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城隍庙
明洪武三年建造的城隍庙
邵伯城隍庙位于邵伯镇镇北,明洪武三年建。原为搜盐所,明季所移于仪征,镇人捐资以遗址建庙祀城隍。历史上的邵伯城隍庙,殿宇巍峨,气势宏伟。
简介
原为搜盐所,明季所移于仪征,镇人捐资以遗址建庙祀城隍。历史上的邵伯城隍庙,殿宇巍峨,气势宏伟。第一进山门殿,第二进四值曹公殿,殿内供奉四大功曹的神像,殿旁有厢房五间。第三进审事厅,两侧有七八间执事用房。第四进正殿,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正殿供奉城隍爷神像,金脸,五绺胡须,神态儒雅。腰系玉带,脚蹬乌靴,头戴钩金彩冠,身着绣花红袍。正殿廊柱上有一楹联: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后世影响
邵伯城隍庙是江都的一座城隍庙,也是由镇设的城隍庙,因为有县城的地方才设城隍庙,可见邵伯当年之繁华。城隍庙内的菩萨忠于职守,守护一方百姓,十分灵验。但在文革期间已经损毁,残存不多。
历史渊源
据说这位城隍菩萨是大真人张起隆。其人深沉足智,能文善诗。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考入四库全书馆誊录,恭遇皇上七旬万寿,他于八月抵京,赴热河庆祝,进如意等物,蒙恩赏收北斗延生真经及内造器、普耳茶、食物等。后数入觐,具恩礼有加。乾隆五十五年,张真人府奉敕封“灵通伯”。敕文有云:“天命无私,惟至诚在而可格,细言亦纳,遂民欲之所从。凡在福世之条,不惜分茅之宠。受兹殊贶永辅升平”末署袭封五十八代正乙嗣教大真人张起隆。城隍爷坐像前,置设香案,殿内东西两边塑有文、武判官像。
城隍庙下设两行宫,南乡城隍行宫名南济孤坛,北乡城隍行宫名北济孤坛。每年四月四日及孟秋望(七月十五日)、孟冬朔(十月初一),镇上人以筶请于神,祀城隍神,城隍坐轿出巡,或南巡,或北巡,抑或不出坛者谓之坐坛。
神话传说
相传,清咸丰辛亥年秋天,正是邵伯湖水暴涨,加之西风扑堤,仓巷迤南,工已蛰塌,大堤决口,湖水涌向镇中,镇人惊慌不已,疑皆为鱼腹中之物。忽然上游有蒲包数以百计,集成束自来堵塞决口,遂将六闸之东无人处所开之决口堵住,使镇人平安。镇西人于前一天晚上,看见运堤南北灯球往来,不知何事。灯笼上隐约可见“灵通伯”字样。翌日,镇西人,讲述前晚所见,方知是城隍显灵。
又传,癸丑年二月,清兵攻陷扬州,邵伯镇上的人也迁移避难远离他乡,镇中所剩没有几人。忽然义井巷起火,火势渐猛,遂无救者。只有一个另未走者,他目睹“灵通伯”灯驰来,不一会工夫,大火熄灭。
参考资料
邵伯城隍庙简介.扬州邵伯镇城隍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1:44
目录
概述
简介
后世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