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
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由美国职业外交官、前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1946年提出。主张加强美国同西欧等国的关系,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的政治冷战来遏制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影响。
背景介绍
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最根本的一条是对苏联的基本估计和决策。1946年2月22日,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8000字长电”,分析了苏联的国家情况和对外政策,并认为苏联会在有希望的地方适时进行扩张,但不会冒不必要的风险,因此在遭遇强大阻力时会退却。所以他提出要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准备着使用武力,但实际上起到震慑作用是最主要的,主张用这种无需热战的方式来遏制苏联。这份“长电报”中对苏联的估计也成了日后统治美国几十年的对苏联基本政策的依据。
标志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主题思想,其实质就是美国的军事政策应该根据外交上的成败进行调整,这标志着遏制政策的正式形成。
主要影响
遏制政策的实施,在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同时,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
遏制政策.CNKI知网空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26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标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