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匿
汉语词语
避匿,汉语词语,
拼音
是bì nì,意思为躲避;躲藏,出处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释
躲避;躲藏。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前蜀·韦庄《秦妇吟》:“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念避匿非策,又恐同归招议。”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讵料军门获咎,人言藉藉,小侄转为所误,避匿至今,不特将引见费全数用完,此外复增亏累不少。若论上代交情,以及小侄知遇,析应勉力图报,聊尽寸心。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虽然有时似乎受伤,其实并不,至多不过是假装跛脚,聊以引起人们的恻隐之心,可以从容避匿罢了。”
参考资料
避匿
.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22:41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