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识
心理学术语
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
介绍
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感情的陶冶。道德认识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加深的。掌握道德概念能使人们较好地把握一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本质,理解和把握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加以内化,并用于指导和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个体比较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行为,同时也可对社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因此,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道德认识的重要阶段。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它使人们自觉地把理智和情感结合起来,按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懂得应该怎样做以及为何这样做,从而提高自己形成一定道德品质的自觉性。
心理学研究说明,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正是在头脑中“内隐道德”认识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并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发展
“道德发展阶段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欧洲腹地日内瓦提出。可惜,反映他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在当时并未引起任何反响,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人们才回过头来对皮亚杰的早期研究给予极大的重视和应有的评价。在西方循着这一路线进行研究且有所发展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reuoeKohlberg)。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两难”故事作了长期的、大量的实验研究,使皮亚杰的理论更具体、更系统。他编制了九个在道德上难以判断是非的故事让儿童对其中人物的行为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评论,并据此来划分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8 09:32
目录
概述
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