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温往河外》是
唐代诗人
薛能创作的
送别诗。此诗描写了友人出行的情形,通过对途中景物的描绘与对友人行程的设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也
表明了两人的深情厚谊。
⑵河关:西汉王朝在今大河家(介于甘肃省与青海省之间的一座小镇,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源头)黄河南置
河关县。
⑶秦音:可能是指秦腔。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
⑷魏画:这里可能是指黎阳大石佛,因大石佛就是北魏时期的作品。黎阳:河南省
浚县的古称。
⑸清漳:县名,也是河名。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在河北肥乡县境东部设立清漳县,公元607年(大业三年)清漳县归属武安郡。清漳河属海河流域,发源于
太行山。
你背着琴剑西出青海、甘肃前往北方。在河内听到了秦音(秦腔),在黎阳看到了魏画(大石佛)。田野庄稼已经成熟,馆前秋霜染黄了树叶。又要踏上旅途了,大风中问渡船在何处?需得立在清漳河的岸边等待。
这首诗当写于秋季。首联“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写出行的装束。琴与剑是旧时文士的必备行装。在古代,讲究一些的居家摆设,常常是墙上一把龙泉宝剑,几案上置放一张名贵古琴,既透露出主人的修养志向,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中间两联点明友人出行的路线与季节,写出了途中的所见所闻。尾联“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是对友人途中经历的设想,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度关切之心。
薛能,
唐代诗人。字太拙,汾州人,公元846年(会昌六年)登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历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公元880年(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众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