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白
中共江苏省原纪委书记,江苏省第6,7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邢白(1923年4月—2008年1月7日),江苏如皋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台县县委委员、县委宣传部部长,海安县县长。建国后,历任南通医院副院长、苏北行署卫生局副局长,江苏省人事局副局长,中共海安县委第1书记,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中共南通市委书记。1984年12月任中共江苏省纪委书记,江苏省第6、7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离休干部。中共12、13大代表。2008年1月7日凌晨2时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生平
邢白,1923年4月出生于江苏如皋县,从中学时代起,他就积极追求真理,热忱投身于抗日救国的革命活动,于194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邢白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1942年是抗战敌后斗争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邢白在苏中“四地委”组织部任组织干事,地委要求邢白建立苏中秘密交通系统。在敌占区建立交通线极其艰险,邢白通过了解情况,筛选秘密交通员。确定对象后,又分别谈话,布置任务,交代联系方式、暗号及纪律,实行单线联系。经过数十天的工作,完成了秘密交通系统的建立,有效地加强了我方在敌占区的工作。
1945年11月,邢白任海安西噇区委书记。该区下辖东屏、立发、西场等20多个乡镇。苏中“七战七捷”后,华野主力部队奉命北撤,东台失守,海安之敌向东推进,对西噇区全面封锁,周围有据点10个、碉堡31座,形成了包围态势。敌人常以千余机动兵力,兵分数路下乡“清剿”,企图一举歼灭当地游击武装和党政干部。面对严峻的斗争环境,邢白和区委一班人坚持原地斗争,集中打击“土顽”武装;组织武工队开展锄奸斗争,镇压反动分子,肃清敌人耳目。通过乡民的检举揭发和核查,公开逮捕了3名敌人暗探,召开公审大会,当场处决2人,宽大释放1人,大大振奋了地方群众的士气。
1949年1月20日,海安全境解放。县长邢白率领县政府机关从隆政于王庄进驻海安镇。25岁的他,成为海安县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海安镇的解放,虽未经过硝烟的洗礼,但由于长期受国民党反动统治,情况复杂,发生过海安镇一负责人深夜被冷枪射击、部分区域夜间多次听到黑枪声响、许多地方的电线被割断等恶性事件。加上集镇有星星点点的散兵游勇乘隙偷盗打劫,大批外逃人员回归、暗中串联结伙,不法地主或明或暗地夺田倒租、破坏土改,反动会道门借封建迷信活动蛊惑人心,这些沉渣泛起,严重妨害和破坏着人民生活、生产的安定。
进驻海安镇后,面对严峻的敌情骚扰,邢白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广泛开展时政宣传,并成立纠察队、召开顽化人员训诫会议、清查户口,加强对敌情的秘密侦查,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控。通过工作,180余名残匪、特务向公安机关登记自首,全县先后收缴敌特残匪藏匿的长短枪13支、子弹500余发及电台一部,社会治安转向稳定。面对国民党丢下的一个烂摊子,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荒严重,邢白和县里其他领导人一起,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为保障人民生活作出了艰辛努力。在县级机关,邢白发动开荒种地,他带头挑水浇地,收获蔬菜、杂粮,贴补机关食堂伙食,减轻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除了抓好肃清敌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建立各级人民政权以外,邢白还以很大的精力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
1949年2月24日,海安县支前总队部成立,县长邢白为总队长。当日,邢白等人连夜冒雨奔赴各区落实任务。全县紧急行动,组织船只1159条,筹集军粮300多万公斤,动员支前民工2000多人,抢修公路157华里、桥梁14座,恢复交通、落实部队驻地,为渡江战役和东南沿海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春,邢白全面安排春耕生产,通过组织两次粮种贷25万斤,切实解决群众生产中的粮种困难问题。在落实农村救灾的同时,邢白抓紧恢复生产。到1949年1月底,曲塘镇一千多家工商户、工厂、手工作坊逐步恢复,海安镇三友铁工厂、海安电灯厂等恢复生产,全县社会秩序稳定,巩固了人民政权。
1949年4月25日,县委确定把生产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发动群众开垦荒地、种植早熟作物,兴修水利,开展副业生产,同时在县直机关开展生产劳动,县直18个单位411人,组成46个生产小组,县长邢白亲自挑水浇菜,各级干部纷纷下地劳动。
为提高工商户纳税意识,教育他们按章纳税,在县政府进镇一周后的一天下午,邢白召集全镇工商户在紫石中学(现海中)操场上开会。他用土喇叭给大家作报告,讲了两个多小时,言词流畅,通俗易懂,说服力强。会后主动纳税,财政状况有了显著好转,有力地保证了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恢复工作的展开。
邢白先后任紫石县(海安)西场区委书记、东台县县委委员、海安县县长、县委委员等。建国后,邢白同志先后任南通医院副院长、苏北行署卫生局副局长兼苏北人民医院院长(中共扬州市委委员)、江苏省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省人事局副局长。
1957年10月至1983年3月,邢白同志先后担任海安县委第一书记,南通市委副书记、第二书记;南通市革委会办事组副组长、生产组长,南通医学院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无锡市委副书记,南通市委第二书记、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主任。文革中遭受迫害。1983年3月,邢白同志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主持全省纪检工作。
1957年,邢白担任海安县委第一书记,当时是全县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邢白在深入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成立高级农业社时间仓促,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完善、干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收益分配中有平均主义现象等等。经过常委会讨论,落实具体措施:以农干校为阵地,用两个月时间,对全县1000多名农业社干部分批轮训一遍;抽调县级机关干部100多人,组成工作组,帮助后进社进行整顿,建立规章制度;召开区、乡党委书记会议,进行了具体部署。经过冬春认真细致的工作,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1958年,全县夏粮亩产比1957年增长11.7%,秋粮亩产比1957年增长21.2%,是农业合作化以来的第二个丰收年。海安县当年荣获国务院“农业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奖状。
邢白深入基层,分别到河东、河南、里下河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弄清了治水改土等与粮食增收的关系。1958年冬季,他组织干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新开如海河、通榆河、新通扬运河等大型骨干河道,总长度60.32公里,受益面积482.18平方公里。河北地区加固加宽圩堤,河东地区开挖中心河,进行排碱降渍综合治理,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邢白到基层检查工作,每到一处都要了解群众生活安排的具体情况,亲手揭开锅盖,查看群众吃什么,要求社、队干部一定要关心群众的生活,特别对口粮安排切不可掉以轻心。县里专门建立群众生活安排办公室,及时掌握情况,做好粮食调度工作,保证农村的稳定和生产建设的开展。
他还发动干群利用新挖河道的圩堤栽桑养蚕,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能使废地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利用栟茶、如海、青萍等10条河道的圩堤共150公里,栽桑2.59万亩,植树3413万株。
1961年后,邢白先后担任过南通市委副书记、无锡市委副书记、江苏省纪委书记等职。邢白在南通主持全面工作时,勇于改革、注重教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南通在思想政治、工业生产、经济建设上均取得了飞速发展。
1983年3月,邢白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主持全省纪检工作。整顿行业作风,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给予了沉重打击,基本上刹住了猖獗一时的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使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保障了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保卫了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即使在外地主持工作,邢白始终惦念家乡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南通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邢白冒着酷暑分别深入海安、如皋、如东和南通等县的乡镇和企业调查了解乡镇人大工作情况,介绍兄弟市、县乡镇人大的优秀做法,鼓励支持家乡乡镇人大的建设。
邢白同志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六次、第七次党代会代表。1988年1月邢白当选为江苏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推进江苏的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12月任中共江苏省纪委书记,江苏省第6、7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离休干部。2008年1月7日凌晨2时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参考资料
邢白.南通史志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1 12:3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