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纳寺,全称巴丹邦纳谢珠土旦塔杰林,又称巴旦邦纳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
索县色昌乡帕尔肖村境内,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传说该寺比西藏最早寺院山南
桑耶寺的建造时间还要早一些,但无史料记载。
1960年,民主改革期间,邦纳寺用为教室(一层)和居民用房(二层)。
1983年,邦纳寺进行过维修。
1986年,邦纳寺僧尼和群众自发进行维修,更换了梁柱。
1998年,西藏自治区对邦纳寺进行维修。
2009年5月,启动邦纳寺修缮工程。
建筑格局
邦纳寺,全称巴丹邦纳谢珠土旦塔杰林,又称巴旦邦纳寺。海拔约4200米。据记载,建筑面积1780.65平方米,现存占地面积为500多平方米。邦纳寺是加丹德东寺的寺主一世冲·嘎玛丹觉在藏域建筑的十三座寺之一,属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寺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为藏族传统的碉房式建筑,装饰上有汉式建筑风格,跟四川阿坝一带的藏式建筑相似,并且一直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未经过大修。寺院主要由经堂、佛殿、门廊、转经室组成,外部建筑为藏式传统风格(土、石、木组成结构)。寺外东南角设有经幢(木柱)四根嘛呢石堆,西南角有井房。寺北面山坡上有新建的寺院生活用房。
主要建筑
大殿
邦纳寺大殿为藏族传统的碉房式建筑,为二层需梁架结构。大殿主要由经堂、佛殿、门廊、转经室组成。平面布局从总体上看,基本上由三个正方形和长方形构成,平面基本呈“凸”学形,转经室为后来建的,并非同一时期所建,置于佛殿北墙外,自成一室。经堂面积大于佛殿。经常和佛殿建筑构件凤格不同,推测经堂早于佛殿。大殿和经堂的木柱均为方形和圆形,而现存的藏式建筑为多棱拼柱,是14世纪末才开始出现的。南面凸出部分为大殿主入口,殿门向东。经堂面阔约16米,进深14.78米;佛殿面阔11.21米,进深12.15米;门廊面阔9.2米,进深4.8米;转经室面阔4.6米,进深4.6米;在经堂凸出的部分是一层的入口。从主入口进门后往北为经堂门。经堂西墙当中(佛堂东墙)辟一大门,为佛殿门,进门便是佛殿。直行后北登楼梯,可上二楼。二楼内设天井、廊房、寝室、厕所、库房、厨房、经堂藻井等。从二楼天井所设的临时活梯,可登临寺院的屋顶。靠西面,佛殿东墙中部亦辟一门可进入佛殿二层。而转经室,则须从殿外绕到北面从东、西两门进入。与其他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不同,邦纳寺佛殿跟经堂是连在一起的,通过经常才能进到佛殿,犹如“筒子楼”。
邦纳寺经堂(藏语称杜康),入口在本堂南墙,西墙正中设有佛殿大门。平面呈方形,面阔四间,进深四间,屋内主柱有十五根,其中方柱九根(原建柱),圆柱六根(后加支顶柱)。桂头上依面阔方向设两层托本,第一层托本宽同柱径。厚30厘米,呈蝴蝶状;第二层托木厚20厘米,长1.6米。托本上用额枋、平板枋。纵向连接。再上用圆木椽,横贯南北。室内高度3.6米,为了采光,经堂屋顶开了一间天井。地板为木制地板,墙体为夯土墙。除上述十五根柱外。后陆续增加了三十三根支顶柱。
佛殿(藏语称强康或曲康),坐西朝东,为邦纳寺最主要、最高级的建筑。平面呈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室内用方柱四根,呈折角形。桂头上置坐斗,坐斗上置两层托木,第一层托木呈蝴蝶状,宽同坐斗,长0.56米;第层托木呈蝉肚式罩幕枋,长2.5米。托木之上,依次为额材、莲花枋、花牙枋、平椽。平椽之上,中间设藻井。周围用圆橼铺设并插入墙体。整个木架做工考究,雕梁画栋。地板为木制,外壁刷饰白灰浆,墙体为版筑夯土墙。室内高度5.08米。
护法殿(藏语称贡康),位于佛殿上层,内供有镇寺之宝(藏语丹·崩叉玛)和石刻护法神像,供奉品多玛等,是住寺喇嘛诵经、上酥油灯的场所。殿坐西朝东,佛殿上层南半部分为法鼓库房、号房。屋顶木椽中设有采光、排气的小天井等。
文物遗存
邦纳寺存有四臂护法、旁查玛像、弥勒佛镀金像、师君三尊塑像,金、铜、响铜质佛像51尊,43幅唐卡,百尊静猛天众石雕像;还有诸多佛陀、菩萨、本尊、护法等石雕像,三尊佛塔;留存《十万般若经》《八千颂般若经》《千尊佛陀》《五部遗教》《谢扎玛遗教》《桑林玛遗教》《甘珠尔》刻版及高僧大德的论著等诸部经典。另外,经堂内的墙壁、梁柱上的壁画对研究16世纪嘎玛嘎赤派独特画风、艺术形象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文物价值
邦纳寺建筑风格及殿内壁画、藻井风格独特,兼具齐乌岗派画风及明末汉地建筑风格,对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早期怒江流域噶举派历史沿革,教义教规等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邦纳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邦纳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
索县色昌乡帕尔肖村境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索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邦纳寺,路程约135.9千米,用时约3小时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