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罗延窟,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山脉的那罗延山北坡,是一处天然的花岗岩石洞。
地理位置
那罗延窟四面石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状极似佛龛。洞顶部有一浑圆而光滑的洞孔直通天空, 白天阳光透入洞内,使洞中显得十分明亮。
简介
据说,这个洞原来没有孔,那罗延佛在成 佛前带着徒弟在此洞修炼,当 他修炼成佛后,凭着巨大的法力将洞顶冲开一个圆孔升天而去 ,才留下这幺个通天的圆洞。在梵语中,“那罗延”是“金刚坚牢”的意思。此窟由花岗 构成,与梵文的那罗延名实相符,僧侣们称此窟为“世界第二大窟”。 据《
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明代高僧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 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余,原来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扩展,更觉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难,才易地太清宫 处建海印寺,引起一场长达16年的僧道之争官司。因为此窟的结构独特,并载入宗教典籍, 所以被誉为“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那罗延窟”。
法师简介
法显法师,东晋高僧。东晋年间,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土佛教传播了400多年,但三藏经典残缺,更无一部完备的戒律。为求真经,公元399年,66岁的法显大师,踏上了九死一生西行求法路。
出长安
法显一行人马西出长安,经河西走廊,穿越敦煌,横渡“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的戈壁大漠,爬过“终年白雪皑皑”的葱岭,走过今巴基斯坦、阿富汗进入天竺国(今印度)。而后,法显大师又独自一人南渡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这一天,法显大师在斯里兰卡参拜无畏山寺的青玉佛像,忽见佛像边供奉着一块来自中国出产的白绢扇。法显大师不觉凄然,泪下满目。高风清俊的大师,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情。
15年间,法显大师寻求佛典,参拜圣地,苦学梵语,遍记经典。此时,与其说法显大师在求取经文,倒不如说是在吸纳、会通、融和异国他乡的文化。是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国,也是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更有丰采,更为丰厚。
乘船回国
公元413年,79岁高龄的法显大师乘船回国,风有情,浪有情,千波万浪将法显大师送到长广郡牢山,也就是今天的崂山。
崂山,宛若一朵山海造化的莲花,绵绵山峰化做重重花瓣,一层一层,一叠一叠,拥抱着天涯归客,拥抱着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大师笑在花蕊中……
莲花,很美。婷婷玉立在水中的很美,俏然开在九天云的,会不会更美呢?
那罗延窟,一朵开在九天云外的莲花。“那罗延窟”在《华严经》里这样描绘:“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是菩萨聚居处。”
菩萨聚居处,自然是另外一番洞天。窟内四壁如削,清晰的石纹中静静涌动着花的浆汁。峭壁处一方薄石,颇似一尊佛,又颇似一朵莲,一缕阳光如拂尘,柔柔地拂来又拂去,拂来似佛,拂去似莲,这般幻境只能梦中寻。
“那罗延”,梵语意思是“坚硬牢固”。相传,英俊潇洒的“那罗延王”力大无比,他就是在这座石窟中打坐修炼,而后凭藉神功拔地而起,冲开坚硬的花岗岩石层,成佛升天。僧侣们对此膜顶崇拜。视此窟为圣地,称之“神窟仙宅”、“世界第二大窟”。
明万历11年(1583年),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就曾慕名而来,他在那罗延窟禅定修行,传说他这一坐就是800天。800天的禅定使窟中石头变成12朵金光闪闪的莲花,800天的面壁,化为峭壁处的那尊佛。
小径上朵朵莲花把我们带到华严寺。华严寺建于清初顺治九年(1652),350年历经风霜雨雪,也曾遭受火灾动乱,但此寺屡毁屡建,愈建规模愈大,犹有一颗慧心,所以有“神工白云洞,人工华严寺”之说。
华严寺
华严寺,一层高过一层,寺门有三个金色大字“华严寺”,当代书法家武中奇先生的题字力透石壁,古刹更增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照壁上大肚弥勒浮雕,憨态可掬的弥勒佛会心一笑,人的心情舒畅许多。
绕过照壁,拾阶而上,迎面是“三圣殿”,此殿很是巧妙。建筑是花塔式,极具有清代早期风格,壁上彩画栩栩如生,重重花瓣佛光四射,直如走进“
莲花藏世界”。
主殿是“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佛像闻风而动坐在精雕细刻的莲花座上,每座都高达十几米,十分壮观。殿内一阵阵清香,原来这佛像和莲花座都是用橡樟木制成。四周壁画是
普贤十大行愿,仔细看看挺有趣,这幅“随喜功德”,讲的是人要以喜悦心做善事,想想我们在世上匆匆做事,心身何等疲惫,若常常怀有一颗喜悦心,那生活就会多一些欢乐和微笑。
华严寺的塔院静静站在茂密的银杏树下,华严寺的两代住持慈沾、善和都安葬在此。塔院中有一处平地,常有僧人在此习武,墓地本是肃穆之地,何以练拳,且这拳术与众不同?原来,那是华严寺第二代主持善和独创的“螳螂拳”。
善和
善和,俗名于七,原是反清复明的绿林人士,逃到华严寺,幸得第一代主持慈沾大师用开水泼面,得以躲避清兵追查。剃度出家后,仍念念念不忘反清,偶见丛中两只螳螂对攻,其招法变幻无常,由此得灵感,创出中华武术独家拳——螳螂拳,至今这套拳法仍在崂山地区流传。
在慈沾圆寂塔的顶部我们见到一奇景,一棵不大的松树直直地长在塔尖,据说此树在塔上已经整整300多年了。这“松抱塔”、“塔抱松”可谓一大奇观,我想,华严寺的大师极像莲花的精灵,契合大地,关爱众生,越是艰难越能凸现出生命高洁的风华。这“松抱塔”、“塔抱松”是不是大师的魂灵,在永远守望着崂山?
离别华严寺,一路都有莲花相送。莲花,很美,“一花一世界”,开在心里,香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