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邑村
河北省定州市下辖村
邢邑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最南端,为无极、新乐、定州三县市的交汇处,距市区25公里,3.7万亩耕地,行政面积42平方公里,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辖邢邑、北俱佑、良村庄、益合庄、保合庄、八家庄、北王宿、南王宿、东阳暮、西阳暮、良村、南木楼、北木楼13个行政村。该村是定州市人口第一大村,也是镇政府所在地,人口1万多人,是当地的经济交流中心,经济发展速度快。
历史沿革
邢邑村之名始于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村子,又叫“悬阳城”、“玄阳城”。原属战国七雄之外的中山国苦陉邑,后属赵,汉置苦陉县,汉章帝北巡,改曰汉昌,魏改曰魏昌,北齐时在该地设置省府,隋改置隋昌,唐改曰唐昌,寻改曰陉邑,宋初归入无极管辖,故城在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也就是今天的邢邑。
1958年成立邢邑公社,1982年改邢邑乡,1985年建邢邑镇。1994年西阳暮乡并入邢邑镇。
基础设施
全村通讯十分发达,家家有电话,手机普及率接近人手一机的程度,大多数家庭安装有宽带。该村坚持“高标准定位,严格要求实施”的原则,投资近500万元,对村内9条大街及环村路进行了高标准硬化,投资55万元,对4条主街道及村委会大院进行了高品位绿化、美化,在经济实力强、基础条件好的创建村中树立了样板。
经济状况
2000年以来,邢邑镇党委政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畜牧强镇,商贸洁镇,依法治镇,文明美镇”的发展战略,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力打造出“畜牧养殖,林果种植”等几大支柱产业,构筑起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畜牧养殖上,建成了邢邑、西阳暮、北俱佑三个村为中心的畜牧养殖基地,奶牛存栏1500头,千只鸡养殖场80余家,生猪年出栏3万头,有效的促进了农民增收。
该镇在大力实施“兴镇强村富民”战略的同时,狠抓环境建设,先后兴建了一系列与生产,生活相配套的公益设施,特别是以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6个文明生态村达标升级,为构建文明、富强、和谐的邢邑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状况
邢邑小学占地25920平方米,建筑面积3765平方米,各类教室齐全,基本达省“普九“标准。
截至2008年8月,学校有17个教学班,学生676人,其中女生371人,专任教师31人,工人1人,其中专科学历教师27人,中职教师20人,初职教师11人,45岁以上教师5人。2008年毕业生104人,招生118人。
学校逐步加强了内部管理,依法治校,帐目公开,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收费,不乱订资料,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在教学过程中,该校积极开始教研活动,使每位教师的个人素质在不断提高。教学成绩一直居全镇前列。
邢邑镇初级中学
邢邑初级中学,其前身为邢邑红专,历经农中、完小、完中,1977年搬迁至现址,更为现名,是国办全日制中学,学校坐落在定州市邢邑镇邢邑村东北,与镇政府和派出所相邻,占地面积48.5亩,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截至2008年,学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617人,在册教职工45人,拥有中学一级教师38人,中学二级教师6人,技师1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其中具有本科学历30人,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可充分发挥其优势。
校园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科学合理。教学设备先进,具备国家一级装备标准,全校毕业班实现班班通,计算机、数字投影等音像设备,同时具备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学生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报告厅,并有宽带上网接入,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拥有国家标准理化生实验室一套,可充分满足学生操作实验。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立体化育人,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000年来,该校工作成绩喜人,多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论文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2001年起,学校连续六年获定州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立功单位”;为重点高中输送人才“先进单位”、“立功单位”;为职业高中输送人才“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荣获“保定市推普先进学校”、“保定安全文明校园”、“国家普九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25 14: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基础设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