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约180万年。其形状如蜗牛,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地理环境
螺髻山位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城南30公里处,跨西昌市、普格县、德昌县一市两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景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是凉山州国家4A级风景区螺髻山—泸山—邛海风景区的组成部分。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古籍中称螺髻山有十二佛洞、十八顶胜景、二十五坪、三十六天池、七十二峰、一百单八景。五彩缤纷的冰川湖泊;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刃脊;世界上最大冰川大刻槽;姹紫鄢红杜鹃花海,幽深奇险的温泉瀑布构成螺髻“五绝”。清末举人颜汝玉在其《螺髻山赋》中云:“景或异乎峨眉,名可齐乎姑射”。
螺髻山地势高耸,奇峰林立,海子棋布。原始森林保存完好,不仅存留着世界上某些频于绝灭的奇异生物,而且保存着完整的、世界上最大的原始古冰川刻槽遗址,有“西子浓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的美誉,万千景象吸引了不少游人万途跋涉,登临浏览,以探寻其无穷奥妙。
螺髻山历史上曾是我国较早的佛家圣地。自汉代开劈,唐代佛事已经盛行(鼎盛时期仅螺髻寺就养僧三千余人),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自清初至道咸年间,寺庙又逐渐兴起。据记载,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较大的庙宇两阁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烟云飘渺,景观无穷,佛家称为仙境。
地形环境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也有气势磅礴,飞流直觉泻的温泉瀑布。古藉中称螺髻山有72峰,36个天池,18项胜景,25坪,12佛洞,共108景。据1989年卫星遥感资料反映,其景观、景点数远不止于此,且其山脊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和离城市之近尚属罕见。
气候特点
该区属川西高原气候区,西昌巴塘亚热带亚区。由于海拔变化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布带,共计可划分为六种气候带,南亚热带--海拔1300m米以下,中亚热带--海拔1300~1600m,北亚热带--1600~1900m,南温带--2300~2800m,北温带--2800m以上。
螺髻山气候差异明显,气温变化大,不同海拔气温变化不同,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四季如春,山顶白雪皑皑,山下(摆摆顶)年均温10.2℃,山顶(螺髻峰)年均温–1.8℃。邛海年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6℃,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9.5℃,春秋两季气温13~21℃,是天然的避暑度寒胜地。
该区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5~10月。晴日多,云雾难以形成,常形成月明如镜分外皎洁的景观,故西昌有“月城”之称。
主要景点
螺髻山地势高耸,气候垂直分带明显,加上人迹罕至,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原始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以及野生花卉、菌类品种、杜鹃花海十分繁多。螺髻山原始森林面积30余万亩,植物种类包括南亚热带植被,
亚热带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高山针叶林等共有180余科、2000余种,其中属国家第一批保护的珍稀植物就有30余种。螺髻山野生花卉以杜鹃(彝语称“索玛花”)为最,计有30余种,每年3至7月,繁花似锦,铺天盖地。并且,不少杜鹃由于生长上千年而未受到砍伐,已长成须一至二人才能围住的大树,奇异无比。再加上有的杜鹃开花时能同时开出多种不同颜色的花朵,更是引人入胜,争芳斗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菌类方面,已知大型直菌150多种,80%可以食用、药用。有高等动物近400种,其中兽类60余种、鸟类252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26种,属珍稀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如短尾猴、小熊猫、金猫、林麝、斑羚、赤鹿、穿山甲、
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灰头鹦鹉、圆胧齿类蟾、宝兴树娃、大凉蝾螈、东坡墨鱼等就有30余种。螺髻山以保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成为中国少有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考察研究基地。
螺髻山冰川
中国山地中罕见、浩瀚磅礴的雄伟气势的螺髻山千年古冰川,清晰完整地保存着第四纪冰川地貌,构成全国独一无二的高山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冰川刻槽,古冰川擦痕比比皆是,有“世界古冰川花园”之称,具有独特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螺髻山古冰川的形成得益于千百年来冰川运动巨大的自然神力。身临其境,仿佛来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天堂。在逶迤30余千米的冰川长龙中,冰川、冰碛、冰蚀地貌齐全。挺拔俊秀的角峰林立、刃脊夹薄、尤如锯齿,天然而成壮观的山顶分水岭。分水岭两侧冰斗高悬,冰蚀、冰碛泉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宛若神来之笔勾画出的雄伟秀丽的地貌图。山谷中终碛堤、源碛堤、中碛堤品种繁多,冰川刻槽幽深源长、规模宏大,随处可见,一般长达数十米,宽30-60厘米,深10-20厘米。在海拔3550米处发现了一条长达30米以上,进口处高3.3米、深2米,出口处高1.7米、深1米的“v”型冰川刻槽,擦痕之大、气势磅礴。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冰川刻槽。其间可饱览巨大的冰窖、林立的角峰、如削的刃脊、如画的冰斗湖;悬若天墙的千古冰川、洁白如玉的冰溜面羊角面、造型各异的冰缘岩柱,玲珑剔透、妙趣横生。有的似“定海神针”顶天立地,有的如笋争春百柱齐发,有的若僧若仙静立神悟,有的象广厦玉宇披银妆素。真是千般媚态万般风姿,无一不展现出大自然的恩赐,无一不充满着骄人的魅力,无一不展示出伟丈夫的气势。
七十二峰
最让人激动的是螺髻山云海,由于山高谷深海拔高,螺髻山气象万千、烟波浩瀚、瞬息万变:时而云开雾霁、晴空万里,时而雷雨交加、地动山摇,时而云海茫茫、峰峦隐约,自古就有“朝夕景不同”之说。白白的、软软的、柔柔的云烟在空中漫游,蒸腾翻滚的云雾笼罩着螺髻山峰如苍龙游天。急促变化之后,寂静的山林显得更加神秘莫测、翻滚不息的云海、云涛、云瀑使人如临飘渺的梦幻世界。“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的古语就是螺髻山云遮雾绕形象生动的注释。
春夏游青峰翠崖的螺髻山,树荫重重,密不透风;幽泉清澈,瀑布飘洒,流水放歌。满目绿意盎然的林木,一层又一层地把一座座山峰打扮成一株株硕大无比的绿色石塔,只剩下银光闪闪的峰刃犹如剑峰出鞘直指云天;若是冬秋季节螺髻群峰银装素裹、山舞银色、原弛蜡象,好一派“北国风光”。此时,朱契教授的感慨在耳边响起“大地茫昧中,河山若隐若现,不复知此身在何处,更不识其为天上人间”.
杜鹃花海
杜鹃花,彝家称“索玛花”,即迎客之花。数万亩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是螺髻山最迷人的景观。螺髻山上的杜鹃科花卉多达30多个品种,呈梯状分布在海拔1500-4000米的山梁上。山脚的报春花,用初绿的嫩芽、艳红的花朵送来初春的气息;中山的云南杜鹃、
大白杜鹃、圆叶杜鹃、
棕背杜鹃、乳黄杜鹃、大王杜鹃千姿百媚、繁花似锦,带来初夏的信息;杜鹃古树犹如盆景高手、园林巧匠,在枝干缠绕、虬根裸露的古枝上盛开或红或紫、或蓝或黄、或粉或白、五彩缤纷的花朵,煞是美丽;名贵的高山乳黄杜鹃姗姗来迟,其特有的花簇成球方显天生丽质、华贵典雅。林林总总的杜鹃从初春到夏天,一朵朵、一片片盛开怒放的杜鹃花带着清丽柔美的羞涩从山脚向山顶渐次开放,铺天盖地、竞相开放。
冰川五彩湖泊
当地人称为“海子”或“干海子”的冰川湖泊是螺髻山最秀美的景色。螺髻山拥有大大小小52个五彩缤纷的冰川湖泊。这些湖泊好似大山的眼睛、宛若繁花的明镜,简直就是螺髻山仙姑胸前的精美项链,将仙姑妆扮得分外妖娆,煞是迷人。红色的甘海子、橙黄色的金海子、五颜六色的五彩湖、两湖相连的姐妹湖、青翠浓荫的叠翠湖、蛟龙出世的黄龙潭,还有面积较大、潭水最深的黑龙潭,就掩映在苍翠浓郁、景色幽美、山雀飞行之中。湖圆如砚,水色如墨。相传是一条黑龙潜藏其中,染得水如黑墨而得名。潭边拔地而起神似一支巨毫的峻峭石峰,笔杆竖直、笔锋犀利、直刺九霄。美轮美奂的珍珠湖则是由赤、橙、绿、紫、黛各色的七个小湖串连在一起的湖群,湖水终年溢流、美不胜收。貌似仙女的美湖因为害羞深居在海拔3900米的密林之中,精致玲珑,奇异的景观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40年代朱契教授徒步登螺髻山仅就最低一级的冰源大海子一带,他就称为“天池”,并写下这样的绝句:“庐山有天池,因王阳明之诗而得名;天目山有天池,因郭璞之诗而得名,然庐山天池逼窄,天目山天池淤浅,皆无螺髻山之天池,云影天光,颇有一碧千倾之势。”
温泉瀑布
温泉常有,天然成瀑布难觅,瀑布虽多,由温泉而成者罕见,惟有螺髻山温泉瀑布二者兼备,实乃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如果说螺髻山风景如画,那温泉瀑布就是这风景画上最浓郁的笔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温泉瀑布是螺髻山最美妙的自然景观。1994年螺髻山温泉瀑布评为四川名泉。
螺髻山温泉瀑布属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流量大于100升/秒,终年水温32℃,矿化度0.192克/升,ph小于7.9.泉水无色、透明、无臭、无味,是理想的天然沐浴场所。
地处海拔1700米的螺髻山温泉瀑布深藏在密林覆盖、古藤缠绕的青山怀抱中。未谋其面,先闻其声,吼声如雷的巨响传遍整个山谷。远远望去,青山绿水,热气蒸腾,如雷贯耳的温泉瀑布从山腰分三级冲天而出、飞流直下,跌入崖底犹如白浪滔天、恰似一匹脱缰的白色骏马大汗淋淋地飞奔而下,一路流畅、一路欢歌,给宁静的高山峡谷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近观好似一位素衣素裙的仙女舒展白袖翩翩起舞。第一级瀑布从绝壁泉眼中喷薄而出,飞泻而下,无人可攀。温泉水经仙女池、水莲洞、鸳鸯池、青龙宫奔腾不息,形成宽15余米、高20余米的天然温泉瀑布。夏日白练垂空、光芒四射;冬季浓浓蒸雾笼罩瑶池,不愧有“石壁高千仞,银河落九天,晶帘长不卷,叠叠翠微前”之势。
仙人洞
螺髻山仙人洞,当地彝民称“斯居色居”(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一处长达十公里以上,规模宏大的岩浆溶洞。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石针、石芽、石花、石笋、石幔、石蘑菇、石柱、石钟乳千奇百怪,奇妙无比,使仙人洞中“仙人仙气仙风仙境尽现群山风采”。更叫绝的是洞中有洞,洞下有河,河上有桥,真是深幽奇险。飞瀑暗流,曲径通幽,一步三景,回头四象,宛若置身仙境,给人无限遐想,从而演义出一个又一个天上人间的千古佳话,所以不少游客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只要你身临其境,一定会沉醉在导游那娓娓动听的描述之中。
螺髻山仙人洞的奇妙景色源于地质学中的“
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石灰石、石膏等),经过含
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在漫漫的岁月中缓缓沉积。其形成过程十分缓慢--从上而下一点一滴地悬挂,从下而上一丝一毫地沉积,一百年只能增长一厘米。有关部门根据洞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天地之吻”石柱推测,螺髻山仙人洞已有7亿年的历史。
在进仙人洞十余米处,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6年)曾立有一座两米高的石碑,上面镌刻“深、幽、奇、险”四个楷书大字,后被人所毁,但碑石基础尚存。
仙人洞在海拔两千零六十八米的山腰处,恰似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崖壁上开凿的一个窗口。站在洞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石壁上刻着的对联“洞穿日月千秋景,石展乾坤万古情”,横批“深幽奇险”.进入洞口是一个不大的洞厅,一阵阵清爽的凉风迎面扑来,令人精神一振。不由得想起“洞穴疗法”中的“洞穴有冬暖夏凉之奇特功效”.随厅拾级而下,千转百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宽忽窄,漫步在这忽棱忽圆、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远古“陈列馆”中,你会大饱眼福:妙趣横生,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一挂挂石钟乳倒悬壁顶错落排列;星星点点的石针如繁星密布;破土而出的石笋随处可见,石芽、石花、石幔、石蘑菇、石柱各展风采,争奇斗艳,点缀在它们上面的晶莹透亮、大大小小的水珠,在五颜六色的灯光装点下,更是风韵千般分外妖娆,简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晶。
一路向南行,你会惊奇地发现:酷似真身的端坐在莲蓬上的观世音,活灵活现的大鹏展翅,“彝味”十足的彝家原始图腾,身着百褶裙的彝家姑娘,身披瓦拉的彝家小伙子。海市蜃楼,琼瑶仙景:在里面都能找到惟妙惟肖的造形。更奇特的是洞中还有丰收喜庆的场景、蓬莱仙景的神韵、径流急湍的轰鸣。放眼望去,有的像八仙过海,有的象群仙祝寿,有的象人面狮身,有的象金龙啸天,有的象仙人对弈,有的象后羿射日,有的神似海豹群,有的象石塔林,有的宛若福禄寿三仙,有的活脱脱就是牛郎会织女,你说像什么就是什么,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叫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出如此绝妙的人间仙景。让你从中去领悟中国画的种种神韵。
表完仙人洞的石,再言仙人洞的水。仙人洞中有两种河,一种叫阴河,一种叫伏河。阴河的形成是因为洞中的岩石被
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后形成隧道,在隧道中流淌的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暗河。河水从洞中跌下,水花四处飞溅,恰似一朵盛开在水晶宫里的“水仙花”.水清澈如碧,水波不兴,犹如明镜一般。河中大大小小的石头清晰可见,却“水至清则无鱼”。捧上一捧清泉饮下,甘甜爽口,浸润心脾,让人疲劳顿消,神气陡增。据说仙人洞的暗河可以直通邛海,难怪有人说伏河的流水好似一支乐队在演奏悦耳动听的交响乐;但只闻其声不见其影。那洒落在各种形状的钟乳石上的大小水珠,似珍珠一般玲珑剔透,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声声入耳;还有那洞内瀑布,犹如天降银河,飞泻直落,溅珠起雾,甘泉由峡谷中喷涌,层层跌落,撞起银花朵朵。看溪水从钟乳石缝中流过,忽隐忽现,涓涓而去。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油然而生!
走出仙人洞,望秀美的螺髻山,不由得想起古人曾把螺髻山比做少妇的发髻,与峨眉山并称于世,而仙人洞就是插入美少妇发髻的一根银簪,熠熠生辉,让人乐不思蜀,留连忘返。
旅游信息
交通信息
从其他各地至西昌,然后从西昌乘坐巴士(每天两班)经两个小时左右行程到达螺髻山脚下仙人洞景点,由此上山。因山路陡峭而且不易辨认需要当地老乡引路,可以租用当地老乡马匹驮运行李。
景区传说
螺髻山彝语称“艾鹅安哈波”,传说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资木呷托”(全世界)洪荒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汪洋,所有山脉被洪水沉没。只有螺髻山的山巅上还能站立一只落难的鸭子,鸭子彝语称“艾”,再者螺髻山的山体像一只肥大的鹅,而鹅彝语亦“鹅”,因此当地的彝族称螺髻山为“艾鹅安哈波”。
周边景区
螺髻山周边地区,如西昌、德昌、普格、布拖、昭觉等县市,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中国最晚结束奴隶制的一个地区。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如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风趣的彝族婚礼,热闹非凡的火把节、达体舞、摔跤、赛马、斗羊,别具风味的彝族食品烤乳猪、砣砣肉、杆杆酒、苦荞馍、酸菜汤,还有建筑独特的彝族村寨等,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纷至踏来。
旅游指南
门票:50元,索道:140元/往返。保险:2元(自愿购买)
残疾人,持相关证件,本人免票老年人,持相关证件,70岁以上免票,70岁以下半票国内离休干部,持相关证件免票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军队离退休干部,持相关证件免票现役军人,凭团以上机关证明,持相关证件免票 1.1米以下儿童免票 1.4米以下儿童半票学生持学生证半票
开放时间:7:30-18:00
住宿:普格螺髻山温泉山庄,位于普格县城北三华里处,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温泉沐浴场。若无帐篷等露营用具可住在山上彝族老乡家,不过条件特别艰苦。
美食:在凉山各地旅游都可以品尝到彝族民间美食。其中“坨坨肉”、“荞麦面”、“野山菌”等一定不要错过。当然也别忘了观赏与此相关的别具特色的彝族木餐具。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过节及招待贵客的招牌菜,一般用15公斤以下的小猪的肉做成,并且这些猪肉并不是以现代饲料喂养,内质本身已经很爽口香甜,再加上彝族特有的香料、佐料,简单加工而成。肉块硕大,呈正方形,所以称“坨坨肉”,口感十分细嫩。另外还有酸菜坨坨鸡,其肉块也与“坨坨肉”一般硕大,汤酸咸适度,很下饭。彝族喝汤所用的勺子也是木制漆器,非常特别。
最佳出游时间: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温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17℃。最佳出游时间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3月,此时气候温暖少雨,无显着的灾害性天气,适宜出游。
注意事项:
1、山路陡峭而且不易辨认需要当地老乡引路,可以租用当地老乡马匹驮运行李、若无帐篷等露营用具可住在山上彝族老乡家(条件特别艰苦)。
2、景区内相关购物、食宿设施主要集中在索道上下站处,镇上或景区其他地区内的相关设施处于建设阶段。山间早晚温差较大,游客需要自带衣物及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