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三益
土产食品店
通三益土产食品店专营南北杂货,尤以秋梨膏最为著名。通三益的秋梨膏是以宫廷秘方制做的,具有润肺祛痰、止咳祛喘、安神生津、健脾养胃的功效,不但闻名京城,而且驰名全国。
公司简介
通三益秋梨膏由原通三益食品店始产于1876年,久负盛誉。益华厂的前身为通三益食品店的生产厂。1958年,通三益食品店公私合营、厂店分开,生产厂由崇文区前门大街迁到崇文区永外定安里现益华厂住址,厂名也几经变化后为现在的益华厂。通三益食品店的店铺除通三益秋梨膏外还经营其他干鲜果品,一九九三年,该店铺被工商注销。益华厂沿袭了原通三益秋梨膏的生产工艺,以生产“青松牌”和“长青牌”(原为“醉翁牌”)通三益秋梨膏而著称,享有一定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益华厂与通三益秋梨膏的历史渊源被收录在《中国名优副商品大全》、《崇文区志》(工业卷)、《中华土特产辞典》、《北京特味商品老店》等书中。一九九三年十月,益华厂又被国内贸易部评定为“中华老字号”,获得了证书和铜匾。通三益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由于其冒用通三益老字号的历史向国内贸易部申请颁发“中华老字号”证书,国内贸易部于一九九六年四月颁发给通三益公司“中华老字号”证书及铜匾。后经审核,国内贸易部又于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发出通知撤销通三益公司“中华老字号”称号,并收回了证书和铜匾。此外,通三益公司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中及其他的广告宣传中均称该公司由通三益老字号演变而来,并指责益华厂假冒通三益产品违法经营,该公司生产销售的秋梨膏的包装中也标有“1876”“正宗通三益”“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等字样。另一九九六年,益华厂生产的秋梨膏的包装中由原来使用的“燕窝秋梨膏”等字样改为使用“中华老字号”“通三益”燕窝秋梨膏等字样。
来历
清嘉庆初年,3个来自山西的商人在漕运终点通州落了脚,他们在通州城里逡巡了几天,终于选定在城内最为繁华的东大街开了一家店铺,名为‘‘三益真”。三益真经营的商品很杂,既有来自大江南北的干鲜特产,也有自制的蜜饯果脯,还有日常用具油灯、雨伞、碗筷等。
这三人秉承了晋人的经商天分,不多久就将这家杂货铺经营得有声有色。地理位置的便利给了三益真许多便利,因为来自南方的货品都要经通州再转运至北京,三益真就利用自己物资中转站的地位,丰富了货源,同时与北京城内的各杂货铺和干果海味店保持生意交往。
但通州再繁华,毕竟比不了北京,三益真萌发了到北京城内开分号的打算。
建店60年后才推出秋梨膏的传奇来历
嘉庆二十年(1815)的端午节,前门大街上又一家新店开张,取名“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意为通州三益真的分号。据民俗学家王永斌的说法,店名其实是想定为“通三益真”的,但那时的店铺名大多都是三个字的,四字店名极为拗口,不合习惯,只有作罢。
新店开张好不热闹。那一天,宾客络绎不绝,三间门面的店铺,里里外外都挂满了亲友们送来的红幛子。和三益真一样,新开业的通三益仅仅是家杂货店,除了果脯和蜜饯的简单加工,不从事生产活动。后来让它名扬天下的秋梨膏,是开业60年后才出现的“新产品”。
传说通三益秋梨膏的配方来自宫廷,其背后还有一段故事。过去,北京城里一到秋天就刮大风,得感冒、咳嗽的人很多,一般家庭就爱买些秋梨回去熬梨水喝,能够止咳祛痰。常来通三益店里买秋梨的,除了普通百姓,还有一位太医。掌柜的早就听说过宫中用熬制秋梨膏治好了妃嫔咳嗽顽症的故事,对这位太医格外殷勤,每次到了店里,沏茶拿烟不说,还经常邀请太医一起吃饭、听戏,赠送礼物。日子长了,两人渐渐成了好朋友,掌柜的才敢试探着说出自己的请求——秋梨膏的方子。太医思量再三,自己欠下了掌柜的不少人情不说,这方子传播出去,每年秋天确实能解救不少人的病痛。于是,在这位太医的指导下,通三益的秋梨膏制作开始了。
历史发展
通三益在前门大街路东,是一家以经营秋梨膏而出名的干果食品店。在清朝嘉庆年间,一个李姓山西商人在通州开一了个南货庄,取名三益贞。专门经营从江南运过来的干鲜品和海味产品,生意十分兴隆。他在北京托人找到了名饭馆都一处内一家即将破产的布铺,买下了这家座落于前门大街路东的店铺。清嘉庆二十年的端阳节,店铺开张取名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意思是通州三益贞的分号。通三益由三间门面组成。明清时期,稠密的人群为前门大街能够成为兴旺发达的商业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有利条件,这是通三益的买卖能够越办越好的条件之一;其次服务态度至关重要,通三益讲究笑、招、耐、轻四个字;笑,就是笑脸相迎,笑脸相送。招,就是主动打招呼。耐,就是做买卖要有三分耐气。轻,就是给顾客找的钱和所拿的东西,必须轻轻交到顾客的手上。同时这也是店规,任何人都不得违反,这也是通三益做出了一举成名的秋梨膏的原因之一。
清末民初是通三益干果食品店最兴旺的时期。民国初年,通三益参加了在北京太庙举办的食品展览会,特地把秋梨膏注册了商标,从此,人们看到了一种全新包装的“醉翁牌”秋梨膏,受到人们的好评,成为展览会上的畅销货。后来,醉翁牌秋梨膏还先后在南京和山东青岛等地展出,海内外人士争相购买。从此,通三益秋梨膏名扬海外。解放后,通三益改变了前店后厂的老传统,秋梨膏一度由崇文区的一个食品厂生产。文化大革命中,通三益的牌匾被摘除,直到1982年,老匾才重新挂出。
2023年9月28日,《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公布,通三益品牌不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
传统手工制作
短暂机械化实验后仍保持传统手工,通三益的秋梨膏都还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益华食品厂的厂长杨学纯说,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曾经进行过机械化实验,购置了连续真空熬糖锅,这样熬制过程中就不再需要工人左右不离地看管。经过多次实验,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管是颜色、味道还是状态,和手工制作的秋梨膏就是不一样。机械化实验宣告失败后,秋梨膏生产又恢复了手工传统。
秋梨膏生产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其原料秋梨的成熟时间大概在每年的9月底。下树以后的秋梨还不能马上使用,得放上一个月后才能投入生产(一般摘下秋梨后放上两个月口感最佳)。即使现在有了冷库,秋梨的保存期限最长也只能到次年7月。所以不巧的是,当记者到达位于通州的通三益秋梨膏生产车间时,2004年度的生产刚刚结束,工人们大都放假回家,留守的少数人正在打扫车间。有20多年生产经验的老工人侯世鹏向记者讲述了生产的大致工序:将洗好的梨粉碎、轧汁后,经过反复的熬制和过滤就制成了成品秋梨膏。在这个过程中,一刻也不能离开人,工人们在煮的过程中需要不停撇沫和观察秋梨膏的状态。
和一百多年前在肉市街的厂房相比,机器在通州的新厂房里还是存在的,粉碎梨有了粉碎机,过滤也有了专门的过滤机。但这些改变仅是工具本身的变化,就像是粉碎机由石槽变了不锈钢,中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本身的技术。在熬制这道工序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益华食品厂里盛放秋梨膏的大缸,据厂里人说还是祖上留下的老东西,恋旧的老人们坚持要将它们搬来。院子里还有一块石槽,也是从肉市街的“后厂”搬来的。1962年就进店做学徒的杨学纯说,那时他们是在石槽里将梨捣碎的,石槽的一侧有一个洞,接了自制管道,梨汁由这个石洞流出,顺着管道流到下一道工序。
杨学纯还回忆了他所看到的“前店”。他说从今天前门大街上的另一家老号“一条龙”羊肉馆,可以想象一下当年通三益的情形。两家店差不多,但通三益更讲究更大些,门脸要比一条龙宽一倍。另据邢九成说,通三益的店面确实十分气派,光是进门的台阶就比路面高出约半米。
“后厂”有严谨的程序,“前店”有严格的店规。“笑、招、耐、轻”是通三益的四字店规,“笑”就是对顾客要笑脸相迎笑脸相送;“招”就是要主动给顾客打招呼;“耐”就是对待顾客的要求和询问要有耐心;“轻”就是顾客买的东西和找给顾客的钱,必须轻轻交到手上。
可惜的是,通三益的“前店”最终消失于20世纪80年代。在这之后,其专营店铺再也没有建立起来,现在通三益秋梨膏的销售方式是运送到各大超市。对于老字号的未来,杨学纯厂长表示了忧虑,“现在很多厂家都在做秋梨膏,低价位策略压缩了我们的市场,压力很大;在我这一任之后,后任者是否愿意延续通三益秋梨膏的生产还是个未知数。”
主要产品
秋梨膏是以秋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功效是止咳润肺,祛痰祛喘,安神生津,健脾养胃。旧时北京秋冬得感冒、咳嗽的人很多。一般家庭买秋梨加上冰糖熬梨水,治咳嗽祛痰。通三益掌柜的听说过宫廷太监用熬制的秋梨膏治好了妃子咳嗽顽症的故事,碰巧清宫里的太医到通三益来买秋梨,掌柜的想尽办法和太医成了朋友后提出了想得到秋梨膏秘方,太医应允了。要想制成秋梨膏,需经过这样几道工序,首先要选好当年出产的秋梨,个要大,质量要好,用水洗净之后,设法擦成细丝,再用纱布包好挤出梨水。把梨水倒入带锡的铜锅中上火熬,随熬随掺入白糖、蜂蜜、姜等物,随即用槟榔勺不停地在锅内搅拌。等熬到一定时候,把事先用纱布袋包好的茯苓、贝母等药材放入锅中,继续熬到适当的时候,秋梨膏便制成了。对于久咳不愈和身体虚弱的老人,可服用加燕窝的秋梨膏,这种秋梨膏不仅可以医治咳嗽痰喘,而且还能起到滋补的作用。通三益的秋梨膏对咳嗽祛痰确有明显效果,于是通三益干果食品店的名字和秋梨膏一起传遍了全国。
自制方法
原料:
梨6个 枣100g、姜100g、冰糖100g、百合100g、忘拍蜂蜜了,200g 做法:
1、六个梨去皮切块,榨汁.
2、把梨汁、冰糖倒入不锈钢锅里,大枣洗净后切一刀,去核更好,是为了营养更能熬煮出
来,姜切片,都放入锅中,加一杯水大火煮开,小火熬制
3、等到汁液剩一半时,放入洗好的百合,再熬15-20分钟[美食中国]
4、放了百合后就走开了,最后滤后汁液就剩半碗了。从技术角度来讲,家里自制的最后一
关很难熬到浓稠的程度,所以,只要有效成分都融解到了汤汁里,就好了,不用苛求外面商
品的稠度。
5、还是上面说的,不喜欢辣就少放或不放姜,只是建议放,呵呵~~
最后一步就是等汁液稍微凉一点后,拌入蜂蜜就好了。
每次饮用时舀一勺,冲水喝,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对热病伤津所致的烦
渴、胸中热闷、肺燥干咯、大便秘燥等症有较好治疗作用。
商标注册
老北京几乎没有不知道通三益秋梨膏的,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通三益秋梨膏不仅畅销北京和国内各省,还远销到了东南亚各国。民国初年,为了参加在太庙举行的食品博览会,通三益还特意为自己的名牌产品注册了一个商标——“醉翁”。我们现在买到的通三益秋梨膏上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商标。
然而到了现代,老字号的归属却扑朔迷离起来,“醉翁”成无家可归的可怜老人。1993年,国内贸易部授予北京益华食品厂生产的秋梨膏“中华老字号”称号,并颁发了铜牌,确认它的老字号身份。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当益华食品厂将通三益秋梨膏的资料上报给国内贸易部老字号编辑部时,麻烦出现了。老字号编辑部称,他们同时还接到了一份关于通三益秋梨膏的材料,也自称是老字号。
原来1996年,内贸部又发了另一块“中华老字号”的铜牌给另一家秋梨膏生产厂。那家厂直接将“通三益”加入厂名中,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醉翁”和“通三益”两个商标。最后的调查结果是益华食品厂生产的通三益秋梨膏才是正宗的,国内贸易部收回了错发的铜牌,一场为期一年多的老字号纠纷画上了句号。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但老字号们从中获得的教训却是深刻的,靠口耳相传,靠良心靠信誉建立起的老字号,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还要依靠法律的理性保护。如果延续了通三益秋梨膏生产的益华食品厂能够早一些意识到商标法的重要,为自己的品牌注册商标,也许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类似的事例也曾发生在信远斋老号上。信远斋蜜果店和信远斋饮料公司曾就老字号的归属问题打过官司,直接传承者信远斋蜜果店不仅在历史渊源上证据充分,在法律上也完全占得稳脚跟,它注册了“信远斋”商标。
现代企业中同样存在忽视自身品牌保护的例子。某次和朋友在饭局上谈到效仿潘石屹现代城出现的“后现代城”们,有人说,老潘其实有苦难言,错就错在他当时未曾想到要去做商标注册,现在只能看着“后现代城”们扼腕叹息却无可奈何了。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指尊重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也包括尊重自己的成果。对于保留了较多旧传统的老字号企业们,这一点也许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资料
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汇总表.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11:03
目录
概述
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