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惟中
清朝官员
邵惟中(1515—1589),字希舜,号缨泉,云南永昌(今保山市隆阳区)人,二十三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又中进士,被授予行人司行人。邵惟中曾奉命出使周鲁伊王诸藩府,因办事干练,拒绝收受当地官员馈赠,坚贞节概,为藩府官吏们所雅重。1554年,邵惟中被任命为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巡视京城稽查后湖册籍,整理光禄文卷,训练军队,重甲刑法,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生平
1555年,倭寇骚扰沿海地区,邵惟中在沿海悉心防御,应援综理,周密部署,倭寇很快被歼灭。捷报传到京城后,邵惟中几次受到皇帝奖赏,连他的父母及妻子都得到了皇帝的赐封。江南人民深受倭寇之害,对邵惟中非常感激,都说:“何以永赖公保障也。”江南士大夫中有在朝中做官的,便竭力向皇上举荐,遂晋升邵惟中为常州府太守。常州是当时被称为财赋之区的富庶地方,前运河络绎,交通发达;后江防严密,屯戍兵万余,郡务非常繁杂,当时又恰逢灾荒大饥之年。邵惟中上任后,建仓储谷,赈济饥馑,招抚流民复业。又筹措白银数十万修城闉房屋、建月城、浚城濠、练府兵、饷客兵、兴学校。与此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减免徭役,清理盐法,革除弊政,发展生产的措施。
1561年,邵惟中擢升为广东按察司副使,专理清军。赴任至楚郴州时,邵惟中因念家中父母年事已高,随即改变了主意,转而请求归田终养,得到皇帝的允许。惟中回乡第二年,父亲邵节去世。隆庆元年,穆宗皇帝即位,访求昔日旧贤,陈中丞、刘直指二人向皇帝举荐了邵惟中,惟中不得已回到京城。不久,又补河南开封太守。邵惟中到任后,则裁减冗费以节约财用,重申乡约以敦促教化,明赋税以便解纳,编驿传以保邮传畅通,建义学、义田、义仓以兴人文,以备赈恤。从而使开封地方经济和社会治安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和安定,受到百姓的赞扬。同年,邵惟中因功升任广西按察副使,分巡桂林,兼理抚夷兵备。由于当时的广西壮族地区时常发生民族反抗斗争,社会治安比较混乱。邵惟中到广西后,提出了修城橹雉堞,以固重地;严巡逻守望,以防奸细;立保甲,明赏罚,以维重治的治理方案,交给广西的地方官推行。又内修政治,招安反叛者,并刻书册千本,遍给夷寨。宣传“只惩首恶,胁从不问,归顺者有赏”,很快就平息了动乱。
正当邵惟中行将凯旋时,无意中忤逆了权贵,那些妒忌邵惟中军功的人便乘机排挤他。邵惟中又迁任甘肃行太仆卿,离开了广西。适值邵惟中患疟疾,便干脆向皇上要求致仕。回到了老家永昌。第二年,陈中丞、刘直指二人再次举荐,不仕。十二年后,陈中丞、杨冢宰又竭力打算起用他,但此时的邵惟中已无意再入仕途,说:“吾六十而解组,人谓知所止;七十而入山求隐,人谓得所止。今老矣,能复佝偻人世间,博显庸为邪?”坚决推辞。惟中归田后,杜门谢客,深居简出,置家塾,建祠堂,教育子孙,乐善好施,经常济人于危急之中。
后代
邵惟中一生廉洁,他有六个儿子五个女儿,成人后分家产时,还跟不上一个中产之家。长子象贤,遴选贡生,任知县;次子继贤,为儒官;三子得贤、四子成贤均为庠生;五子兴贤、六子多贤。邵氏后人在永昌人丁十分兴旺,今保山市隆阳区的邵家庄、南哨屯等邵氏多数都是其后代。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7 11:41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