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黑蜂蜂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新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那拉提黑蜂蜂蜜常温下为澄清透明,粘稠或半粘稠,流动性良好的液体或结晶体。根据采集的蜜源植物不同及季节而呈现出水白色、淡琥珀色至深琥珀色的不同颜色,因为蜜源植物的品种不同,蜂蜜具有不同的特殊芳香,其蜜花香纯正、清香宜人,口感绵甜。
内在品质特性
那拉提黑蜂蜂蜜
还原糖含量(克/百克)≥70%,
蔗糖(克/百克)≤6%,水份≤20%,
脯氨酸(克/百克)≥0.02%。
产地环境
地理情况
那拉提黑蜂保护区位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
伊犁河谷东端,楚鲁特山北坡,保护区内有地处天山群脉中的的国家5A级那拉提风景区,是以山地为主的山间盆地,是以草原、雪峰、河流为主的天然大草原,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灰褐森林土、山地黑钙圭、栗钙土、灰钙土等。那拉提黑蜂保护区奇特的河谷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孕育了辽阔的山地,是一个野生植物荟萃的天堂,有百里香,牛至、突厥益母草、西域党参、疆贝母、野薄荷、蒿苯、牛蒡、蜜花香薷、大蓟等150余种珍贵野生蜜源植物,每年的6-9月,野花开遍山岗,多样性的植物分布,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蜜源植物丰富,被誉为“天然密源基因库”。
气候情况
那拉提黑蜂保护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春迟秋早,冬长夏短,气候温凉。全年平均气温7.7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7C,极端最高气温37.2C;最冷为1月,最热为7月。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总辐射量133.8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稳定积雪日数107天,无霜期平均150天。
水文情况
那拉提黑蜂放养区域内有巩乃斯河和多条山沟溪流,有大小灌溉渠几十条,水量充沛,都是来自天山雪水,水质好,无污染,极宜农牧业生产,符合绿色养蜂基地的水质标准。
历史渊源
十九世纪末,随着沙俄侵略势力在中国西部疆域的迅速扩张,大量俄国侨民涌入伊犁。俄罗斯人斯迪凡·堪德诺尔特凭借一挂马车将
高加索蜜蜂(后驯变为
伊犁黑蜂)传入伊犁河谷,从此那拉提开始了大规模养蜂。经过长时间的养殖,蜂农们掌握了黑蜂的养殖技术,黑蜂也适应了那拉提的气候条件,那拉提的蜂农们都把其它蜂种改养成了黑蜂蜂种。
据《新源县志》记载,在民国元年(1912年)左右那拉提已经有哈萨克族开始了养蜂,随着汉族人的大量迁入,汉族人从内地带来了养蜂技术,使那拉提的蜜蜂养殖逐渐扩大,在当时,蜂农们养殖的是当地的土蜂。
2006年,新疆黑蜂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遣传资源保护名录。
生产情况
2014年,那拉提黑蜂保护区保护面积为99.7万公顷,保护蜂群数为44000群,年产蜂蜜为1400吨 。
产品荣誉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那拉提黑蜂蜂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9月18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那拉提黑蜂蜂蜜列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那拉提黑蜂蜂蜜地域保护范围:那拉提镇、坎苏乡、阿热勒托别镇、阿勒玛勒乡、别斯托别乡、新源镇、吐尔根乡、则克台镇、塔勒德镇、肖尔布拉克镇、喀拉布拉镇等的80个行政村,其中那拉提镇、新源镇、阿勒玛勒乡、阿热勒托别镇在那拉提黑蜂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8′-84°56′,北纬43°03′-43°40′,海拔高度是780-4380米,保护面积为99.7万公顷。
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
AGI2015-01-1659
安全要求
那拉提黑蜂蜂蜜的生产总原则是按照产品质量安全符合NY 5134—2002《无公害食品 蜂蜜》标准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按照GB/19630.3-2005的标准进行包装盒销售;按照GB/19630.4-2005标准进行管理。
特定生产方式
1、蜂场的选择:那拉提黑蜂蜂场应选择在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带蜜源植物丰富, 而主要蜜源植物是野生植物、中草药植物的地方,周围6公里周围没有有毒的蜜源植物开花的地区,以免蜜蜂采集有毒花毒。蜂场地必须远离易受污染的地方(如常规农田、工厂、垃圾堆放处)5公里之外的场所,并且有干净水源。蜂场周围10公里内没有砷、铅等有毒矿场,特别是线表层3米以上的土壤不含砷铅有毒矿物质。蜂场产地环境符合GB15618-1995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标准,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按照GB/T19630.1-2005标准进行生产、按照GB/T19630.2-2005标准进行加工。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蜂种的选择:那拉提选择养殖黑蜂品种,此品种个头大,抗病、抗灾害适应性强,比较抗寒,适合山区寒冷天气,春季产卵能力强,能维持强群,繁殖快,采蜜量大,尤其在流蜜期内,能够充分酿造成熟蜜。
黑蜂群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越冬黑蜂更新期、迅速生长期、相对静止期和越冬期。我县越冬期长达4-5个月,一般3框群势自2月产卵到4月底即可到达第三期,第三期可以维持到8月份,9月初群势就开始下降,群势下降一直持续到次年2月上旬,2月中旬以后转入下一个发展期。
3、生产过程管理:蜂箱采用朗式十框风箱或中蜂十框蜂箱,合乎蜜蜂生活习惯。箱体以选择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木材。主要以白松、杉木为主,材料来源自本地。选择色泽黄色或淡黄色且不含蜡渣的蜂蜡,材料来源自本地。蜂机的选择有摇蜜机(采用不锈钢或无毒塑料制造)、割蜜刀(采用不锈钢制品)、巢础(使用纯净蜂蜡巢础或塑料巢础)等。 抓好不同季节的蜂群饲养管理。
春季: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般在立春节气过后便可开始,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主要措施如下:注意保温、整理蜂巢、病敌害防治、奖励饲喂、扩大卵圈、加脾扩巢、强弱群互相抽补、无王群并入有王弱群。
夏季:夏季蜜源植物丰富,抓好此期蜂群管理,关系全年的蜂蜜产量。主要措施如下:将弱群进行合并,组织强群生产。遮荫洒水降温,度夏蜂场应首选遮荫好的树林边缘,和水源充足的地方。
秋季:主要以抓好培育适龄越冬蜂、贮备越冬饲料、治虫防病、贮藏巢脾、做好防止盗蜂等其他管理工作。
冬季:主要以抓好“三防”: 防止饲料短缺;防止蜂箱透风,保持蜂箱严密,避免巢门面向北方;湿度变化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来调节蜂箱内温湿度,防止惊动与强光刺激。
黑蜂的病虫害防治不使用农药。饲养过程中的繁殖期主要病害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预防方法为加强保温,保证充足的贮蜜,饲养强群等。囊状幼虫病的治疗无特效药,以换王保证种蜂的繁殖成活;主要虫害有巢虫;敌害有胡蜂。防治巢虫采用换脾和修脾等方法;防治胡蜂采用驱赶、扑打和捣毁胡蜂蜂巢等方法。主要虫害有巢虫;敌害有胡蜂。防治巢虫采用换脾和修脾等方法;防治胡蜂采用驱赶、扑打和捣毁胡蜂蜂巢等方法。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采收的蜜脾应有70%以上的蜜房封盖。采收的蜂蜜要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装蜜容器,采收蜂蜜时保持环境卫生。对蜂场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蜜蜂饲养和蜂产品生产工作。 蜂蜜不得与包装容器锌、铁、铅直接接触。用做周转用的铁桶应在容器内涂一层食品涂料。基本的要求是用铝合金不锈钢容器或塑料桶。长期存放的容器可用缸、坛等或不锈钢容器或内衬瓷板(或塑料板或不锈钢板)的贮蜜池。盛蜜的容器应有密封盖,贮蜜池也应有盖,盖上要有密封条。 装蜜前容器要清洗干净。装蜜时要把蜂蜜进行过滤,出去杂质。装蜜量以容器的80%为宜,防止蜂蜜受热膨胀时渗溢出来。包装好的蜜桶要拧紧桶盖,箍紧桶箍,并在桶外贴上标签,注明蜂蜜的品种、等级规格、度数、皮重、毛重、产地和收购地点等。 蜂蜜不得在露天存放,不得与异味物品(如煤油、汽油、柴油等)、腐蚀性物品(如化肥、碱、硝等)或不卫生物品(如废品、产品等)同库存放,必须与有毒物品严格隔离。蜂蜜贮存要设专库,库内要阴凉、干燥通风,库温不超过20℃,相对湿度不超过75%,堆码要整齐,按品种、登记堆放。为了减少重金属的污染,尽可能缩短蜂蜜在铁桶内存放的时间。 液态蜂蜜的运送方法采用汽车运输。配置专门的蜂蜜运输车,长期保持车辆的清洁卫生,蜂蜜在运输前做一次认真检查,要求桶盖盖牢,无渗漏,标签牢固,标注清楚。在运输途中要避免日晒雨淋。蜂蜜在进厂入仓库保管前必须由质检人员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合格方可办理入仓手续,若属紧急原料入仓时,收货人员应先询问质检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入仓手续,注明待检,并及时通知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在抽样时,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并要注明原料的来源、品种、数量等,并做好原始记录工作。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NY/T 752-2012《绿色食品 蜂产品》进行生产标准检验,不得随意改变。不符合质检标准的原辅材料,不得投产使用。 合格的蜂蜜,贮存要设专库,库内要阴凉、干燥通风,库温不超过20℃,相对湿度不超过75%,堆码要整齐,按品种、登记堆放,实行科学保管。定量包装,码垛整齐,批次清楚,保证先进先出。 并设置台帐和出入库记录,每月定期盘点,保持帐、物、卡一致。仓库保管员定期检查,并做好库存检查记录,发现异常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处理。
5、生产记录要求:认真记录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用药情况、建立那拉提黑蜂蜂蜜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建立那拉提黑蜂蜂蜜加工档案,记载加工产品、工艺、数量、等级、时间和所用原材料数量等。
专用标志使用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那拉提黑蜂蜂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新源县养蜂协会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