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事故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简介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特别说明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并不是只有撞到人后才算,撞坏公共设施逃离现场的行为同样属于肇事逃逸。所以,驾车撞坏隔离护栏、交通指示牌、交通信号灯、路灯杆、绿化带、景观灯等公共设施,应立即报警等待处理,这样有利于尽快恢复交通设施正常运行,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肇事逃逸并不只是机动车肇事,也可能是非机动车肇事。由交通违法代码
20010可知,非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同样也会受到处罚。因此,无论驾驶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都不能为了逃避责任而选择逃逸。
相关处罚
行政处罚
根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不得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申请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但在最近三个记分周期内,机动车驾驶人因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受到过处罚的,不予受理。
记分
根据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63号)规定
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
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6分
刑事处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事故责任
1、事故责任由交警部门勘查现场和调查后确定,根据事故责任大小承担相应责任。起诉申请伤残鉴定,以鉴定为准索赔。
2、先由强制责任险保险公司赔偿,不足部分由双方按事故责任比例承担。
4、协商不成可委托律师到法院诉讼维权。
5、不服事故责任认定,可在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6、如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以上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可能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相关规定修订
2022年4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相较于原先的“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的规定,在《办法》中,“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由原先的记12分调整为记6分,而对于“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仍然维持原先的一次记12分。
具体处罚规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0元罚款,记6分,并处15日拘留。
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0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日拘留。
非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500元罚款,并处15日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