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中,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阶级问题,对英国北部煤矿工人表现出宽广的人文关怀和悲天悯人的胸襟。这是为左翼图书俱乐部写的一本关于经济衰退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书。奥威尔的英国北部之旅是他的心灵发现之旅,他第一次真实感受到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并被他们苛重的体力劳动和像蚂蚁一样的忍耐力所打动。他在书中奏出了受苦难的矿工心灵的悲吟,并在对他们灵魂的保存和守护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命。全书分为十三章。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尊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这部作品是1934年奥威尔应出版商威克多·高兰世之约去调查英国北部煤矿工人的生活状况,为左翼图书俱乐部写的一本关于经济衰退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书。此行可以说是奥威尔的发现之旅,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工人阶级的存在,并被矿工们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勇气和忍耐深深地打动了。他在北部工业区停留了两个月,深入走访矿工家庭,实地考察矿工井下作业,作了大量翔实的笔记,回去后整理出版了这部长篇纪实文学。
在这部书的第一部分,奥威尔以梭罗式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维根煤矿工人艰辛的生活状况,他把不同收入家庭的每周收支详细列表,让读者清楚地看到工人家庭依赖少得可怜的收入是怎样勉强维持生计的;他精确地测量工人居所的而积,以便让读者准确地了解什么叫做“过度拥挤”。这些翔实、生动的记录充分展示了奥威尔用客观描述阐释个人观点的卓越才华。当然,这一部分也并不仅仅是客观数据的简单堆积。在叙述中奥威尔强调自己中产阶级观察者的角色,就像斯威福特笔下屡历奇境的格列佛一样,他一而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考察对象(工人阶级)的生活中,而在叙述中刻意拉开自己与工人阶级之间的距离,以便让和他一样的中产阶级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与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唤起他们的同情心,拉近这两个阶级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他对比自己在银行领取稿酬的轻松方式与一个残疾工人领取有限的社会救济时必须忍受的辛苦和怠慢,以此凸显中产阶级司空见惯的社会优越性;他表现自己在煤矿工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中的无知和无能,以此暗示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中产阶级读者应尊重矿工的劳动。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这部作品的震撼力。如果说这部书是“一个责任在身、了解情况的中产阶级探访者讲述自己的观点,力图打动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读者群”,那么这第一部分可以算是奥威尔开门见山的
电击疗法。
在第二部分,奥威尔以简单直白的语言阐释了自己的政治观。他首先讲述了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表达了因服务于帝国殖民体系而产生的负疚感,阐明了自己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人压迫人的立场。接着奥威尔直言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同时却抨击各种各样有组织的
社会主义运动和英国中产阶级社会主义者。他认为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在英国没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是因为这些社会主义者们“个人的缺陷”和他们“错误的宣传方法”,即一方而把“无产阶级”理想化,另一方而又厌恶任何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所以奥威尔认为这些中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者并不想真正实现他们所宣传的激进观点。他甚至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宣传将会最终导致英国文明的彻底毁坏;没有阶级的
共产主义社会也许会是一个使“我们所有的理想、所有的行为准则、所有的品味都变得毫无意义的凄凉世界”。此外,奥威尔还盛赞英国国民的基本品行和日常生活的乐趣,认为大多数英国人是靠良好的道德本能生活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宗教教条都不会感兴趣。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方案是抛弃阶级划分,以经济收入为基础来区别社会主义者和非社会主义者,以“自由”和“公正”作为社会主义的宣传重点,放弃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
出版于1937年的长篇纪实文学《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奥威尔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第一次阐释了自己的政治观,他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阶级问题,并表明自己的社会主义立场。这本书成为奥威尔政治创作生涯的起点,其中表达的许多主要观点在他以后创作的小说和杂文中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