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
人物经历
1957年3月23日,邓子新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1978年—1982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8年,就读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进行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8年—1991年,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
1991年—1992年,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
1992年—2000年,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1993年,当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4年,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2010年,任任武汉大学教授、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邓子新主攻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涉及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非天然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在DNA骨架上发现了硫修饰,并系统地研究了DNA硫修饰发生的生物化学机理和生物学意义,在国际上开创了表观遗传学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
截至2021年3月,邓子新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300余篇研究论文。
人才培养
邓子新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高校引进年轻人才,建立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团队引进以技术为标杆,以质量为导向,通过多轮“团队入驻答辩会”,遴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人才队伍配置合理的优秀团队入驻;每年对入驻团队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清退不合格团队,实现“腾笼换鸟”,推“弱”引“强”。
邓子新认为,勤奋踏实合作沟通是成才的核心要素;一个人的科研生涯是个漫长的过程,青年时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面临巨大挑战,三四十岁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如果有个好的开端,科研人员就能更快步入人生最富有创造力的黄金期;当今青年科研人才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更大,更需要青年科研人才规避社会的“杂音”,沉下心、稳住神,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邓子新及其团队,孜孜求索,勇攀高峰,经世济民,教书育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评)
邓子新有着朴素的语言、谦和的态度、亲切的微笑,有着虚怀若谷的学者风范;科学之风骨、赤子之情怀、强国之梦想,是邓子新毕生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中国教育工会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评)
邓子新是十堰人的骄傲,是湖北人的骄傲,更是祖国人民的骄傲。(《十堰晚报》评)
参考资料
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邓子新.武汉大学招生宣传在线.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1:3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