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安
作家
邹志安(1947~1993),陕西礼泉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历任礼泉县小学教师、县文化馆员,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专业创作员、理事、主席团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爱情心理探索》,短篇小说集《乡情》《哦,小公马》,中篇小说集《心旌,为什么飘摇》等。凭借《哦·小公马》和《支书下台唱大戏》连获第7、8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一举跃上全国文坛。
人物简介
陕西礼泉人。1946年农历十二月六日出生于陕西礼泉县阡东镇。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陕西乾县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县文化馆员,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专业创作员、理事、主席团委员。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刘东虎》发表于陕西日报。著有长篇小说《爱情心理探索》,短篇小说集《乡情》、《哦,小公马》,中篇小说集《心旌,为什么飘摇》等。
邹志安凭借《哦·小公马》和《支书下台唱大戏》连获第7、8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一举跃上全国文坛。
人物去世
燃烧在文学的炼狱中——追忆邹志安
可以说,1992年11月17日和1993年1月16日,是陕西文坛的灾难之日,仅仅相隔一个月,路遥、邹志安这两位文学骄子相继去世,让文坛一时间被悲痛深深笼罩。 为了那份不能忘却的怀念,咸阳一个叫张凭的作家,用心写下了一部长达18万字的纪实小说《生命燃烧的岁月——著名作家邹志安纪实》。通过对邹志安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和创作历程的追溯,以翔实的资料,朴实无华的文笔,为我们今天仍然执著地在文学的漫漫征途上跋涉的后来者,提供了一种关于文学与生命的参照,一种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启迪,一种关于文学与作家生存状态的思考。书的前页有作者这样一段话:“沿着生活的河流,追溯着逝去的岁月,我们在寻觅着著名作家邹志安所走过的足迹,也在寻觅过去的梦,尽管那是多么难以揭开的一页,但毕竟是以满腔热血和一把辛酸,编制成的一个生动而令人咀嚼不尽的人生故事……”。
这本书再一次让读者潸然泪下,再一次让文坛沉思。阎纲、周明、雷涛、陈忠实、晓雷、李星、京夫等文学界著名人士看过这本书后,认为邹志安是黄土地的孝子,他一生歌颂黄土。他笔下的黄土取向于《父亲》,《父亲》取向于黄土,从亲缘血脉的传承上发现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笑声中有哭声,深情中见忧愤,而他的基调连同他的死,都带有悲壮的气质。他只活了46岁。《生命燃烧的岁月》,写出了邹志安整个创作和整个人生一起燃烧的过程,如怨如慕,令人感动。邹志安的价值不仅在于他以数百万字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更在于他把文学化为人的一种生命状态。他在文学的长河中创造了富有个性的闪烁着道德光彩的生命存在方式,而文学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成为了一种精神支撑,使他总是在人生的多个十字路口经历着理智与情感的磨砺、选择与被选择的淬火,从而对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作了哲学层面的诠释。当我们读到“对艺术来说,不能说有了生活就有了一切,但是,没有生活,对艺术创作来说,却什么也不会有的”他的这些感悟时,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苦恼是对生活认知程度的苦恼;他的困惑是对生活开掘深度的困惑;而他的辉煌则是对生活耕耘、提炼、提升的辉煌。这根本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沉痛,是一种煎熬和更生。从而,使得邹志安以一篇《土地》跻身于当代中国文坛璀璨夺目的星空。这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应当引起我们处在网络阅读时代,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在文学日益繁华岁月,处在文学被各种此消彼长的思潮弄得眼花缭乱的环境下的作家们的深沉的思考。评论家杨焕亭认为,邹志安的作品是以关中黄土地为背景的,潜藏并折射出重农、亲农、哀农、悯农意识,这既是生命的本能,更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他在生命最后写的那篇虽九死而不悔的《不悔》,既是生命的顽强立场,也是对文化人不幸的生存状态的抗争与呼号。所以,本质上讲邹志安是一个既继承传统的人文精神,又接受现实召唤、在现实主义道路上探索的作家。
从一定程度上讲,邹志安由农民到作家的人生轨迹,是陕西许多作家生命状态的缩写,他们在不懈中执著地坚守着对文学的追求。正如陈忠实先生说的:“我们悼念邹志安,实质是在悼念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黄土地,对土命人深深的爱恋;这种精神就是对文学事业执著追求并至死不悔;这种精神将和邹志安的名字一起永垂不朽……”
(李向红)
写作特色
作品简介
黄土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几天。
他平生也就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哦,小公马》
书名:哦, 小公马
作者:邹志安著
ISBN号:7-5354-0006-X
价格:RMB1.40
发行地:武汉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2
页数:295页
开本:19cm
参考资料
邹志安 --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09-01-01
邹志安:黄土.文學陝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9 08:4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