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伯,邵伯埭应该算是最古老的水利设施了,它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自身从兴建到弃用,也经历了630多年的沧桑。埭,是一种拦阻水的土堤坝,又叫堰。它能有效地防止河水下泄,起到蓄水利农的作用,也不影响航行。
简介
据晋书记载:晋太元十年(385年)太傅谢安为避奸出镇广陵步邱,筑垒日新城。他见那里“地势西高东下,春夏湖水涨漫,东侵浓田,西又苦旱,便立埭以界之”,这样,“随时蓄泄,高下两利,田获其收,民被其泽”,“后人思安德,比于邵伯,因以立名”。这埭就是邵伯埭,这城亦名邵伯。
“埭”的由来
但是,船只过埭时,却要靠设置在河两岸的“埭程”(一种依靠人力或畜力的绞关装置)牵引,才能使船只沿着埭两侧平滑的斜坡滑行过埭。这时,“起若凌空,投如堕井”,如遇重载,还要先卸后装,既费时,又费力,还会损坏船只与物资,也不太安全。
邵伯埭的兴衰
据晋书记载:晋太元十年(385年)太傅谢安为避奸出镇广陵步邱,筑垒日新城。他见那里“地势西高东下,春夏湖水涨漫,东侵浓田,西又苦旱,便立埭以界之”,这样,“随时蓄泄,高下两利,田获其收,民被其泽”,“后人思安德,比于邵伯,因以立名”。这埭就是邵伯埭,这城亦名邵伯。
到唐宝历初年(825年-827年)观察使李渤在灵渠上建斗门,用以解决漕舟航运过埭的问题,于是,到唐代后期,“江阳县邵伯镇有斗门”。埭中设计斗门过船,门启船行,自然要便捷得多。可是,船过斗门时,由于水位落差产生的急流,使船顺行时如飞箭,稍有不慎,会有撞船的危险;逆行时象爬山,也还要用缆绳拖曳,万一缆绳崩断,则会船毁人亡,也很危险。
所以,到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时,江淮发运使贾宗便提出废堰、凿近埭漕路的建议。他说:“诸路岁漕,自真、扬入淮、汴,历堰者五,粮载烦于剥卸。议开扬州古河,绕城南接运渠,毁龙舟、新兴、茱萸三堰,凿近堰漕路,以切水势,岁省官费十数万,切役甚厚”。于是,朝廷准之,“明年,役既成,漕船无阻,公私大便”。这时,浚渠通漕,不再经过“五堰”,但,龙舟、新兴、茱萸三堰虽毁,而邵伯、北神两堰,作为备用航道,却依然保存着。但是,仅又过了几年时间,到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时,邵伯埭便也遭弃用了。
原来,宋时,淮扬运河的最大问题就是水枯河浅,漕舟过埭也就更为困难。太宗雍熙年间(984年-987年),时任淮南转运使的乔维岳为解决“粮载烦于剥卸,民力罢于牵挽”的问题,曾在西河第三堰发明创造了“二斗门”:“二门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厦屋,设悬门积水,俟潮平乃泄之,自是,弊尽革而运舟往未无滞矣”。这种“二斗门”的复闸,有二个斗门、一个斗室。斗门可以升降积水,当斗室水位分别与上、下游水位相平时,即可开门通行,自然“运舟往未无滞了”!
于是,在乾兴元年(1022年),在邵伯埭改建复闸,以通运舟”。其时,钟离瑾(967年-1030年)“改江淮制置发运使。殿直王乙者,请自扬州邵伯埭东至瓜州,浚河百二十里,以废二埭。诏谨规度,以工大不可就,止置闸邵伯埭旁,人以为利”。王乙要废二埭建二闸的建议,皇上请钟离瑾根据情况定夺。钟因经费问题,认为同时改建二个闸“工大不可就”,便只在邵伯埭旁建了二斗门闸。此时,邵伯埭虽然真正遭遇弃用,但“谢公遗埭故依然”,邵伯埭还依然故我地存在着。
直至宋仁宗天圣中(1023年-1032年)“监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始议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时工部郎中方仲荀,文思使张纶为发运副使,表行之。始为真州闸,岁省冗卒五百人,杂费二十五万……自后,北神堰、邵伯诸埭,相次废革,至今为利”。
这样,邵伯埭在经历了630多年的沧桑,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