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潘尚书之灵武》是唐代诗人
韦蟾的作品。此诗精辟地概括了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描写了灵州的富饶美景,赞颂了卢潘是一个出色的将才。
⑵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唐《
元和郡县图志》载:“贺兰山,其东北抵河处,亦名乞伏山。”又曰:“山有草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贺兰山南北走向,长约15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2000~2500米。西侧和缓,东侧断层临银川平原。
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题目讲得非常明确:诗人韦蟾要送别的人,是大唐尚书卢潘。之:是去的意思,他准备要去的地方是灵武,也就是灵州。他到灵武的任务是出任朔方节度使。于是,作者在诗的开头首先对他要送的人——卢潘尚书说:你要去的灵州城,是一座位于贺兰山下的果园城,也就是当年赫连勃勃修建的果园成(城),灵州早就已经很有名了,被人们称之为“塞北江南”(古人以上为北,也就是“塞上江南”)。古灵州之所以被称为“塞北江南”,是因为“水木万家朱户暗”,灵州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所以这里才呈现出“水木万家朱户暗”的景色,就像江南水乡风光一样。诗的第一句,是用诗的语言来介绍卢潘要去的灵武的位置是在贺兰山下;这里是“塞北江南”很早就有名了,之所以说“旧有名”,是因为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灵州就兴修水利引黄河水灌溉,经济繁荣,唐朝以前五胡十六国的赫连勃勃时期,在这里建了果园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府把江南居民迁到灵州地区,带来先进技术和文化,于是,灵州就被称作是鱼米之乡的“塞北江南”,所以说“旧有名”。第二句,进一步说明:灵武城万户居民,靠黄河引来的渠水家家户户都有果木园林,繁茂的枝叶把各家的红色大门都给遮阴了。在这么美丽迷人的地方,战争打起来,却是身穿铠甲的千万将士出没的战场。第三句,要去灵武出任节度使的卢潘“心源落落”,确实像是一位能战的大将,而且他“胆气堂堂”,能指挥千军万马。第四句的意思是:由于卢潘表现为一个出色的将才,打得六番败在卢潘将军马下,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卢潘将军原来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书生。
韦蟾这首送给卢潘的《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精辟地概括了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描写了灵州的富饶美景,说明宁夏早在一两千年以前就是“塞北江南”,指出了古灵州是北部边地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提高了灵州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知名度,赞颂卢潘是一位保卫祖国西北边地安全的灵州镇将。
韦蟾(?—约873),唐代诗人。又作韦瞻、韦禅,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人。公元853年(大中七年)登进士第。初为徐商掌书记。咸通(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末,终尚书左丞。蟾所作诗,今存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