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安
中国新朝历史人物
逄安,字少子,琅琊郡东莞(今山东沂水)人。新朝末年起兵,与樊崇联合,他们在泰山、北海一带进行斗争,屡破新莽军。刘盆子称帝之后,任左大司马。后率军攻汉中延岑,先胜后败,奔还长安。赤眉军被刘秀击败后,投降被赦,安置在洛阳,后与樊崇图谋出逃,被杀。
人物生平
投身赤眉
王莽末年,民不堪命,天下大乱,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琊郡(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莒县人人樊崇聚集100名饥民在莒县(今山东省沂莒县)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万余人。在樊崇的影响下,逄安与东海郡的徐宣、谢禄杨音分别聚众响应,共有数万之众,他们合兵一处,投奔樊崇,共推樊崇为帅,号称“赤眉军”。
转战四方
逄安等人投靠樊崇之后,先随樊崇率领部队在泰山整顿一个时期,又杀回莒地,攻县城未下,转战姑幕(今诸城西部)。天凤六年(公元19年)赤眉军大败田况统领的官兵,歼敌万人,随之乘胜重返泰山,后又到东海郡的南城(今枣庄市北)屯驻休整。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命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10万大军前往镇压。赤眉军与官兵相遇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展开激战,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王匡逃跑,廉丹被杀。随后赤眉军横扫山东、河南一带。
这时刘玄的“更始”政权在洛阳建立,派使招抚樊崇。樊崇与徐宣、逄安、谢禄、杨音等二十多人跟着使者去洛阳觐见刘玄,都被封为列侯。由于受到刘玄的歧视与排斥,樊崇、徐宣等人乘刘玄迁都长安之机,潜回军营。
更始二年(公元24年),赤眉军大军西进。进入颍川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樊崇、逄安率领攻占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南下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一部由徐宣、谢禄等率领,攻拔阳翟(今河南禹县),西至梁县(今河南临汝西南)。
为了攻占长安,赤眉军分兵两路,分别从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和陆浑关(今河南宜阳东南)向关中进军。刘玄得报,急命定国上公王匡、将军成丹守武关,抗威将军刘均守备河东、弘农。不久,樊崇、逢安打破了武关,穿越了秦岭北上,进入弘农郡。徐宣、谢禄、杨音等人也进军弘农,更始三年(公元25年)正月两路会师,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阌乡(今河南阌乡东南)连败更始军。
位列三公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进抵华阴(今陕西华阴东),立刘盆子为帝,建元建世。大封百官居,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将领中自将军杨音以下都封为列卿。
更始三年(公元25年)九月,逄安等人随樊崇率军攻破长安,推翻更始政权。
杜陵之败
赤眉军在推翻更始帝刘玄仅四个月后,因粮食补给困难,不得不暂弃长安,向陇(今甘肃庄浪东南)就食。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又因隗嚣的袭击及大雪阻挡,回军再入长安。而此时更始政权的宛王刘赐命令李宝、延岑率部进驻右扶风,屯扎在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伺机觊觎长安。逄安以左大司马身份带领十余万人马进攻刘赐、李宝、延岑联军,延岑与李宝合兵在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与拦截逄安,双方激战,逄安将延岑、李宝打得大败而逃,歼敌数万,延岑收拾散卒退走。突围不成的李宝被迫投降逄安,但他秘密派人告诉延岑回军再战,他将做内应。于是延岑回军再战,逄安带领本部人马空营迎击。当逄安战疲欲回营休息时,见营中尽树白旗,部下士卒见此大乱,夺路回走,延岑趁机追击,赤眉军死伤十余万,逄安仅与数千人退回长安。
投降刘秀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二月,赤眉主力20余万人终因补给断绝,弃长安东归。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崤底(崤山谷地)被刘秀的大将冯异所败,樊崇率余部10几万人折向东南,又被刘秀亲率重兵包围于宜阳,赤眉诸将忽遇大军,惊震得不知如何是好,被迫投降。
刘秀下令将樊崇、徐宣、逄安、杨音、谢禄等三十余位赤眉首领之罪全部赦免,将他们全部安置在洛阳定居。还赏赐给他们每人一处宅院,良田二顷。
谋叛被杀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夏天,樊崇、逄安密谋逃出洛阳,召集旧部东山再起。事泄被处死。
人物评价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天祸人国,延安盗起,揭竿向应,所在纵横,亦犹樊崇弄兵于莒而逄安、徐宣引众相附,韩拔陵聚党于沃野而二夏、豳、凉叛者蜂发。此虽同恶相济,实繁有徒,良亦铤而走险,短于抚御也。
史书记载
后汉书》、《东观汉记》、《后汉纪》均有事迹记载。
争议
在有的史籍记载上,逄安的籍贯也记作东宛,而《汉书·地理志》关于琅邪郡下属的县只有东莞县,没有东宛县,所以应是误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