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综合保税区
贵州省遵义市下辖行政区
遵义综合保税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内。2014年2月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思路启动申建工作,2017年7月1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建设面积1.11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2017年07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这是继2013年贵阳综合保税区、2015年贵安综合保税区后,中国国务院在贵州省批复设立的第3个综合保税区。
此次获批复设立的遵义综合保税区是贵州省第3个综合保税区。根据批复,遵义综合保税区将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实行封闭管理,组织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享受现行保税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基本情况
遵义综合保税区位于成渝和黔中两大经济圈的结合部,距遵义中心城区30公里、遵义新舟机场15公里、贵阳143公里、重庆248公里。2014年2月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思路启动申建工作,2017年7月1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建设面积1.11平方公里。另将贵州新蒲经济开发区委托综保区管委会管理,作为托管区配套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按照“两区六园”规划建设(“两区”即遵义综合保税区、遵义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六园”即高科技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中小企业园、辣椒综合物流园、环保产业园、遵义软件园),实行“五个统筹”(统筹区内区外、统筹开发建设、统筹产业发展、统筹招商引资、统筹人员使用)。
发展定位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市提出的“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要求,遵义综合保税区立足遵义,依托黔北,辐射黔川渝结合部,面向国际,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核心,创新机制、创优政策、创造服务,努力打造成为“遵义对外开放主阵地、黔川渝结合部开放主平台、西部内陆开放示范区、全国特色综合保税区”,形成“开放高地、政策洼地、产业实地、创业福地”。
发展现状
遵义综合保税区及托管区辐射区已建成标准厂房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其中围网区建成标准厂房63栋、4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招商引进企业100余家,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6.27亿元,累计实现进出口26.63亿美元。计划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以上,累计实现进出口额50亿美元以上。
着眼未来发展,遵义综合保税区确定了“123456”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1”即努力把综保区及托管区打造成一千亿级产业集聚区的目标。“2”即建立“管委会+公司”、“综保区+经开区”的两套工作机制。“3”即坚持边招商、边集聚、边提升“三边”发展模式,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业务”,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智能终端产业、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轻工产业、以航天航空配套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等“三大产业”。“4”即奋力打造成为“遵义对外开放主阵地、黔川渝结合部开放主平台、西部内陆开放示范区、全国特色综合保税区”的四大发展定位。“5”即遵义综保区与托管区辐射区实行“统筹区内区外、统筹开发建设、统筹产业发展、统筹招商引资、统筹人员使用”等“五个统筹”工作机制。“6”即努力建设成“机制好、政策好、基础好、产业好、服务好、配套好”的“六好”综保区。
现任领导
遵义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骆亚
遵义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钟发辉
遵义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田 敬、钱炫吉、吴 迅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07: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