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燕子(1941年-2022年4月6日),女,汉族,河北
宝坻(今属
天津)人,,中共党员,1958年参加工作,天津市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曾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引起全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她是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生平
1958年,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她没有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豪情壮志,回到当时的宝坻县司家庄村,每天与乡亲们一起去插秧苗、种高粱。司家庄村是个缺少劳力的穷村,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村里劳动力少,她先是组织成立
幼儿园,解放妇女劳动力,后来干脆带领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很快,“燕子突击队”从7人扩大到了16人,影响带动全村妇女干了起来。冬季,她带着突击队员砸开三尺厚的冰结网打鱼,晚上打苇帘子,3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种下430亩高产麦,向荒洼要粮。她经历了艰苦生活的考验,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曾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引起全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她是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2年4月6日早晨7时40分,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邢燕子病逝,享年81岁。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8日举行。
人物事迹
燕子归乡
邢燕子跟爷爷在农村长大,父亲是天津工厂副厂长。1958年,她毕业后选择回乡务农,决心改变家乡。她有条件当工人或继续读书,但毅然留乡。她认为农村青年应贡献于新农村建设,听党话要看行动。她回到宝坻县司家庄,与农民打成一片,组织“突击队”。1960年,郭沫若写《邢燕子歌》后,该队改名“邢燕子突击队”。
生产奋斗
邢燕子回乡初期,被生产队安排至幼儿园负责照顾30余名儿童。冬季捕鱼季节恰逢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捕鱼和编织苇帘成为当地副业生产的重要方式。18岁的邢燕子组织了包括她在内的8名妇女成立打鱼队,在厚冰上捕鱼,并在夜晚用马灯照明编织苇帘。三个月内,她为全队创造了3900多元的副业收入,对全队度过灾荒有显著贡献。除生产外,她在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将父亲寄给她用于购置衣物的20元转借给生产队购买化肥。
邢燕子突击队的主要劳动内容是抬田治盐碱,以及尝试拉沙治田、秸秆治田、秋耕冬灌等方法。其中,秸秆治田包括将秸秆扎成小节,夜间利用电力浸湿并堆肥发酵。此外,她还带领队员种植了430亩“六九麦”,从荒地中增加粮食产量。
1960年10月,邢燕子与两位全国回乡知青典型徐建春、吕根泽进行“建设新农村”的友谊竞赛,得到全国各地农村知青的响应。在饥荒严重的背景下,邢燕子等人的活动稳定了农村青年的情绪,提振了农业生产的士气。
之后,《河北日报》和《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邢燕子的事迹,郭沫若也为其创作了诗歌《邢燕子歌》。邢燕子因此成为全国知名人物。
扎根农村
邢燕子成名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信件,其中不乏求爱信。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党组织的关注。随后,党组织为她介绍了村里的生产小队长王学芝作为伴侣。选择王学芝的原因是,他来自一个经济困难的家庭,条件有限,但他是一名资深党员,政治立场可靠。1961年7月3日,邢燕子与王学芝结婚。由于经济拮据,新婚夫妇无处安身,邢燕子的公婆只得外出借宿。三天后,他们搬至婆家早年用于喂驴的小草棚居住,该草棚狭窄且简陋,遇雨则漏。邢燕子因工作繁忙,无法经常为丈夫准备餐食;两个儿子出生后,育儿责任主要由丈夫承担,他从未有过怨言。此外,邢燕子在1962年生下第一个儿子后,为不影响工作,在前往天津开会时采取了避孕措施,导致两子年龄相差8岁。这一决定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且二人共同对公婆保密。与王学芝的结合,再次体现了邢燕子扎根农村的决心。
保持本色
1964年6月,邢燕子被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同年12月,她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大,并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2月26日,正值毛泽东70岁诞辰,邢燕子受邀参加毛泽东的家宴,同桌的还有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董加耕。毛泽东表示愿与群众同坐,并将自己的饭菜分给邢燕子和董加耕,鼓励他们多吃。邢燕子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她曾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天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并当选为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九至十三大代表,以及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然而,除参与会议讨论外,她的大部分时间仍在农村基层,从事养猪、清理猪粪、打猪草等工作,且作为不带薪的市委副书记,生活条件依然艰苦,常需与丈夫一同拾柴。尽管如此,邢燕子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她见证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并为国家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如今,邢燕子享受着退休生活,同时仍在社区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交纳特殊党费,捐助和支持困难群众,弘扬革命精神,并在多个场合进行报告和讲座。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她愿意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生活
人物语录
“我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永远跟党走,永远扎根农村,为革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邢燕子的入党申请书)
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艰苦的劳动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是一代人的功劳。我只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代表,并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成绩。
“我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过去的苦换来今天的甜,我们那代人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和无悔的。”
“党的教导、人民的嘱托,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愿以萤烛之光,贡献于祖国的发展,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这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乐章”。
家庭情况
父亲:邢春台。
大哥:邢润英、二姐:邢秀雯、四弟:邢润峰、五妹:邢秀敏。
丈夫:王学芝,1934年出生,中共党员,生产小队长。王学芝家庭出身贫农,他兄弟四人,王学芝排行老大。一家人住两间半土坯房,家庭生活困难。1961年7月3日,邢燕子和王学芝结婚。
大儿子:王海军。二儿子:王海波。
人物评价
邢燕子是“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是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光明日报 评)
邢燕子的事迹,曾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人。时至今日,回顾她的故事,依旧充满着进步意义,散发着永不过时的正能量。(京报网 评)
《邢燕子歌》:邢燕子,好榜样/学习王国藩,学习铁姑娘/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园中育幼幼成行,冰上治鱼鱼满网/天荒地冻,抢种垦荒/要使石头长出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切工作服从党,北大洼变成金银窝/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 (《人民日报》1960年9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作)
人物影响
《
邢燕子/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是2012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文秀,李冰梅。
《铁姑娘:邢燕子》是2021年7月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杨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