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镇,隶属四川省
德阳市中江县,地处中江县城东北部,东与
绵阳市三台县八洞、金石镇相接,南与回龙镇为邻,西与
东北镇临界,北与三台县金石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中江县城区9千米。总面积52.2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清光绪元年(1875年),设通济场,属第四乡。
民国元年(1912年),撤乡,属五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联保,属一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联保。
1950年2月,设通济乡。
1958年11月,乡改公社。
1984年7月,公社改乡。
1994年1月,乡改镇,属回龙区。
1996年7月,撤区,六松乡并入通济镇。
1998年4月,属凯江片区工作委员会。
2006年4月,撤片区工作委员会。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老街1个社区,人和、河珠、圣寿、雪莲、土桥、狮龙、泉水、通济、六松、同缘、道桩、文桥、地桩、建民、石桩、土门、红专、苕坡18个村。
截至2020年6月,通济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通济场仁和西路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通济镇地处中江县城东北部,东与
绵阳市三台县八洞、金石镇相接,南与回龙镇为邻,西与
东北镇临界,北与三台县金石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中江县城区9千米。总面积52.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通济镇地势为西北略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鸡冠山,海拔577.8米;最低点位于小观音,海拔434.9米。
气候
通济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性气候显著,旱、涝、洪、寒潮气候常有发生。多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年平均28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
水文
通济镇境内河道属涪江水系,同缘河流经镇内15千米后出境。
自然灾害
通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风灾、地震等。旱灾年平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4~6月,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6年3~6月,涉及境内18行政村,农作物受灾面积15800亩;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0.8亿元。
自然资源
通济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页岩。地质储量十分丰富,集中分布在茗坡、六松、文桥村一带。
2011年,通济镇有耕地面积28160亩,其中水浇地17200亩,旱地10960亩。
人口
2011年末,通济镇辖区总人口3506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57人,城镇化率6.4%。另有流动人口7248人。总人口中,男性18586人,占53%;女性16481人,占47%;14岁以下5344人,占15.3%;15~64岁24912人,占71%;65岁以上4811人,占13.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5012人,占99.8%。2011年,通济镇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9.7‰,人口自然增长率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5人。
2017年,通济镇常住人口31547人。
截至2018年末,通济镇户籍人口3463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通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598元。2011年,通济镇财政总收入196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2.6万元,比上年增长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0.1万元,增值税19.8万元,企业所得税12.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561.6元,比上年增长7%。
截至2018年末,通济镇有工业企业29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通济镇农业总产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2.7%。
通济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通济镇生产粮食25384吨,其中水稻9224吨,玉米6248吨,小麦8241吨。
通济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油菜等。2011,通济镇蔬菜种植面积3330亩,产量9547吨,主要品种有土豆、白菜、西红柿等,其中土豆5805吨,白菜2692吨,西红柿1005吨;花生种植面积1005亩,产量333吨;油菜种植面积3910亩,产量897吨。
通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通济镇生猪饲养量5万头,年末存栏21336头;牛饲养量5512头,年末存栏3800头;羊饲养量459只,年末存栏324头;家禽饲养量158万羽。
第二产业
通济镇以电子配件、建筑材料生产为主。
2011年,通济镇有工业企业18家,职工919人;工业总产值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8.2%。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通济镇有商业网点326个,职工489人。
2011年,通济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2011年,通济镇邮政业务收入3000万元,其中纯收入240万元。
2011年,通济镇电信业务收入42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通济镇有106省道穿境,境内长3千米;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25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通济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23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4所,在校生1520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43人,专任教师17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1998年,建成通济镇有线电视台。2011年末,通济镇有线电视用户2762户,入户率79.3%。
2011年末,通济镇有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个,各类图书室19个,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15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通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病床29张,固定资产总值69.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7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4人。
2011年,通济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3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通济镇有学校体育场4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6%。
社会保障
2011年,通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5户,人数101人,支出2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月人均168.3元,比上年增长14.3%;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救助251人次,支出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3户,人数742人,支出62.5万元,比上年增长28.9%,月人均70.2元,比上年增长21.1%。
2011年,通济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7.8万元,比上年增长9.8%。社会福利费2.5万元,比上年增长8%。敬老院1家,床位116张,收养农村五保134人。社区服务设施24个,其中城市社区服务中心5个,农村社区服务站19个。
2011年,通济镇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66.2万元,比上年增长4.4%;基金支出合计71.2万元,比上年增长2.6%。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119人,参保率34.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通济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4万份(册)。
2011年末,通济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6%;移动电话用户10552户;宽带接入用户258户。
历史文化
明代人建通济桥一座,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场时以桥名作场名,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通济场得名。
荣誉称号
通济镇是四川省百强生态旅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