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成村
广州市灰塑艺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邵成村,男,1965年5月28日出生,汉族。15岁即随父学习灰塑,熟练掌握灰塑的半浮雕、浅雕、高浮雕、圆雕和通雕等技法,曾参与广州陈家祠、镇海楼、六榕寺、光孝寺、三元古庙等著名古建筑的灰塑修复,还塑制古南海神庙内的各种人物和神像。1989年开始接收徒弟,不遗余力地传授灰塑技艺,使广州灰塑得以后继有人。
人物经历
1979年,邵成村开始随父学习灰塑技艺,并在广州地区的祠堂庙宇协助父亲从事简单的灰塑制作工作。在跟随父亲维修古祠、庙宇的实践中,邵成村得到了父亲的言传身教。经过近十年时间的艰苦磨练,邵成村熟练掌握了灰塑的整个工艺流程,并且已经能够独立制作灰塑。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邵成村还十分注重学习和吸收他人的灰塑制作技艺之长,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邵成村的灰塑技艺得到长足进步和创新。
从1981年起,邵成村随父亲三次负责修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的灰塑工艺。该单位在选择灰塑修复工程队时,曾让众多的灰塑工程队制作灰塑进行评选,邵成村父子制作的灰塑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赞赏被选中,从而奠定了邵氏灰塑在灰塑古建维修界中的地位。
30多年来,邵成村制作的灰塑作品遍布珠江三角洲地区,他还远赴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韩国等地区和国家。他参与制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灰塑有:陈家祠、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三元古庙、光孝寺等;制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灰塑更是数不胜数,主要有:广州市博物馆、南海神庙、资政大夫祠等。在众多民间灰塑制作评选中,邵成村的灰塑工艺水平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和赞赏。其中,邵成村参与古建修复的从化市广裕祠、佛山市兆祥黄公祠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制作qe子已经脱颖而出,使面临失传的灰塑工艺不断得到发扬光大。现在,邵成村正致力于将自己的灰塑制作和修复工艺传承下去,他的一批弟子已经脱颖而出,使曾经濒临失传的灰塑工艺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为了将自己的灰塑技艺传承下去,邵成村成立了一个灰塑制作和修复的工程队,这个工程队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运作。邵成村认为让徒弟真正掌握灰塑技艺才是使灰塑事业长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在工程队承接的灰塑制作和修复工程中,邵成村总是对徒弟言传身教,通过亲身示范和前后效果的对比,让徒弟直观了解灰塑的制作技艺,并让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慢慢揣摩、吸收,最后转为己用。
现在,已有20多人跟随邵成村学习灰塑工艺,其中,已有五人学习了10年以上,六人学习了7、8年,六人学有4年,三人学习了3年。目前,邵成村的这一批弟子已经脱颖而出,例如刘志威、邵其德、邵煜山等都已技艺有成,成为广州地区古建筑灰塑工艺界新一代的骨干,使曾经濒临失传的灰塑工艺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荣誉成就
2001年邵成村参与从化市广裕祠维修工程的灰塑维修工作,2003年该古建筑维修工程被广东省文物维修专家评为优质工程,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01年参与广州市锦纶会馆维修工程的灰塑维修工作,该古建筑维修工程被北京市和广东省文物维修专家评为优质工程。
2005 年参与佛山市兆祥黄公祠维修工程的灰塑维修工作,该古建筑维新工程被广东省文物维修专家评为优质工程,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2007年参与广州市花都区次华徐公祠维修工程的灰塑维修工作,该古建筑维修工程被广东省文物维修专家评为优质工程。
每年参加“文化遗产日”活动,并且多次参加在广州花都的文化宣传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回展等,对提高公众认识和保护灰塑的意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广东广州(花都)民俗博物馆中常年开办一个展览,现场进行灰塑制作的表演与介绍,大大提升了灰塑的知名度,同时也对宣传和推广灰塑制作技艺和知识起到了关键作用。
2021年11月5日,拟入选广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合格档次人员公示名单。
2022年6月,广东省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合格(公示)。
2023年2月,荣获2023年第一季度“广州好人”称号。
2023年10月,荣获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2023年12月26日,荣获2023年广东省“诚信之星”称号。
参考资料
邵成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2 17:5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