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堂是位于安徽黄山的祠堂,建于清朝甲寅年间(公元1794年)。
简介
追慕堂是西递胡氏祭拜先人的祠堂。 追慕堂的空间具有明确的序列感,从祠堂前广场经门厅到达方形天井到大堂,再从两侧进入后部的条形天井最终抵达供奉祖先的场所,这里空间层次分明。
祠堂前广场为窄条形平面,长宽比约为3:1。祠堂的木栅栏门到对面民居外墙距离约9米,而祠堂外檐口高近5米,因此入口广场剖面比例呈1:2(高宽比)的关系,这种视角易于观赏立面细节,而不方便审视建筑整体轮廓。祠堂入口有两重檐,屋面高差很小,檐角高高翘起,仿佛人表情惊异时眉梢的形状。站在祠堂对面的墙沿,能轻松的看到屋顶斜面向远处天空延伸,我体会到传统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面)的妙处,以及古代工匠建造屋檐时考虑的视线关系。
结构
追慕堂的第一层立面是木栅栏门,透过栅栏我看到屋檐下的空间。这层栅栏门像半透明的帷幕将外广场空间与屋檐下的入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猜想,当年胡氏先人在祭拜先人、协商家政时,或许将木栅栏门全部开启,甚至把门板暂时拆除。这时广场空间与入口空间融合在一起,在平面上形成一个边长为12米左右的正方形空间。
从入口走进去,绕过屏风,就是追慕堂的核心空间――方形天井和大堂。由外广场至大堂,地坪逐渐升高,入口处有三级台阶,高差明显,而天井与大堂之间仅有一个台阶,空间舒缓。
追慕堂的天井空间非常精彩。通常居民自家的天井为长条形,空间紧凑且高耸。追慕堂的中心天井为正方形,檐口高约6~7米,屋檐下对着的地面由青石板铺就,排水沟围合成正方形且将内外分隔,地面中央有一圆形石水缸。这种布局被称为“四水扫堂”,也有俗语说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的屋檐围合了边长约5~6米的范围,而四周墙壁围合的空间边长约12米,光线从天空漫射下来,形成一个边长近8米的透明立方体空间,完整而清晰,也许罗马万神庙的内部就是这种空间印象的放大吧。
坐在大堂的椅子上方能体会到追慕堂的空间尺度。首先要谈的是剖面高度。在座位上我们向天井方向望去,通常能够看见檐口、屋脊和天空。这种剖面高度不仅利于采光、通风,而且方便视线远眺,减少空间的封闭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空间氛围的尺度差异。不同的活动形式(交流方式)在尺度上存在不同的界限,我们在追慕堂的大堂空间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1、亲切的尺度。这是人的四肢能够直接触摸的范围。假如坐在大堂正中靠近供台的座椅(家长座位)上,那么亲切的尺度范围就是两座椅中间的方桌大小。
2、交流的尺度。商谈家政等活动需要适当的交流距离,距离太远那么说话就费劲,距离太近却又缺乏威严,因此距离控制在2~5米较适宜。追慕堂大堂中交流的尺度体现在座椅围合的范围,约4×6米的空间。
3、社会的尺度(口头交流的局限)。这个距离不方便用语音交流,然而我们能够看清楚面部表情,这个范围约在9~12米。追慕堂中社会尺度体现在家长座位至檐口石台阶的距离,约9米。
4、疏远的尺度。如果处于这个距离范围之中,人的面部表情是不易看清楚的,但人的肢体动作却能清楚识别。这个距离大约为15~20米,甚至更远。追慕堂中疏远的尺度体现在家长座位至入口屏风的距离,约14米。
追慕堂的最后一进院落是供奉胡氏先祖李世民画像和牌位的地方。这个院落进深窄浅,但里外平台的高差大,且天井空间高耸,让人抬头仰视。它与大堂空间的平静舒缓形成强烈反差。
总的来说,追慕堂的外广场、方形天井与大堂以及缅怀先祖的窄天井院落,共同构成徽派祠堂类型建筑的空间序列,具有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