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教育思想
思想学派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有老庄学派、黄老学派等等。这里“老”指的是老子,“庄”为庄子
人物简介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成于春秋末战国早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教育理念
以 “道” 为核心的自然主义
老子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把“道” 看成是最高的实体范畴。 当成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总规律。在老子看来, “道, 玄之又玄,它不可道, 不可观, 不可识, 更不可分” , 只能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去感受, 去体悟。因为他又谈到: “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所以老子所说的 “道” 就是 “无为, 无事, 无欲。” 老子心目中追求 “道”的人就是 “见素抱朴, 少思寡欲” 。 即认为人的理想状态应是原始婴儿般无知无欲的朴素状态。 这样 “道” 之人敦厚无私, 纯朴无瑕。 而这一教育理念, 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又具有 “尊重规律,以身施教和以生为本” 的丰富教育意义。
( 一)“知常” 和遵循规律。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活动, 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发展态势。 教育活动务必遵循这些规律顺应教育发展态势, 这叫做 “知常” 。反之, 如果我们凭一己之好恶或某种先入之见而主观妄为甚至胡作非为, 就必然招致教育的失败。故老子曰: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教育的作用决不是去主观创造什么规律, 在道家眼中, 教育者无须设计什么, 无须探索和创设什么抽象的教育法则, 教育规律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 而是内在的自然法则。 遵循学生主体的生命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不受外界政治, 经济等活动影响, 以启迪人之心智, 使人开化。
( 二) “善行” 和以身施教。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生活中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这样会使人感化, 成为习惯, 形成个性。 以身施教是这一方式最好的诠释方法之一了。 正合乎老子 “无为” 而能自化的思想。 老子曰: “善行, 无辙迹; 善言, 无暇滴” 。 “善行” 的人, 不会留下一点痕迹。 “善言” 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瑕疵。一个最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 “善行” 、 “善言” 的人,他的言行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有形教育活动, 升华到了一种 “知者不言” 的境界, 一种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的境界。 受教育者在充满美好教育气息环境陶冶下, 潜移默化地习染各种好习惯, 自主地掌握知识, 成为道德高尚, 热爱生活, 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美好境界不正是现代自然主义教育家和老子 “无为”思想共同寻觅的目标吗?老子又曰: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 最好的施教者是那些以其以身之 “真” 担当 “无为” 之教而默默无闻以至于大家 “不知有之”的得道者。 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 掌握教育艺术的教育大师。由此可以看出道家教育思想为我们教育者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提出了一个更高境界。
( 三) “以百姓心为心” 和以生为本进入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 了解他们所知、 所想和所思,产生相似的心灵共鸣,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调动他们丰富的情感。 这与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有关。 不论从古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看来, 都秉持着 “以人为本” 的教育方式, 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 从道家的观点阐述, 就是教育者要做到 “以百姓心为心” 。 因为 “自化”是相对于 “他化” 而言。 “他化” 即是 “外化” , 指受教育者在包括施教者在内的外部力量和因素的作用下而受到教化。 “自化”不是靠一种外在的规则, 而是要发自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与自觉。应 “视徒如己, 反己之教” , 即全身心地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状态之中, 使施教者与受教者能真正做到 “心心相印” 。这就是 “以百姓心为心” 所昭示的深刻内涵。
二、超然朴真的德智体教育内容古往今来, 大多学者认为道家 “绝学弃智, 无为之教” , 反对对一切人类文明的学习。 纵然它不可能像儒、 墨等家那样在其思想中提出明确的教育内容。但老子曾云: “吾将以为学父” 。 他要将教训事例作为教育内容, 向天下人进行教育, 使人们明白道理。 可以说他在这里已变 “无为” 为 “有为” 。 已明确了他要传授的内容。总之, 道家以 “道” 为理念, 提出了一系列超然脱俗的教育内容。 对其分析, 可提炼出丰富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
( 一) 德育。道家之 “德” 与儒家之 “德” 截然不同, 儒家之“德” 具有鲜明的入世主义精神。 而在道家的视野中, 儒家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而构建的社会伦理规范不是人生价值的真实形态, 而是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异化。 老子强烈主张抛弃虚假的文明, 摆脱礼制的藩篱, 追求出世风格, 超脱一切的道德境界。 老子说: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 ”在这里, 老子认为婴儿的本真状态才是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庄子曰: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这也说明了要追求那种物我两忘, 最真的道德境界。这和现今所提倡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如出一辙, 堪比我们当代教育群体所提倡的 “大德育观” 。 他们都是想培育出纯真朴实、 无己无私的最本真、 素朴和自然之人。
( 二) 智育。过去学界的共识是道家是 “反知” 的, 但对道家为什么 “反知” , 在何种意义上方可称得上 “反知” , 则缺乏学理上的细疏。李约瑟认为: “道家所痛斥的那种知识是 《易经》占卜者和与阴阳学派有关的其他集团认为可能的那种‘前知’ 。” 虽不十分准确, 但也可以看出道家反对那种理性的, 人为的 “知识” , 所追求的是以 “道” 为核心, 以大自然为对象的玄思的 “知” 。它无所不包, 贯通宇宙和人类。它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 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本真体悟的 “大知” 。 道家的这种智育观既不同于儒、 墨等家的 《诗》 《书》 《礼》 《乐》 和自然军事科学知识的学习, 也不同于现今学习的各门具体学科, 它是这些知识的精髓, 是人类通过学习之后最后知识的积淀。 对我们当今智育方面的课程改革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原则和方法
充满辨证色彩的自然主义教育
( 一) 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道家辩证法的精髓就是超越事物两极对立而看到了其中的相互依存于相互转化。 教与学, 施教者与受教者是矛盾着的对立面, 如何超越现实层面的两极对立而在教育目的上统一起来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道家教育思想在 “法自然, 为无为” 基础上以其深邃的辩证法智慧进一步提出了“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的教育辩证思想。老子看到: “天下莫柔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故施教者应像“善利万物而不争” 的水一样。 教育过程中一切形式的简单粗暴, 以势压人, 一切形式的刚愎自用和强行灌输都是极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甚至教育活动的失败。 因老子曰: “柔至胜刚, 弱之胜强。 ” 故教育的成功在于注重情感的共鸣, 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 使教育者自觉地融入其中, 主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这对当代新的师生观和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有重大启示。 道家要求教师会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而不是主观武断地发号施令, 它拥有尊重人格、 平等相待的坦荡胸怀, 而不是盛气凌人、 居高临下地强调师道尊严。 它是一种 “顺乎自然” 的发展态势, 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和强制。
( 二) 图难与易 , 为大于细。老子曾曰 :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大多学者只看到道家其中的 “绝学弃智” 的消极色彩。诚然, 在道家眼中, “为学” 和 “为道” 是对立的, 此处撇开道教教育的具体内容不谈, 单就 “为学” 与 “为道” 的方法而言, 都客观上尝到了一种为学的方法 - - - “益” 与 “损” 的方法。即现代教与学中所提出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日益” 强调 “为学” 上一点一滴的积累, “日损” 昭示 “为道” 中持之以恒的消解, 二者内在地包含着量与质的辩证互动。 所以老子又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故老子强调: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遵循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 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 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秉承自然原则来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任何好大喜功的行为, 任何贪多求快的做法, 任何拔苗助长的举动, 任何一蹴而就的设想都是逆 “道” 而行的不智之举。
( 三) 握一知多。 庄周有一段出色的议论: “无证也有涯, 而知也有涯, 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 ” 就是说人生有限, 宇宙无穷, 面对无边无际的大自然, 人的认识能力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 所以, 不能也不应以有涯的生命去追随无涯的知识世界。那应怎样在有限的生命中成为一名博学之人呢?道家认为 “握一知多” 。 世界上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 要善于 “一” , 提纲絜领, 抓住他们的 “本、 要、 总” , 这样即可“皆阅一空” 。通过现象看本质, 掌握知识的整个体系, 使全部知识丝毫无逃于自己的思维范围。 这就要求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一门学科的主线和本质内容, 使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领悟本学科特点, 还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同时学生也要掌握这 “一” 的本领, 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获得更多的知识, 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09:1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教育理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