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子陶(1912年10月22日~1998年5月18日),又名尹阿根,嵊州市长乐镇沃基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浙江省临时工委组织部部长、阜东县委副书记、浙东四明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科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哈尔滨电机厂厂长、大庆油田总指挥部副总指挥,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处书记,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长期从事党的工作,开展工人运动和抗日游击战争,建国后主持和参与多地生产建设、党史编纂工作。
早年经历
邢子陶(1912~1998)又名尹阿根。1912年10月22日生于嵊州市长乐镇沃基村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7月到上海美丰绸厂做工,因反对资本家减工资,被开除出厂。1930年9月进美亚绸厂做工,并于1933年5月任美亚各厂总罢工委员会负责人,因发动罢工又被开除。
革命斗争
1933年7月6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组织部部长。9月,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不久,任共青团沪西区委书记。1934年2月11日,受共青团江苏省委派遣,准备回浙江开展工作,因叛徒出卖,在上海火车南站被捕入狱,改名尹阿根,以“共党嫌疑犯”被判刑5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被释放出狱。
1937年9月,经上海八路军办事处审查恢复组织关系,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团龄计算党龄。继由在南京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分配工作,任中共浙江省临时工委组织部部长,分工负责宁(波)绍(兴)地区工作。1938年1月任中共浙江省工委组织部部长。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任中共宁绍特委组织部部长,6月兼任中共嵊县县委书记。1939年4月,调任中共浙江省委秘书。7月,参加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2月,在中共中央东南局党训班受训。
1940年3月,任中共浙西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1940年12月到苏北,在中共东台县委、江淮日报社帮助工作。不久,任中共盐阜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1942年1月任中共阜东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44年7月进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学习。1945年3月由中共中央华中局派赴浙东抗日根据地,任中共嵊(县)新(昌)奉(化)中心县委书记。
建国前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南新四军北撤,奉命留浙江,任中共四明地区特派员。不久去苏北。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1947年5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队队长,土改工作团团长兼山东五莲实验县委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土改办公室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民政局局长。参与领导华东地区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和民主建政工作。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打响,重建或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首要任务。为响应社会主义建设号召,邢子陶主动放弃了更为平坦的从政之路,转而前往大庆,投身东北重工业建设。那时的大庆,还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物料不足,交通不便,各类困难重重。邢子陶作为厂长,以身作则,发扬“人拉肩扛”的大庆精神,与工人同吃同住,共渡难关。
有一次,邢子陶在田间视察工作时发现,农作物收割后,仍有部分稻谷、玉米粒散落在田埂上。想到革命时期条件艰苦,邢子陶顿觉心痛万分,当即下令,要求同志们捡拾散落的五谷作物,积少成多。晚上,邢子陶又将大家捡拾的粮食集中在一起,煮成五谷粥,与大家边谈边吃。
1954年5月调赴东北,历任哈尔滨电机厂厂长、党委书记,大庆炼油厂厂长、党委书记,大庆油田副总指挥,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处书记。
劳苦奉献
到了1960年,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打算收集整理地方党史资料,想到邢子陶先生曾在上虞开展过抗日救亡运动,便向其致信,希望邢子陶可以提供当年斗争的第一手资料。收件后,邢子陶立即寄回了亲笔撰写的回忆录,并回复道:“党史工作既辛苦、又清苦,要把我党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史料征集、汇编起来很不容易,常常吃力不讨好,非得下一番苦功夫,坚持刻苦专研,才能出成果。”几年后,邢子陶在组织调整下回到浙江工作,当即要求从事这份“清苦”的工作。
邢子陶还致力于推进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建设,面对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情况,他带头捐献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其影响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全省捐款总额达388万元。
在工作中,邢子陶是个求真务实、克己奉公、廉洁修身的好领导,但在家人眼里,他却是个“一根筋”的固执老同志。80年代末,邢子陶的两个孙子在杭州完成学业后,都想留杭工作,希望爷爷能与有关单位打个招呼。但邢子陶坚决反对,并再三与相关单位声明,不准以他的名义走后门。
作为一家之长,邢子陶对后代的教育是严格而“吝啬”的,但他对战友和朋友却又“慷慨”异常。那时,邢子陶刚从家乡嵊县前往上海做工时,心里总记挂着自己任教过的嵊县镜清小学的学生们,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为孩子们买书,一买就是几年。当听说自己战友的遗孀、孩子日子过的艰苦,身在外地的邢子陶,用自己攒下来的工资接济烈士亲属们,从未要求回报。
“文革”期间,遭受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迫害,长期被批斗审查,两次下放“五七”干校。1978年底,邢子陶调回浙江,先后担任中共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4月起,兼任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后改党史委员会)主任。1985年6月离休后,仍继续担任这一职务,亲自主持和参与浙江党史的重大活动,由他主持建造的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纪念设施。
1998年5月18日,邢子陶在杭州逝世。
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李泽明同志为其写下挽联,称其“一身正气,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