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国义,男,1951年4月生,
浙江奉化人。1978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
历史文献学、二十世纪学术史等。
个人简历
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
历史文献学、二十世纪学术史等。主要著作有《
国语译注》、《资治通鉴》(附考考异)、《
南朝五史辞典》(副主编),编校《
史学通论四种合刊》、《
冯承钧学术论文集》、《冯承钧学术著作集》等。参与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王国维全集》的点校整理工作。
开设课程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史学史、史汉通鉴学、中国当代史学理论建设等。主要著作有《国语译注》、《资治通鉴》(附考异),撰有《史学通论四种合刊》、《南朝五史辞典》(副主编)等。正承担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王国维全集》的点校整理工作。在《中华文史论丛》、《文史》、《近代史研究》、《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宋司马光通鉴稿研究》、《天演论慎始基斋本探研》、《论求真与非功利主义思潮》、《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出版图书
代表论文
《“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话语考》,《学术月刊》,2015年第1期
《银针/银铃/银钟之响于幽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5年第4期
《民初小说理论:管达如《说小说》与吕思勉《小说丛话》新探》,《文史哲》,2015年第4期
《湘灵子韩茂棠剧作小说考述》,《
安徽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郑观应<救时揭要>新考及集外佚文》,《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轩亭寃传奇>作者湘灵子考》,《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2期
《近代海派新闻画家吴友如史事考》,《安徽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申报>初创:<地球说>的作者究竟是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也谈关于<易>本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年第3期
《马可波罗及<游记>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学术月刊》,2012年第8期
《<申报>第一任主笔蒋其章卒年及其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章士钊早年的一篇佚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1年第4期
《何炳松的一篇佚文——兼论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4期
《论<通鉴>的“著生民之休戚”》,《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青年吕思勉与<中国女侦探>》的创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映堂居士究竟是何人》,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
《旅欧期间周恩来批判的“三泊”是谁?——兼论周早期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史林》,2008年第1期
《一部学术佳作的若干失误——评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3期
《第一部翻译小说<昕夕闲谈>译事考论》,《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4期
《再谈鲁迅诗“西游演了是封神”——对倪墨炎先生的一个回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毛泽东与无政府主义——从<西行漫记>的一处误译谈起》,《史林》,2007年第2期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严复玳瑁书镇四箴铭是伪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4期
《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近代中国》,2006年第00期
《典章制度史:探讨“变通张弛之故”》,《
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
《刘恕与古史研究》,《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王韬卒年月日考实》,《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王韬卒年月日再考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关于戈鲲化生年月日的问题》,《近代中国》,2004年第00期
《史学何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功用观及反思》,《思想与文化》,2004年第00期
《陈独秀早年事迹的新资料》,《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论近代经世致用史学思潮的兴起》,《史林》,2003年第6期
《新史学思潮经世功能的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王安石<宋赠尚书都官郎中司马君墓表>一文——兼论温公、荆公之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天演论>慎始基斋本探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通鉴释例>三十六例的新发现》,《史林》,1995年第4期,
《<后汉书>标点一误》,《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3期
《吴汝纶与严译<天演论>》,《江淮论坛》,1992年第3期
《也谈“西游演了是封神”——鲁迅<赠日本歌人>》新探,《
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10期
《<通鉴>影射变法问题辨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4期
《司马迁译古文》,《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
《孙家鼐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