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释尊者
道和释尊者
既道和释尊者
释尊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
早年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劫比罗伐 堵)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诃耶。是与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释迦牟尼。
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时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座年推算。因此说法不一,竟有60种之多。最早一说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年。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博寨等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并以此为依据,在1956~1957得举行纪念释迦牟尼尼涅槃2500周年的盛大活动。西方学者根据南传史料,对佛灭年年代有公元前489、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日本宇井伯寿根据北传史料,从阿育王即位年代公元前271年上溯116睥,推定为公元前466生、386年卒。中村元又据阿育王即位年为公元前286年,推定佛陀的生卒年为公元前463~前383年。中国年代学者依南齐僧轵跋陀罗所译《善见律毗婆沙》师资相传的“众圣点记”,即释迦牟尼逝世的当年,优波离结集律藏,并在是年七月十五日,在收后记下一点,以后每年添加一点,至南齐永明七年(489),共计得975点。由此上推,则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同代,而比孔子早逝七年。此说也为日本 、印度、等国的佛教学者所采用。 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灭之说。
摩耶夫人在释迦牟怪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 罗。
出家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的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处长天避署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山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所到他的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 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的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山若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
传教 释迦牟尼证悟以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为了使他的思想学说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便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 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会、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五人皈依了他,成为最初的佛弟子。这次说教,佛教称为初转法轮。与此同时,又度波罗奈斯长者之子耶舍及其亲友出家。此外,化度了原先祀火的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以及沙门“六师”之一的怀疑论者散惹夷(删 耶)的学生舍利弗和目犍连,此后在他的故乡又说服了他的很多亲属如堂弟提婆达多、儿子罗 罗皈依了佛教。
释迦牟尼传教的区域,订是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大致是北到迦毗罗卫,南到王舍城,东到瞻波,西到 赏弥(拘 弥)。其直传弟子的活动地区和影响所及,东至恒河流域下游,南至高达维利河畔,西至阿拉伯海沿岸,西北至怛义尸罗等地区。佛陀居住时间最长的是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和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前者有富商须达多和太子祗陀(逝多)捐赠的祗园精舍(又名“给孤独园”),后者有竹林精舍,为释迦牟尼对众人说法布教的重要场所。跋耆、鸯伽、末罗、伽尸等国,他也曾居留说法。
释迦牟尼的传教的方式,是随机的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说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的行善。他准许弟子可不用规范化的梵语,而用地区方言进行说教。这就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僧伽 佛陀在传教过程中建立了佛教的组织——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 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这个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比丘),以后,他的姨母波 波提入教后,才开始接纳女弟子(比丘尼)。
僧团在开始的时候并无严格的制度,凡是信仰佛陀的学说,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在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以后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他伦理道德相龉,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才制定了奴隶、负债者、杀人犯、盗贼(悔过的除外)、残废、病人以及年不满20岁者不能加入僧团的具体的规定。
起初,僧团以云游乞食为主,无固定的住处。后来为了适应雨季安居和集地的需要,才开始在僧众的所在地,建立了僧院。在僧众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又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戒律内容。
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俗人,均可以成为佛弟子。他们在修行同样可以证得涅槃。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与僧团并行的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涅槃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竹林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亦译“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毒腹写,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或译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
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子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呔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史料 有关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在早期佛教经藏四阿含和小乘律藏中,尚无专让的记述。三藏的结集者,主要记录释牟尼的言辞。但是经藏和律藏在记录言辞中,详细地记述了每一段教和制订第一条戒律的原委。这些记述,虽属片断,但也包含了佛陀直接接触的那些人对佛陀的思想和行事的回忆(其可靠性如何,已无法考证)。另外,在经、律中通过佛陀自己之口,记载了他自己早期生活的经历。在早期经藏和律藏中,记载释迦牟尼家世和出家经过的,有《长阿含经》中的《大本经》等;记载初转法轮时情影的,有《杂阿含经》中的《转法轮经》等;记载教化活动的有《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阿含经中的诸小经;记载释迦牟尼晚年生活的有《长阿含经》、《般泥洹经》以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等。
后来,随着佛教向印度次大陆发展,统一的佛教分成很多的派别,同时受到了印度教、耆那教的偶像崇拜以及希腊文化的影响,在部派佛教中出现了对教祖的崇拜,把佛陀描写为神通广大、威力无穷、大智大慧,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手长过膝、面颊如满月、梵音深远、胸表 字等。这就出现了专门记载释迦牟尼生世行业,被称为“本生”、“本起”、“本行”的一类经典。如《修行本起经》(异译《瑞应本起经》、《经过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普曜经》等。它们的特点是把原行散见于经藏和律藏中的资料联贯起来,使一事与他事前后衔接,缀成佛陀的传记。但在内容上完全是泻染和神化佛陀,使佛陀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崇仰对象。这些经典最长的也只主要记述了释迦牟尼成道后最初几年的活动。以后马鸣写了《佛所行赞》,他根据传说和资料,描绘了佛陀一生的经历,成为最早的一部完整佛传。
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 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在宋志磬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
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经典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建筑的遗址和文物,并以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
一章
,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四章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九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混若浊,旷若谷。熟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十八章
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兮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二十一章
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真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以此。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熟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二十四章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此谓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十章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三十四章
大道汜,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章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九章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3:04
目录
概述
释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