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鉴文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节目
《遇鉴文明》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节目,共12期,由王世林鲁健任鲁豫王冠主持,于丹担任创意总策划。
节目形式
节目背景
节目制作团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互鉴”一词,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秉持“从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找思路、找启迪、找答案”的理念,节目制作团队和文化专家共同策划《遇鉴文明》。
节目模式
《遇鉴文明》分别围绕古琴与钢琴、瓷器与玻璃器、京剧与歌剧、国画与油画、故宫与卢浮宫、中国诗词与西方诗歌、中餐与西餐、茶与咖啡、中国家具与西方家具、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十二个领域展开交流。
创作团队
注:以上为部分创作人员名单,全部名单请查看每期节目片尾字幕,参考资料
节目列表
参考资料
参演嘉宾
主持人
参考资料
创意总策划
参考资料
分期嘉宾
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播出信息
前期宣传
2022年1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2年华语环球节目中心重点节目片单,其中含有《遇鉴文明》;7月15日,节目定档。
播出平台
幕后花絮
节目评价
《遇鉴文明》是在国际传播领域主动设置议题、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一次积极尝试,填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文明互鉴领域选题的空白,实现了跨文明体系的对话与节目创新,也让观众们再次思考文明互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节目推出的国画与油画、茶与咖啡,还有服饰、家具等诸多领域,在中西器物文明交流中都有鲜明特色,是中西文明互鉴的桥梁。为更好呈现精神文明的互鉴,节目采用了“科技+艺术”的展示方式,用AR和视觉手段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第一次将西方文明的艺术成果大规模地展现在国内观众面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叶俊 综合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5 11:34
目录
概述
节目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