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岭镇,隶属于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地处
偃师区西北部,东连
山化镇和巩义市
康店镇,南接城关镇和
首阳山镇,西、北与
孟津区平乐镇、会盟镇毗邻,东北至
黄河与
孟州市相望,行政区域面积59.31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朝乾隆五十四年,今邙岭乡当时域属义里(又称义德礼)。里下设有省蔡庄地方(领东蔡庄、西蔡庄、兰家庄、羊儿庄【即杨庄】共4个村);丁门口地方(领丁门口、赵家坡、刘家坡共3个村);三合地方(领古路沟、申阳村、周家山、牛家庄、吉家沟5个村)。清末,废里设区,其中第六区,驻地东蔡庄村。
民国21年(1932),全县分设七个区,今邙岭乡东五村属一区,西八村属二区。民国29年(1940),全县设四个区五十二个联保,申阳、古路沟属第一区第七联保;牛庄、吉家沟、周家山属第一区第八联保;省庄、杨庄属第二区第四联保;东蔡庄、西蔡庄、兰庄属第二区第五联保;丁门口、赵坡、高庄、刘坡属第二区第六联保。民国30年(1941),大冢头改为义井乡,辖今邙岭西六村;槐庙设首阳乡,辖省庄、杨庄村;老城设中山乡,辖邙岭乡东五村。1948年4月,偃师解放后,县下设区,其中二区设牛庄,辖今邙岭乡东五村,三区设南蔡庄,辖今邙岭乡西八村。
1949年,全县设六个区。
1953年,改为八个区,东五村先后属第一区(老城)和第二区(槐庙),西八村一直属南蔡庄区。
1955年12月,全县设19个中心乡。
1956年10月,又改为36个乡,牛庄和东蔡庄均为乡政府驻地。
1958年8月,改乡为人民公社,东五村、西八村分属老城人民公社和南蔡庄人民公社。
1962年5月,东五村又改属城关人民公社。
1968年8月,建立邙岭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撤销邙岭人民公社,建立邙岭乡。
2013年,撤销邙岭乡,建立邙岭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邙岭镇辖14个行政村:杨庄、刘坡、赵坡、丁门口、西蔡庄、东蔡庄、兰庄、省庄、牛庄、牛新、周山、吉沟、申阳、古路沟。
截至2020年6月,邙岭镇辖14个行政村:杨庄村、赵坡村、丁门口村、西蔡庄村、东蔡庄村、兰庄村、省庄村、刘坡村、牛庄村、牛新村、古路沟村、申阳村、吉家沟村、周山村,镇人民政府驻杨庄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邙岭镇,地处
偃师区西北部,东连
山化镇和巩义市
康店镇,南接城关镇和
首阳山镇,西、北与
孟津区平乐镇、会盟镇毗邻,东北至黄河与
孟州市相望,行政区域面积59.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邙岭镇地势南高北低,东西狭长。境内最高峰位于丁门口村南的大谷堆上,海拔405米,最低点位于周山村杨沟自然村与巩义、孟津交界处,海拔121米。
气候
邙岭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5℃。年均降水量550毫米。
水文
邙岭镇境内岭脊为分水岭,雨季涝水南流入洛河、北流入黄河。黄河在东北部过境,长6.5千米。
自然灾害
邙岭镇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十年九遇。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89年,共有2.7万亩小麦受灾,粮食减产130万千克。
土地资源
邙岭镇有耕地总面积5.1万亩。
人口
2011年末,邙岭镇总人口3.51万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0.35万人,城镇化率10%。另有流动人口1386人。总人口中,男性1.76万人,占50.1%;女性1.75万人,占49.9%;14岁以下0.58万人,占16.5%;15—64岁2.45万人,占69.8%;65岁以上的0.48万人,占13.7%;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0.28‰,人口死亡率0.43‰,自然增长率-0.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人。
2017年末,邙岭镇常住人口为26593人。
截至2018年末,邙岭镇户籍人口为3501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邙岭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78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54万元,其中税收437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4万元,增值税205万元,企业所得税65万元。
2018年,邙岭镇有工业企业65个,其中规模以上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邙岭镇完成农业总产值3.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产值的15.4%。
邙岭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713吨,人均28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黄杨。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3.6万吨;黄杨种植面积1.8万亩。
邙岭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32.8万头,蛋鸡存栏20余万羽。
工业
邙岭镇以壁纸、纺织、机械加工为主。2011年,邙岭镇境内有壁纸生产企业3家,机械锻件加工企业3家,大型纺织企业1家。2011年,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7.9%。2011年末,工业企业265家,职工268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0.3%。
商业外贸
2011年末,邙岭镇有商业网点45个,集贸市场3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2011年,出口总额20万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邙岭镇有幼儿园11所,专任教师22人;小学11所,在校生2205人,专任教师113人;初中2所,在校生1459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预算内教育支出经费66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邙岭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个;农家书屋10个、藏书6万余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440户,入户率70%。
2011年末,邙岭镇有学校体育场11个。14个村民委员会全部安装了健身器材。有篮球场1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邙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卫生院1个,卫生室16个;病床61张。专业卫生人员59人,其中执业医生7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
社会保障
2011年,邙岭镇有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建设的敬老院,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可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2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51户,人数1651人,支出142.7万元,比上年增长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抚养对象10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1.9万元,比上年增长14%。2011年末,全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6万人,参保率98.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邙岭镇有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000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9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2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0%,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534户。
交通
邙岭镇境内有312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邙岭镇因地处邙岭上得名。
风景名胜
虎头山生态公园位于偃师市区北2千米处,整座山东高西低,东西长5307米,南北宽640米,位于偃师市的南北中轴线,西有白马寺,西南有龙门风景区,东南有嵩岳少林寺,南有偃师市夏都二里头遗址。
首阳山森林公园总面积10380亩,是集森林生态调节、森林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大型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