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太尉祠碑》是刊刻于
前秦建元三年(367年)的一方
碑刻,又称“魏故邓太尉祠碑”和“邓艾祠碑”等,无撰书者姓名,属
隶书书法作品,原立于陕西省蒲城县,现藏于
西安碑林博物馆。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
邓艾率军灭
蜀汉,次年(264年)因功拜太尉,
钟会忌其威名,诬其谋反,邓艾被杀。
西晋泰始三年(267年),议郎
段灼上疏为邓艾鸣冤,并建议为其立祠。冯翎邓太尉祠可能即此时所立。至前秦建元三年(368年),其祠“岁久颓朽”。《邓太尉祠碑》即前秦冯翊护军郑某整修邓太尉祠的竣工纪念碑,为纪念邓艾而立,刻于前秦建元三年(368年)。
《邓太尉祠碑》字形方正,入笔出笔方起方收,行笔中锋,笔力遒劲,横画“蚕头雁尾”十分夸张,但总体协调,拙巧并宜,似不经意而风神俱存,隶书特征明显。同时有楷书的痕迹,属由隶入楷的过渡性书法。纵观全碑主体隶书,古意昂然,厚重大气,朴茂俏丽,可与《广武将军碑》媲美。
《邓太尉祠碑》的横波磔较为特殊,起笔较重或下沉,雁尾高翘且厚,如“军”字、“三”字、“百”字、“十”字等。笔画粗细较均匀,横画较平。其结体较灵活。有些字形近汉隶,如“御”字、“督”字、“都”字、“朔”字、“兵”字、“郡”字等力求方正。有些字形有楷化变异,如“侍”字、“史”字、“接”字、“屠”字、“夫”字等,隶楷结合尚欠成熟。其章法布局宽疏,排列整齐,字形大小与轻重变化适度,节奏平和。
清代金石学家
赵绍祖:碑八分书,前半颇有法度,后半自“军参事题名”以下极丑恶,似出两人所书。(《古墨斋金石跋·卷二·苻秦郑宏道修邓艾祠记》)
近代书法艺术家
杨守敬:此碑虽是分书,已多杂楷法。大抵此时书法,由分入楷,故不甚分别。(《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二·前秦·邓太尉祠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