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真性
波普用语
逼真性( verisimilitude),波普用语。是指科学理论接近于真理的属性。科学理论愈接近事实.就愈具有逼真性。波普把真理视作科学的目的,因而提出将真理和内容结合起来创逼真性概念。陈述a的内容就是a的一切逻辑推断的类。如果a是真的,那么这个类只能由真陈述组成,因为由真前提只能得出真结论。但如果a是假的,那么它的内容既含有真的也有假的判断。
这样,不管一个陈述是真的还是假的,它所陈述的可以有较多的真理或较少的真理,随它的内容有较大或较小数量的真陈述成分而定。人们把a的真逻辑推断的类叫做a的“真理内容”;把a的假推断的类叫做a的“假内容”, 假定两个理论t1和t2的真理内容和假内容是可以比较的,那么当且仅当t2的真理内容而非假内容超过t1时,或者当且当t1的假内容而非真理内容超过t2时,人们才能说 t2比t1更接近于真理或较符合于事实;t2就有较高程度的逼真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8 15:2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