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村民歌,是车水号子以水车为载体,是
劳动人民在车水时为减轻劳动强度的一种发明创造。被列入安徽省
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号子历史
传说公元186年(东汉末年),管理宫女居舍的掖廷令毕岚在宫中铺设了给排水系统,发明制造了提水工具翻车。公元227-239年,三国魏人马钧改进翻车,改进后的翻车用手摇,始用于农业灌溉,称拔车。
自唐以后,出现了功效更高的脚踏翻车(水车),又名龙骨车,普遍在河、渠沿岸使用。人力手摇和脚踏翻车,是一种古老的提灌工具。用龙骨车车水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他们在劳动中逐渐创造出了车水号子,当他们敲打起锣鼓,吆喝起号子时,龙口的水花发生了欢快的和鸣,禾苗在微风中摇曳,到处呈现一派生机,领唱的和合唱的都一板一眼,音调合拍,和谐自然,富有韵律。
通过这花样翻新的“唱”“和”音乐调节,也可减轻劳动者的疲劳,体现了音乐的魅力。
号子背景
邱村位于
广德市北部,地处无量溪下游,土地肥沃,水系发达,塘、堰、湖泊密布,发展农业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农耕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农耕文明不可或缺的章节,薅秧号子和车水号子深深锲刻在历史的印记里,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邱村民歌中的翘楚。
薅秧号子和车水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
号子的内容大多是表达她们的爱憎与愿望,自然而鲜活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淳厚平和的民风、凝聚向心的心理。
号子内容
车水有轮班车线水的,也有单班不车线水而喊六番号子的,每番五句,共计三十句词,每句唱完敲39锤锣,共敲1560锤,锣歇判(息)大约1小时的时间。
敲打锣鼓花样很多,有打三件的(锣、鼓、铃)、打四件的(锣、鼓、铃、马锣)、打独锣的,打独锣只有车线水时才采用这样方式。他们各具特色,各臻其妙。
以打三件为例,(当为铃音,匡为锣音)它们的打法是:当当当匡当匡当匡当当匡匡当匡当匡当匡当当当匡匡当当当匡当当匡当匡当当当匡当匡当。打完便唱第一句,然后又打39锤锣,再唱第二句,以此类推,直到唱完五句为一番。歌词有按时间编的,如“太阳落土洼地红,邓鸡子打鼓要放工。秧鸡子出来白了脸,野鸡出来脸彤红。再不放工天不容”。
也有唱古人的:“你不来来我又来,唱个刘备卖草鞋。张飞杀猪带卖酒,关公他把豆腐店开。三人霸占一条街”。他们顺手拈来,开口即唱,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以劳动创造文化的聪明才智。
与车水号子相对应的还有薅秧号子,它们是一对龙凤胎。薅秧号子光唱不打锣,但唱法多样,婉转悠扬,可称天籁之音,现在会喊薅秧号子的人已很少了。
号子词谱
车水号子词谱:
薅秧词谱
薅秧号子词谱:
社会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技术进步,传统的车水与薅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薅秧号子和车水号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目前
邱村镇能够完整演唱薅秧号子和车水号子的人基本上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且人数越来越少,薅秧号子和车水号子面临失传的危险。
保护即将逝去的原生态民间歌曲、加大对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而对此最好的保护办法就是人与人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歌曲的传承延续大多靠口传身授,有的仅仅靠子承父业,往往因许多民间艺人年逾古稀或相继去世而失传。
而现存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不少青少年对民族民间文化缺乏兴趣,使得后继人才缺乏。而资金的缺乏,使许多身怀绝技的民俗或民间艺人的技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全方位记录。
因此,在加大对民间文化艺人及其技艺实施抢救、保护力度的基础上,注重对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和推广的平台,促进不同艺术形式、不同艺术队伍间技艺交流和切磋,真正做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