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季惺(1907年-1995年),四川奉节人,学生时期热心于爱国学生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1933年,在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南京担任过司法部职员。30年代开始,邓季惺应她丈夫《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的意请,正式参加《新民报》工作,为《新民报》发展成为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报业集团,作出了非凡的赏献,成为中国现代报业史上一位杰出的女理财家和报业管理者。建国后,邓季惺曾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五、六届委员,北京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邓季保还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人物生平
1907年生,又名邓友兰,女。四川奉节人。幼习私塾,14岁考入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受教于恽代英、萧楚女、张闻天等人,1933年,在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南京担任过司法部职员,1935年开始在南京及镇江两地挂牌当过律师。她在工作之余同李德全等几位妇女运动活动家一起,从事妇女运动,并在南京《新民报》上的《新妇女》、《社会服务版》“法律问答”专栏,向读者宣传男女平等,消灭社会黑暗的道理。业余进行社会活动,参加“南京妇女文化促进会”和“救国会”等团体,编辑《新妇女》周刊,在《新民报》刊行,主张抗日救国,力争妇女解放。
民国22年(1933年),邓季惺与《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结婚。民国26年(1937年)6月正式参加《新民报》工作任副经理,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对报社财务会计和发行、广告、印刷等业务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使《新民报》建立了企业化经营机制,从此走上以报养报、自给自足的轨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民报》迁往重庆,她为《新民报》继续出版并在抗战期间取得很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民国30年(1941年)11月,增创《新民报》晚刊,民国32年(1943年)和民国34年(1945年),邓季惺亲赴成都,创办了成都《新民报》晚刊和日报。抗日战争胜利后,邓季惺受报社的委派,飞抵南京筹办南京《新民报》的复刊事宜。民国35年(1946年)元旦,南京《新民报》晚刊创刊,同年10月恢复日刊;同年4月4日北平《新民报》日刊创刊:同年5月1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创刊,加上重庆、成都二社四报,《新民报》成为五社八报的民间报系。
解放战争期间,邓季惺于民国37年(1948年)在当时的“立法院”提案,反对国民党空军轰炸新解放的城市,因而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南京《新民报》也遭到查封。她化名逃往香港。1949年4月,她回到北平继续主持北平《新民报》的工作,并以很大的热情参加新中国各方面的建设工作,曾担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北京日报》顾间,上海《新民晚报》顾问,北京市女记者协会名誉会长等,是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49年,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连任九届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民建第三届中央委员,民建第四届中央常委。1987年,因年逾八旬,辞去民建中央常委和北京市副主任等职,被选为民建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民建北京市委会顾问。
“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新民晚报》被“四人帮”压迫停刊,1957年邓季惺被错划为“右派”,1982年复刊,任该报顾问。
1995年8月29日逝世于北京。
主要事迹
发展《新民报》
《新民报》是1929年在南京创刊的。那时,吴竹似、陈铭德、刘正华三个中央社的年轻的记者、编辑,向往新闻自由,决心自己办一张报纸一一《新民报》,意在继承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精神。
1936年,邓季惺正式参加南京《新民报》工作担任副经理。《新民报》是家民间报纸,在旧社会,私人办报,常常处于难以维持的困境。为了增强《新民报》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她到任后立即着重抓了经营管理。她拍板去日本购进一部旧轮转印刷机,提早了出报时间和印报质量,此举可以说促进了我国自制轮转印报机的生产;她在报社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严密的经营管理制度,一改过去同人报经营管理上都比较松散的局面;她请来会计专家担任总稽核,建立一套财会制度。过去的广告是等客户上门,她派人专司其职,而广告刊出后,每天有专人逐条剪贴,核准收入。抗战中纸张紧张,她派了四五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专门负责纸张供应和发行。由于她的精打细算和魄力,使《新民报》走上了以报养报、自给自足的轨道。报纸在经济上能独立生存,不依靠外力,就有了自主权。从起初为投资赞助者代言到言论、报道上尽可能公正、客观,处于有限度的“超然立场”,摆脱了在旧社会私人办报难以维持的困境。
1937年11月底,日本侵略者侵入南京的前7天,经陈、邓多方奔走设法,最后才找到一条四川同乡的船,把报社的机器、人员抢运到重庆,在大家的努力工作和各方支援下,报纸在1938年1月就和大后方的读者见面了。
1941年11月,重庆《新民报》增创晚刊,使报社的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于是1943年6月邓季惺又去成都创办《新民报》成都版日报和晚刊。不料在半路上她胆囊炎发作,医生诊断“需立即手术”。邓季惺执意不肯:“我到成都是来办报的,等出了报再说吧:”医生只好给她采取保守疗法,病情稍有缓解她便投入筹备工作。
抗战时期的重庆,大批文化人云集,为了办好报纸,他们夫妇二人广招名流、学者。往往是邓季惺为陈铭德出谋划策,由陈铭德出面延揽人才。因此邓季惺素有“女诸葛”的雅号。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赵超构等一批新闻界英才为《新民报》主持了论坛和多采的副刊。郭沫若、朱自清、田汉、洪深、夏衍、巴金、老舍、徐悲鸿、吴祖光、阳翰笙等为报纸撰写文章。他们还通过老友郭沫若的介绍,与中共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周恩来一直很关心《新民报》及主持人,鼓励他们:“为抗战宣传,要与《新华日报》互相协作。”抗战一周年时、周恩来还为《新民报》题词:“全民团结,持久斗争,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这成为《新民报》言论的指针。《新民报》以提倡团结抗日、坚持进步、为民说话的内容和版面活泼、文风独特,为读者喜闻乐见,日发行量达10万份,成为大后方有影响的报纸。
1945年,抗战胜利了,《新民报》依靠在大后方出色经营的积累,抓住这一历史转变时机,立即着手恢复南京报,增创上海、北平两版。这副重担又落在邓季惺肩上。1945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宣布投降仅一个月,她独自一人携巨款,单枪匹马飞抵南京。她甚至来不及放下行装就投入工作,收回了报社旧址,租下了新址,准备好出报的机器设备。10月,她又马不停蹄飞往北平,购置社址,订妥印刷器材,将出报工作筹备完毕。11月,又行色匆匆赶到上海,部署创刊事宜。邓季惺以惊人的效率,不仅办了别人几年几十年都或许办不成的事,而且在经济上打了一个极漂亮的时间差。当时法币在沦陷区还很值钱,而有些房产的主人由于害怕房产被当作逆产充公,出售得非常便宜。
1946年元旦,《新民报》南京版晚刊恢复出版,当年10月又出日刊。同年4月,北平版日刊问世,同年5月,上海版晚刊创刊。至此,《新民报》达到鼎盛时期,发展到五杜八版,成为旧中国的民间报业托拉斯。邓季惺任总管理处的二把手,并兼沪、宁两社经理。她的出色经营管理才能得到新闻界同人的高度赞誉。著名记者范长江称她是“中国报业最精明能干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坛老人夏衍说:“《新民报》内部管理是邓季惺,对外是陈铭德,老太太不容易。”
人物关系
祖籍河南,在清初由河南南阳入蜀,卜居在川东奉节县青莲乡。邓季惺父亲创办实业,又做过一阵公务员和成都中国银行行长。1931年故去。邓季惺母亲是重庆人,外祖父经营商业。母亲年青时曾从舅氏攻读,接受过一些妇女要求解放与男子平等的新思想。她创办过重庆的第一所女学堂,1948年逝世。
同胞的姊妹弟兄共九人,邓季惺排行第二,1907年出生。长兄早逝。大弟弟邓友德是国民党员,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国民党中宣部秘书,伪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反动政府在南京瓦解时辞职到香港,后赴日本,任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顾问。二弟邓友民中共党员,曾任中南交通部计划处处长。三弟邓友理,中共党员,抗战初期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罹肺疾,旧政协时随组织回重庆,1946年春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逝世。四弟友海,英国留学习纺织,创办重庆四川绢纺厂。五弟友星,原为中共党员,抗战期中在延安任解放日报编辑,建国后任重庆市立师范生活辅导。幼弟友佛(辛犁),曾在重庆作医生。
邓季惺十九岁时(1925年)由父母主持同
吴竹似结婚,共同生活仅五年多,生两女一男,1931年吴君患肺结核去世。1933年和
陈铭德结婚。长女吴敬瑗,长婿唐志镛。次女吴敬瑜,次婿关在汉。子
吴敬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