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帆
艺术家
邵帆(1964 北京)从事着油画、雕塑设计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他是中国第一批摸索视觉艺术领域和设计领域之间艺术可能性的艺术家。
人物评价
他和艾未未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拆分和重组赋予了古典家具现代艺术生命。 邵帆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于1984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
作品收藏: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 & A)博物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美国皮博底博物馆
美国纽约设计与艺术博物馆等
日本富冈博物馆
成都现代艺术馆
何香凝美术馆
人物履历
1988年:《亚洲艺术双年展》日本福冈
1995年:创办邵帆第一工作室 北京
1996年:《关于椅子的椅子》邵帆个展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1999年:《亚洲雕塑展》 新加坡
《 世纪之门中国艺术家展》 成都
2000年:《邵帆个人展》NEOTU画廊 巴黎
《BIG TORINO2000年双年展》 意大利
《中国现代雕塑精品展》 北京
2001年:《穿人墙-中国当代艺术新景象》 庇卡底国家美术馆 法国
《我是谁-艺术邀请展》 北京
2002年:《为座而做-国际设计展》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2003年:创办邵帆顺义第二工作室 顺义
《中国惊艳-中国当代艺术展 》 北京
2004年:《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 》巴黎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北京
2005年:《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 中国美术馆 北京
《十年前-邵帆个展》 上海
《灵感来自中国-美国Peabody博物馆中美艺术家邀请展》美国
2006年:《两种选择 邵帆和皮埃尔-马利·勒热纳雕塑展》 北京
2007年:《流动的言语:当代艺术和设计》 上海
《回转,融合,前瞻:中国当代美术》 上海
2008年:《北京-雅典,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国家当代艺术中心 希腊雅典  《活的中国园林-当代艺术展》 国家艺术收藏馆 德国
《中国设计》维多利亚和阿尔博特博物馆 英国伦敦
园林作品《觅园》获英国皇家切尔西花园展金奖 英国伦敦
2009年:《北京——哈瓦那艺术革命》国家美术馆 古巴哈瓦那
2010年《首尔中日韩国际设计双年展》首尔市政府奥林匹克中心 韩国首尔  《三人行-邵氏家族绘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一个不可救药的古典主意者-邵帆个展》 上海
2011年:《全方位中国设计》 北京
《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 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
《北京首届国际设计三年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丹青家传-邵氏家族展》 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 厦门
2012年:《第三自然:中国再造-第四届广州艺术三年展》 广东美术馆 广州  《化境-中国当代艺术新象》香港
《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 米兰
设计构想
邵帆通过一系列椅子和家具的设计,尝试着溯源和发展中国明清家具的精髓。在他“打破与重建”的手法发挥之下,人们可以从他的作品联想到传统中国的家庭伦理结构。严格的对称、摆放的位置原本都是等级制度的痕迹和缩影,然而邵帆却以非常轻松的方式,对古典家具做了“变形”——民国的箱子被从盖口处锯出一个“座位”,而锯出的材料又成为其“座面”和“靠背”,没有任何材料的增减。这一看似随手拈来的创作灵感,挥洒自如地使艺术成为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游戏。在“不锈钢太师椅”中,邵帆用不锈钢管和钢板制造了明式“太师椅”。在将现代工业化的金属和焊接替代古时常用的木头和榫接的同时,邵帆却承袭了明式家具所着重的结构性设计(家具在明代,结构比装饰更受重视)。以扶手为例,明式圈椅将靠背和扶手合二为一,不但大大简化了制造工序,而且产生了连续的曲线之美。邵帆的太师椅将古典家具中木材的柔韧性转移到了钢管,并只用一张钢板,剪切、折叠出一把椅子的座面、靠背和后撑脚。取舍之间的精妙创意令人拍案叫绝。在古典筋骨之中,加入自己特有的现代设计元素,是邵帆作品的旗帜性风格。通过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对峙,雕塑作品与实用家具的中间状态,邵帆的设计仿佛是一朵禅花,其蕴涵哲学意味的花瓣层出不穷。 为展现作品如此丰富的内涵,邵帆反其道以简洁朴素为贯彻始终的表现手法。他时而将装饰尽可能减到最少以隐藏设计痕迹,能用一个线条来表现的,就绝不再多加一笔;时而又会在适当处不惜笔墨地加以铺陈渲染,但这种渲染同样是以简洁朴素为原则的。通过这种简约形式,作品增加了空间美感,朴素的环境也因此平添动态韵律。如此传统内涵与现代精神的大胆融合、简约风格与哲学思想的精致处理,成就了作品闲适而超脱的人文气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5:46
目录
概述
人物评价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