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退
乌江小学原教师
邵子退(1902·3——1984·11),原名光晋,又名子蜕,号瓜田、老炊,自谓种瓜老人。祖居乌江百姓塘村。稚年从其父邵鲤庭诵习诗文史籍,尤酷爱书画艺术,12岁时与同乡林散之、许朴庵相识,并结为金兰之交,时人称誉乌江松竹梅三友。
生平
出身
邵子退(1902.3-1984.11)安徽省和县乌江镇百姓塘村人,名光晋,字子蜕,号瓜田、老炊,自谓种瓜老人。邵子退兄弟四人,长兄邵光曙、二兄邵光绪、三兄邵光煦,因排行第四,故乡人称为邵四先(生)。
童年
邵子退自幼跟随父亲邵鲤庭诵习诗文,熟读四书五经。由于家庭熏陶,加以天赋聪颖,尤酷爱书画艺术。12岁时,初识林散之(17岁)和许朴庵(19岁),二年后三人结交于历阳观音阁庙中,时人誉为乌江“松(许)竹(邵)梅(林)三友”。
小学教师
1932年,县立乌江高级小学建立,长兄邵光曙(寅初)任第一任校长。以后由李伟接替校长之职,闻知邵子退有深造,卓尔不群,特聘为乌江小学教师,教授国文。邵子退在乌江小学教书期间博交益友,广寻良师,除与林散之、许朴庵教师经常互相切磋外,还和章敬夫诸友闲游相晤。在林散之的倡议下,他们成立了一个读书社,根据《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因名其社曰“求声”。并且规定“来者自今月必有文,文三首不限一体;月必有诗,诗三章各言其志,相印相证,相切相磨,以期勿负‘求声’之意云耳。”此后,诗社又发展五人,其中有张栗庵之子张伯熹,全椒鲁默生、张汝舟,还有和县城内人雕慰农,合肥卫仲璠先生。此九人者,当时人称“皖东九友”。这是跨和含、全椒三县之文坛盛事。
由于邵子退没有文凭,学校要填报职员履历表,慨然叹曰:余乃布衣之士,无可填报也。
抗日期间
1935年秋,邵子退和林散之一道赴九华山、黄山旅游写生。黄山归来后,又任职于金陵大学农学院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实验区的工作被迫停止。邵子退又避难回到百姓塘老家,终日读书、写字作画,这个时期创作有《种瓜轩吟草》一册,多有唱酬于林散之诸友诗作。
解放后
解放后,迁至乌江街上生活。三年困难时期,又下放回到家乡,置身于松山之上。继其父邵鲤庭“种瓜憩庐”之遗业,日以剪桃种瓜为事,夜则挑灯读书为乐,其间创作了不少诗文。
有关报道
扬子晚报陆华先生在《种瓜老人邵子退》一文中云:“《种瓜轩诗稿》中不乏反映农村生活的清新之作。但这些决非一般田园诗可比。如《山夜》写道:‘早睡无灯火,空山绝四邻。踏松枭叫夜,觅食鼠翻瓶。霜重破窗入,月生漏屋明。有儿谁负米,寂寂梦难成。’其时其情其境,入木三分,若非身在其中,决难出此。掩卷遐思,遥念乌江其地,不独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楚霸王遗迹,且人才辈出。中华古老文化精粹所在,岂独都市学府,亦藏富于民间山野,穷乡僻壤如乌江,耕读自奉如邵子退,当为适例。由此观之,诗书画三绝大家林散之其人能起自此山林,那就不足为奇了。是丰沃的民族文化土壤,养育了一代名师么。”
还有令人鼻酸泪下的《邻妪》,诗云:“邻翁已谢世,邻妪支门户。二子不在身,一媳病朝暮。去岁搞三改,中稻未成熟。何处来急令,强迫日夜割。火速栽晚季,禾穗弃田脚。风雨湿生芽,狼藉遭零落。晚稻无收成,从此难生活。毁灶土肥田,空厨鼠走出。大队办食堂,一釜千人嚼。糠核煮浮萍,排队争瓢杓。谁人夜加餐,食堂明火烛。邻妪饿已死,病媳气犹续。尚有两小孙,抬尸前山麓。无力取土埋,忍弃在沟壑。”当代诗评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在《布衣的友情》(《中国艺术报》)中说:“这一幅悲惨画面不是发生在元白写新乐府的时代。相信现今在世的许多人不仅耳闻且多为亲历,但是在他们的文字中保留的竟是那么少。他们写得很多,但很多之中偏偏少了对世事的关怀并表现出对历史的遗忘。而终老荒僻乡间的这位澹泊的人,却有如此浓重的现世关切和义愤。对比之下,当前文学中的那种享乐和游戏,那种在物欲面前的狂欢,多少有点失常。而贫病交加的这位默默无闻的乡间老者的精神状态,却要健全得多。邵子退的诗书画存世不多,但他的雅淡清绝世所罕有。《邻妪》一首,堪称当今乐府,其直面人世的勇气,足可使今世文人为之汗颜。”
文革期间
“文革”期间,林散之由南京江苏国画院回到乌江故居“江上草堂”避难。两位老人,时相过从。林散之耳聋,谈起话来,声如洪钟,而邵子退却沉默寡言,手笔不停在纸上写着,他们就是这样,“秉烛春宵短,清谈应及辰”(林生若诗句)。
文革后
邵子退在诗书画方面有着相当的造诣,由于他对诗书画作品无心收藏,因而世人很少能欣赏到。邵子退大半生不勤于艺事,然而时常旁观林散之作书绘画,因此林散之有“唯君能爱我,深浅几回看”的诗句。“文革”后,百废俱兴,百念俱萌,书画艺术日趋昌盛。邵子退有感而发:“愧余不学空怀抱,辜负江头老郑虔。”画兴亦起,时常磨墨作书绘画,后来成为每日之功课。其画师法新安又自出机杼,笔笔讲究中锋,常作圆头山,米点皴。强化意念对笔墨的主宰,先钩勒,次皴擦,再点染,布疏密,别浓淡,显示出文人放逸之笔致。邵子退的画“深之自然,出于意表。”强调自我表现、自我欣赏,寄情于笔外,寓淡泊之志于幅中,画如其人,不躁不烈,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每画完毕,很少题字落款。林散之见了每每提笔略加点染润色,有《改画》诗一首记之:“君画未成我补之,一山一石耐人思。几番水墨淋漓处,正是天机入化时。”
与林散之
林散之
林散之一生临了大量的碑帖,邵子退亦跟着临习,不时地请教。于汉隶习《礼器》、《曹全》;魏碑习《张猛龙》、二爨;于晋学二王;于唐临颜真卿,亦力学李北海。广取博采,苦心营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林散之常说:“我伏案作书,子退却在一边袖手旁观。我常怪他空谈艺术理论,不肯下苦功实践,实际他在暗暗地苦学苦练,真是大智若愚。”
唐大笠先生在《种桃贤者》中回忆说:“我既受业于林老散之门下,亦等于游于邵老子退门下。昔年我每次寄功课向林老求教,林老每以邵老意见作复,证明他们共同交换过看法。所以在与邵老谋面之前,即已知邵老大名,并已受教。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散师因避‘文革’乱而谪居乡里,我曾两次负笈江上村叩扣师门,林先生均召邵老过江上草堂把盏共酒。我第一次见邵老,在草堂内听室外有人呼‘邵四叔来了’!我立即赶到门外迎候,见一位布衣长者,慈眉善目,腰力尚健,我将他搀扶进门。说话风趣的散之师笑着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的老票友邵四先生来到。’时林老双耳大聋,对话全靠笔谈,邵老却是耳聪目明,坐定后对我说:‘我与林先生订交垂五十年,落得一双眼睛,好诗读得懂,好字读得懂,好画读得懂。’这当然是邵老的一番谦辞。旋而细想,又觉得不完全是谦辞,而是实话。好诗好书好画都读得懂(包括对非佳品而能指其疵),语多肯綮,入木三分,而今天下能有几人?学养不到,不敢口出此言。艺通三绝,唯我邵老当之。”
情谊
邵子退逝世后,其孙邵川从家中书里捡出诗稿整理成册,带到南京请林散之审阅,林散之边读边校,看完后用笔在纸上写道:“你老爹真保密,写这些好诗,一首未给我看,要不是病故,如何看得见呢?”“今后回乌江更难受,无人谈诗,也无人谈话,写出好诗,也无人懂了,哀哉!上街也不敢走你家门前过。”随及口中念道“从今不作诗,诗写无人看。风雨故人归,掩卷发长叹。昨日接电报,知君入泉下。犹闻咳唾声,忽忽冬之夜。”林散之手抚故人遗墨,欣然挥毫题写“种瓜轩诗稿”封签,以志永怀。林散之的《江上诗存》赠邵子退诗有130余首,而邵子退的《种瓜轩诗稿》一半以上是写给林散之的。自古文人相亲,诗人相爱,元白交深,苏黄谊重,酬答篇什,无逾于此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5 20:14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