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剑秋(1910-)清光绪36年(1910年)生,原名邵世澄。山东省枣庄市周营镇人。民国20年(1931年)考入育英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济南学生南下示威团,被武装押送回济。1934年,邵剑秋考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芦沟桥事变”后,他返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集中近300人的队伍,在峰西举起了抗日义旗。当时,正值台儿庄会战,他们主动配合中央军110师张轸部队作战,在峄县城以西活动,侧击从峄城去台儿庄的敌人。台儿庄会战结束,他率部队配合孙伯龙部在峄西地区坚持抗日活动。1938年6月下旬,中共鲁南特委派共产党员朱道南约会邵剑秋,联合抗日。民国28年秋,八路军115师东进鲁南,他任副支队长。1940年,他参与组织指挥杜庄、常埠桥等战斗,打垮韩治隆梁继璐反共联军的进攻。同年秋末担任运河支队支队长。1942年春,部队在蚕食中受挫,形势危急。他主动提出辞职,经过上级批准,改任副支队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4年,抗日胜利后,邵剑秋先后担任鲁南行政公署民政科长,颍上县副县长,全国解放后任颍上县县长和淮河剿匪前委书记。1983年10月离休,离休前任阜阳行政公署顾问,定居安徽阜阳市。
人物简介
邵剑秋,原名邵世澄。山东省原峄县四区湾槐树村人(现属枣庄市周营镇)。1910年生于地主家庭。1931年高小毕业,考入育英中学。“九一八”事变,邵剑秋激于爱国热情,参加济南学生南下示威团,到南京进行示威游行活动。他中学未毕业便于1933年春弃学从军,到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干部学校当学兵。同年冬同盟军失败,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返回峄县原籍。
1934年,邵剑秋得到同学的帮助,考入梁漱溟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1935年毕业, 先后在城武县荀村集、邹县香城乡农学校任教员和教育主任。1937年他调禹城第八区乡农学校任教育主任。“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他于10月从禹城返回家乡。12月中旬,济南告急,全省进入战争状态,他得到联庄会一部分中层人士爱国教员及其它方面的支持,毅然组织起了抗日武装,并接受了第二分团第五大队长的委任。
1938年9月部队改编为江苏游击第三路步兵第二团,五大队编为三营,他任营长。不久,代理第二分团团长。1939年初夏,他访问了鲁南特委,后经朱道南牵线,接受了张里元直属第七团团长的委任。1939年秋,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鲁南,邵剑秋主动提出参加八路军。年底,一一五师公布组建运河支队命令,他任副支队长。1940年秋末他受 命担任运河支队支队长。1942年春,部队整编,经上级批准,他改任副支队长。六月他由纪华朱道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与了建立华中经运支活动地区和微山湖去延安交通线的各项工作。陈毅军长过境,他是主要护送者之一。抗日胜利后,邵剑秋调任鲁南行政公署民政科长。1947年被抽调南下大别山,后留豫皖苏第四军分区。1948年秋任颖阜县副县长。全国解放后任颍上县县长和淮河剿匪前委书记。建国初期,做剿匪反霸土改、治淮工作,后调阜阳地区治淮指挥部和水利、民政部门阜阳地委统战部工作。后任阜阳行政公署顾问。1983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