气喘吁吁拿出200大洋交给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