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
全面性教育相关名词
迷恋(infatuation)与“愚笨”来源于同一词根,意思是“笨的”或“傻的”,指一种无来由的激情或吸引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Sternberg)的爱情三元论认为,爱情应该包括激情、亲密和承诺,而一段只有激情的关系就是迷恋(infatuation)。迷恋(love addiction)的形成,可能来源于神经生物因素和社会学习的过程,也可能受到大众媒体和文化的影响。虽然从进化的角度看迷恋(obsessivelove)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更多时候它会对个体的事业、家庭和社会产生比较负面的影响。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提到,儿童青少年要能够区分爱、友谊、迷恋和性吸引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这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指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指出,学校要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及“性教育”,在“儿童与健康”部分增加“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一条主要目标,并提出“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的策略措施。
定义
迷恋(infatuation)与“愚笨”(Fatuous)来源于同一词根,意思是“笨的”或“傻的”,指一种无来由的激情或吸引状态。迷恋被描述成一种将恋爱对象理想化的倾向,迷恋的双方往往会夸大伴侣的积极特质,例如“我的伴侣总是很开心”;忽略或最小化他们的消极特质,例如“我的伴侣不喜欢发脾气”。
除了上面这个比较公认的定义,在英文中还有许多描述爱情状态的词汇和迷恋非常相近。1969年,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乔治·克里斯蒂(George L. Christie)提出,“陷入爱情”的状态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一端是“真正的爱情”,另一端则是“病理性的迷恋(pathologicalinfatuation)”,这个概念强调爱情其实是一个谱系,而真爱和病理性的迷恋分别是两个极端。美国心理学家诺亚·沃尔夫(Noah R. Wolf)则用痴恋(limerence)描述了一种和迷恋相似的爱情体验,它是指一个人非常强迫性地渴望得到自己迷恋的对象的浪漫回应的感受,痴恋(limerence)具有侵入性的认知关注、情感依赖和恐惧三种特点。痴恋(limerence)的本质,正是痴迷(obsession)。在心理学上,痴迷(obsession)是指一种无法自控的、持续侵入的想法、画面或者感觉,并最终会带来个体强烈的不适感。本词条的迷恋涵盖了以上不同定义。
迷恋、喜欢和爱情的区别
要想了解迷恋的特征,首先需要了解爱情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Sternberg)提出了爱情三元论,这个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了三种基本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元素的存在或缺失,会在个体中产生不同类型的爱情。根据该理论,喜欢是指只有亲密行为,而没有激情或者承诺,两个人彼此亲近,但不存在性吸引和与对方共度余生的期望;迷恋是指有激情但是没有亲密行为或者承诺,例如,两个在酒吧相互调情的人,可能会互相迷恋对方;当充分具备亲密、激情、承诺这三种爱情要素时,人们就能体验到完美的爱情。
由此可以看出迷恋、喜欢和爱情的区别:只有激情的感情是迷恋,只有亲密的感情是喜欢,而同时具备了激情、亲密和承诺的关系才是具有长久可能性的爱情。明确迷恋的特征有助于帮助人们区分迷恋和爱情,从而防止人们为了迷恋中短暂的联结(liaison)而做出重要的人生决定。
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乔治·克里斯蒂(George L. Christie)在1969年提出,“陷入爱情”的状态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一端是“真正的爱情”,另一端则是“病理性的迷恋”(pathological infatuation)。在此基础上,克里斯蒂对爱情与迷恋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爱情(fallingin love)
陷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有时这种体验会来得非常突然。在这种体验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充满了热情和温柔,而当这种情感是双方相互的时候,就会发展出以下的特征:
理想化伴侣
陷入真正的爱情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理想自我理想化自己的伴侣。具体来说,他们会赋予伴侣很多伴侣本身并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是他们心中理想的自我所具备的。例如,小红觉得自己的伴侣非常温柔,然而其他人会发现他的伴侣并非如此,这可能是因为小红自己内心非常渴望成为一个很温柔的人。
温柔
陷入真正的爱情的人,随着逐渐认可彼此的伴侣身份,内心会产生更多温柔的感觉,正是这份温柔让人能够感觉到伴侣的感受,对彼此有更深的理解。
更加健康
在爱情中的人,脸色会很好,看起来也会比以往年轻。虽然在爱情中也会遇到挫折,有时候人们会因为焦虑而脸色苍白,偶尔面露沮丧,但这些时刻非常短暂。从整体上看,坠入爱河的人身体健康水平会更高,外貌看起来也更加健康。
自我功能得到改善
在真正的爱情中的人,自我的功能会得到增强,他们会变得更加有斗志,更加充满希望,感知力和洞察力都会变得更加敏锐,进取心和积极性也会增强。
退行
退行(regression)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成熟的处理方式,而是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虽然恋爱不是挫折或者压力情景,但恋爱中的人也时常会出现退行的情况——坠入爱河的人们会重新体验到青春期一般的激情,也会感到婴儿般的满足,甚至有时候也会使用一些婴儿时期的语言,比如喊对方“宝宝”“乖乖”,要“抱抱”等。
不过,恋爱中产生的退行并不像其它情况中那样是为了缓解焦虑,这种退行是为自我服务的——它可以提供一种协调的、完整的自我满足感,还可以提升人对音乐、诗歌和自然的审美能力。
自我一致的行为
陷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被自我所控制的现象,被与自我一致的动力所驱动,它可以帮助人获得更加充实的生活,以及更多的自我实现。
爱的感受可以被记起,爱的对象相对固定
在真正的爱情中,虽然爱的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早期的激情仍然可以被记住,旧时的情绪也可以重现,比如听到一首感伤的歌曲或看到一张旧照片都可能带你重新体验到当时的感觉。在真正的爱情中,爱的对象相对稳定即使两人分离一段时间,这种爱的状态也可以得以保持。
迷恋(infatuation)
迷恋一开始可以看作是坠入爱河的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和真正的爱情之间会出现许多差异。
更加持续不断地想到自己的伴侣
在爱情中,人们会持续不断地想到自己的伴侣,而在迷恋中,人们对于伴侣的关注会更加强烈和难以克制。
对伴侣的关注是自我为中心的、矛盾的
迷恋状态下对于伴侣的关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且会非常的矛盾,他们时常会高估对方的好,又时常会对对方进行贬损。时常会对对方充满柔情,又时常会对彼此怀有敌意。
迷恋状态经常会逐渐发展出破坏性,这种破坏性有时是对于一方的,而有时是对于双方的。例如医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师生关系会更容易产生迷恋,此时的迷恋对于双方来说往往是具有破坏性的。
焦虑、抑郁
一个陷入迷恋的人通常在大多数时间里脸色苍白、忧心忡忡,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边缘型人格的临床表现。
自我功能受到损伤
在迷恋状态中的人,自我功能总是受到损害,具体表现为学习和工作的产出以及质量会下降,对于自己应当完成的事情的关注程度降低。
通常,在迷恋状态中的人,他们的行为会和以往非常不同,身边相熟的人时常为此感到震惊。迷恋中的人时常感觉自己对于这种感受是无法控制的,似乎有一种意识之外的力量在操控着整个过程,这让他们感觉非常无助。
退行是显著且持续的
处于迷恋中的人,退行的现象是显著而持续的,而不是恋爱中的那种单纯自我服务的退行。
反复出现
独特的迷恋状况和行为模式会在那些经历过多次迷恋的人身上反复出现,这种反复性是容易出现迷恋的人群的重要特征。
感受在之后不会被记起
迷恋的经历最终会消退,这种经历大多非常短暂,当迷恋消退之后,曾经强烈的情感体验没有办法重新被感知。人们可以回忆起之前的种种行为和经历,但是没法重新感受到当时的感觉,当事人往往会发现之前在迷恋中的行为现在看来是那么的陌生,可能会感慨,“我当时一定是疯了吧!”。
对象相对不固定
如果双方被迫分开,迷恋可能不会持续很久,在这方面,爱的对象可能比在更健康的恋爱体验中更具可互换性。
强迫性的性欲
性行为在迷恋的状态中占比很小,甚至会完全消失。当迷恋的情境中出现性行为的时候,这种行为往往不是表达温柔的,时常带有强迫性。
成因
迷恋与恋爱成瘾(love addiction)可能来源于神经生物因素和社会学习的过程,也可能受到大众媒体和文化的影响。
神经生物因素
在一段关系的早期,神经生物因素是造成了恋爱成瘾(loveaddiction)的决定性因素。在一段长期的健康的爱情里,浪漫的爱情(romantic love)确实会一直存在。但是迷恋(obsession to love)不同于浪漫,它常常只出现在爱情的初始阶段,并且在一段长期的关系中,迷恋越多,两个人对于关系的满意度越低。在恋爱的初期,多巴胺会大量释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浪漫相关的神经生物反应会随着时间而减少。所以为了追求一直处在爱情刚开始时的迷恋的感觉里,有人会恋爱成瘾(love addiction),他们一直不断更换对象来让自己始终维持在热恋状态,这也正解释了迷恋具有反复性,独特的迷恋状况和行为模式会在那些经历过多次迷恋的人身上反复出现的现象。
发展经验
迷恋不仅受到神经生物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发展经验的影响,比如一个人的依恋模式。
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强烈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儿童(特别是早期儿童)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年幼的儿童总是渴望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希望获得他们的拥抱,想要与他们形影不离,这就是依恋的一种典型表现。
不同的人获取依恋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的依恋类型也不尽相同。区分依恋类型的经典实验被称为“陌生情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12~18个月的婴儿,会在实验室里按照顺序经历以下过程:妈妈和孩子一起自由游戏,实验者与儿童进行游戏,婴儿与母亲分离,婴儿与母亲重聚。根据婴儿在整个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可以把他们的依恋类型分成四种:
安全型依恋(SecureAttachment)的婴儿相信母亲是可以得到的(availability),会对他们的需要做出反应(responsiveness),在重聚时欢迎或接近母亲;如果感到不安或哭泣时他们会通过与母亲身体接触,抱着母亲来寻求安慰;在准备重新玩玩具之前,他们不会转移视线,表现出生气。在这个情节结束之前他们的游戏水平会恢复到分离之前。
回避型依恋(AvoidantAttachment)的婴儿在分离时很少哭泣;在重聚的情节中,他们不会欢迎或接近母亲,在刚重聚时忽视母亲的到来。
反抗型依恋(ResistantAttachment)的婴儿(有时指矛盾型依恋-Ambivalent)在分离时很可能哭泣。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们经常继续哭泣;他们经常看母亲,但不太积极接近母亲。在被母亲抱起来的时候,他们不太积极配合,不容易被安抚。当母亲给他们玩具的时候,他们经常拍打玩具或打母亲,继续表现出痛苦,当母亲把他们放下时他们又接着哭泣。
混乱型(Disorganizedor Disoriented)的婴儿表现出恍惚(dazed)、冷漠(freezing)或僵化(stilling)的行为,对父母的依恋策略缺乏一致性。
除了安全型依恋,后面的三种依恋类型都是不安全型依恋。虽然这个实验是针对婴儿做的,但是由此诞生的依恋类型却可以描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模式。而迷恋行为即与矛盾性依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院研究者朱迪思·费尼(Judith Feeney)和帕特丽夏·诺勒(Patricia Noller)的实验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人拥有稳定的爱情关系和彼此信任的家庭关系,回避型依恋的被试则对他人的信任较低,爱情的经历比较少,而矛盾性依恋的人则和前面两组都不一样,他们在关系中渴望和依赖承诺,但爱情关系却是最为不稳定的,他们更容易理想化自己的伴侣,并且倾向于采取极端的爱情方式,例如非常强迫性的关注自己的爱人,更加情感依赖,更加理想化等,这些表现和恋爱成瘾(love addiction)非常相近。之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迷恋和矛盾性依恋的关系,结果显示,矛盾性依恋可以预测迷恋(obsessive love)。矛盾性依恋的人,经常对自己的亲密关系充满担心,害怕被伴侣背叛或者和伴侣分离,因此在关系中会过于依赖,这种情况让他们产生了迷恋(obsessive love)。
大众媒体
除了神经生物和发展经验的影响,大众媒体也可能会影响恋爱成瘾(love addiction)的产生。例如在流行音乐中,对于爱的描述,和对于心爱的人的渴望常常与幻想、理想化、强迫性的行为以及对于爱人极端的依赖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可能会让人们误以为迷恋才是真正的爱情。
潜在后果
在正常坠入爱河的过程中,人们也会表现出对于伴侣一定程度的迷恋,会更加经常地想到自己的伴侣,从这个角度看,一定程度的迷恋在进化上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可以帮助人们维持与伴侣的联系。但在超出了正常的范围的病理性的迷恋中,人们对于自己伴侣的关注比健康程度的迷恋更加夸张,因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迷恋会损害到个人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其次,陷入迷恋关系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更可能体验到不满意感。因为在与其他人的社交活动中,陷入迷恋的人缺乏真正的亲密感以及自我成长,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游戏”,也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情感满足。另外,迷恋与自尊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自尊和迷恋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迷恋是一种病态的依赖,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爱情成瘾者害怕被抛弃,会竭尽全力去维系一段感情。
应对建议
1.不要基于迷恋关系做出任何人生决定;
2.如果有意控制,可以和迷恋对象进入一个彻底分离的状态,即没有联系、毫无音讯,与迷恋对象的彻底分离能够让迷恋消失。如果无意控制,也可以继续保持关系,因为病理性迷恋的关系往往不会长久。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做好自我会受到损伤、需要时间疗伤和康复的准备;
3.避免陷入不给自己带来任何成长的、反复的病理性迷恋中,因为它会让自己的生活和自我都支离破碎。在把自我修炼得更为强大之前,可以有意回避浪漫式的刺激,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与感情保持“绝缘”;
4.在极少数情况下,病理性的迷恋也能够往正常的爱情方向发展,这意味着自己的心智状态有所成长,但并不意味着这段关系一定能够长久持续,关系也有可能无果而终;
5.遇到爱情,可以是对于一个人自我功能状态的一场考试,这就和遇到巨大的压力、喝醉等其他情形一样,可以检验一个人自我的完整程度和坚韧度;
6.改变病理性迷恋的状态并非易事,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发展自我水平,让自我更为灵活、柔韧,需要给自己时间,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在生活中积累智慧,变成一个更为成熟的人,然后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迈出脚步,在亲密关系中不断尝试。切勿操之过急,或者怀有不现实的、极端化的期待和幻想(比如下一次我一定要彻底改变)。
相关研究
迷恋与物质滥用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迷恋(obsessivelove)和物质滥用比较相似。首先,从后果上讲它会对个体的事业、家庭,甚至社会产生比较负面的影响。其次,从过程上看,它和物质滥用具有相似的心理过程。
在物质滥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不断地提升行为量。例如,在吸毒成瘾的状态下,为了达到一致的感受,需要不断地提升吸入的毒品的含量。如果想要一直维持迷恋的感觉,达到理想的情绪体验状态,人们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行为的数量。其次,对于物质滥用来说,停止这个行为是非常难的,例如戒烟和戒酒时需要不断地忍住想要抽烟或者喝酒的欲望。相应地,终止一段迷恋关系也是艰难的,在失去这段关系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绝望、孤独、心痛,这些感觉比较持久。在人们想要结束迷恋关系的时候,人们心里会时常生出继续这段关系的想法,也可能会因为已经经历若干次关系的失败而选择不结束关系,于是再次陷入到为这段关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状态中 。正是因为迷恋和物质滥用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也有人把迷恋称为恋爱成瘾(addctivelove)。
不过,也有研究者指出,爱情成瘾和物质滥用有所不同。以毒瘾为例。一方面,毒瘾只影响全球人口的一小部分,而浪漫爱情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从基本的、进化的子系统中出现,爱与生殖紧密相连,生殖是自然选择的引擎,相比之下,吸毒对生存或繁殖没有明确的作用。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Fisher)认为,当一个人的爱得到回报时,浪漫的爱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建设性的”成瘾形式;然而,吸毒成瘾永远不会是有益的。最后,虽然人们可以在不吸毒的情况下生活得很好,但如果缺乏爱,人类将无法健康成长。
判断指标
从表现上来看,爱情成瘾的表现与物质依赖非常相似。因此,有学者在物质成瘾的诊断标准基础上,提出初步鉴定迷恋(love addiction)的6个因素。当个人在爱情关系中出现以下3种及3种以上情况时,可判定其为迷恋:
①当离开或者缺少伴侣时,会具有一系列脱瘾症状表现,比如极大的痛苦和对其他人的强烈需求;
②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爱情关系上(不论是现实中还是幻想中的爱情);
③自己原有的社交、职业和休闲活动会明显减少;
④持续不断的渴望或对减少、控制爱情关系的无效努力;
⑤即使这段感情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仍然去追求;
⑥存在情感障碍,表现为重复的、兴奋的但没有任何持久情感的爱情关系,或者是一种痛苦的、不安全型的爱情关系。
测量
目前对迷恋或爱情成瘾进行测量的量表还比较少。1981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玛丽·简·亨特(MaryJane Hunter)等人编制了具有20个题项的量表用以测量爱情成瘾,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方式作答,即“1,完全同意”到“5,完全不同意”,其中有9个题项采用反向计分。
198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编制了激情之爱量表(Passionate Love Scale,PLS)。该量表是测量浪漫爱情的激情成分的实用工具,测量了对所爱之人的着迷、痴恋、渴望和感情的强烈程度。精简版的爱之激情量表共有15题,采用9点计分方式,陷入浪漫爱情的程度越深,个体在爱之激情量表上的得分越高。
干预和治疗
目前,心理学上关于迷恋的干预研究还比较少,但在其他类似成瘾的干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南加州大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研究所史蒂夫·苏斯曼(Steve Sussman)博士提出了对迷恋(love addiction)进行干预的方法。他认为,对迷恋的干预主要是帮助个人建立安全型依恋,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者直接引导使个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帮助个人进行内心对话,摆脱那些可能会引起迷恋的幻想性的想法;还可以通过情绪管理技术,指导个人对抗那些寻找爱情时的不良动机。同时,由于社会学习也会影响迷恋的发展,因此在学校或社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可以包含关于健康与不健康的爱情的相关知识。
中国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迷恋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建立成熟的恋爱观和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家庭、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中国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此有诸多相关的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从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心理健康与品德教育角度进行指导,《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19)则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操角度进行指导。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旨在保障未成年人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和保护,从而帮助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的心态和成熟的人格,合理应对青春期迷恋。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
第九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做好未成年人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障碍早期识别和诊断治疗等工作。
第九十九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引导和规范有关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康复救助、监护及收养评估等提供专业服务。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第一条
心理健康宣教行动。有条件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第三条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督促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积极导向将结果反馈学生家长。
第五条
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已建有热线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及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等,要对工作人员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保障提供专业化服务,并向儿童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号码,鼓励其有需要时拨打求助。
第六条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增强同伴支持。
中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迷恋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中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从身心健康保障的角度强调了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从与异性的交往原则、社会适应与人格培养的角度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全面地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强调了父母的教养要点。青少年要积极且负责任地面对友谊和恋爱问题,避免陷入不健康的迷恋状态,这也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初中年级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高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 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
水平四(初中阶段)
疾病预防
• 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
心理健康
•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异性交往的原则。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
水平五(高中阶段)
心理健康
• 合理宣泄与倾诉的适宜途径,客观看待事物;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主动、诚恳、公平、谦虚、宽厚地与人交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高年级
• 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初中年级
• 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年级
•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了解正确的爱情方式。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小学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初步学习青春期发育、心理健康及相关保健知识与技能;
• 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初中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学习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能力;
• 积极应对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高中阶段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深入理解健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理解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认同体态以健康自然为美;
• 理解性、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了解婚姻和生育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性骚扰与性侵害 心理健康
• 了解社交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高健康的异性交往能力;
• 正确认识和对待童年期不良经历,健康成长;
• 能够识别并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9修订)
12~1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重视儿童青春期人格发展
• 指导家长认识青春期儿童发展特征,不断调整教养方式;
• 帮助儿童悦纳自我;
• 尊重儿童自主意愿,鼓励儿童独立思考与理性表达;
• 引导儿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积极调控心理,自主自助,预防和克服各种可能产生的青春期心理障碍;
• 正确对待儿童“叛逆”行为。
对儿童进行性教育
• 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对儿童进行与异性交往的指导。
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 指导家长与儿童平等相处,理解儿童自主愿望,保护儿童隐私权;
• 学会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尊重、欣赏、认同和分享儿童的想法;
• 学会运用民主、宽容的语言和态度对待儿童,促进良性亲子沟通。
15~18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提高儿童交往合作能力
• 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责任、性健康、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为重点,开展性教育;
• 对有恋爱行为的儿童,给予正确引导;
• 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学会与人相处,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 帮助儿童学会宽容待人,正确对待友谊;
• 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家校合作的基本处理方法。
培养儿童的责任意识
• 引导儿童树立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承担责任。
相关国际文件
1989年联合国发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保护了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尊重和保障了儿童发展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内容如下:
《儿童权利公约》(1989)
第二十七条
缔约国确认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第二十九条
缔约国一致认为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儿童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学会恰当地表达爱、在关系中进行积极沟通与决策,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帮助青少年合理面对友谊和恋爱等问题,避免陷入不健康的迷恋状态,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恋爱”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1“关系”下的第2个主题“友谊、爱及恋爱关系”,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4,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概念1:关系
主题2:友谊、爱及恋爱关系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人际关系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爱(例如朋友之间的爱、父母之间的爱、恋人之间的爱),表达爱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青少年与儿童表达友谊和爱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不平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由于社会性别、年龄、经济、社交或健康状况等原因)会严重影响恋爱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5~18岁及以上)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健康与不健康的性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要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喜欢和爱
学习者将能够: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
学习者将能够: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与爱相关的教育
幼儿园性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同伴关系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向同伴表达关爱与尊重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彩虹心情》《多彩的幸福》和《遵守规范的孙悟空》三册中都涉及与同伴关系相关的教育内容。
《彩虹心情》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学会对他人(爸爸妈妈、教师、同伴等)表达爱的不同方式。同时幼儿也将对同伴传达给自己的关爱表示感谢。
《多彩的幸福》一册主要帮助幼儿学习如何表达家人、同伴、老人、残障人的尊重。
《遵守规范的孙悟空》一册主要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表达对同伴的爱,并学习尊重自己对同伴产生的好感,用适当的方式向同伴表示喜欢。
小学性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不单纯局限于感知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些原有情感关系的变化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性萌动给很多孩子带来新的关系话题,那就是青春期的爱情。
四年级“青春期性萌动”主题中,通过“什么是青春期性萌动”“青春期性萌动的表现”“正确对待青春期性萌动”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是青春期性萌动的基础;能够理解青春期性萌动是青少年成长所要经历的正常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能够掌握调节青春期性萌动期间调节复杂情绪的能力。
五年级“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通过“青春期的情感”“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恋爱需要学习”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青春期的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甜蜜的、易变的;理解为什么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懂得恋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会表达爱、尊重爱、保护爱。
六年级“健康的性行为”主题中,通过“什么是性行为”“负责任的性交行为”“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自体性行为,什么是与他人发生的性行为;懂得什么是负责任的性行为,如对健康、生命、家庭负责;理解性交行为需要成长的准备,包括身心的成长和决策能力的提高。
初中性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会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讲解“爱情”这一话题,并且由此延伸到对于爱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讨论。另一方面,青春期恋爱作为重要话题,放在“浪漫关系”“性决策”“性的生命周期”等话题中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初中生会对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关系、同伴会影响性决策和性行为、婚姻和长期承诺伴随着许多责任、亲密伴侣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并且掌握更多爱、关心与尊重的能力。
相关影视作品
《洛丽塔》(Lolita)【美国】(1962)
类型:剧情/爱情/情色
片长:153分钟
剧情简介:在大学教授法文的亨博特少年时期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当年的初恋情人不幸夭亡,令他此去经年依旧对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有着别样情感。
因工作之需,亨博特寻找住房,因此结识了寡妇夏洛特及其精灵一般的女儿洛丽塔。夏洛特迷上了这位儒雅庄重的大学教师,一心与之交往;而亨博特却迷恋上了青春逼人的洛丽塔,为了和这个精灵长相厮守,甚至违心与夏洛特结婚。他将对洛丽塔的情感全部写进日记,锁入抽屉。直到某天夏洛特打开了潘多拉宝盒,他们的命运从此改变。
《洛丽塔》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的悲剧性不是因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为忠诚和背叛;更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涉及生活伦理的家毁人亡的故事和一个关于刑事法律的情杀案件,它的悲剧深渊乃是源于——“欲望”。亨博特对洛丽塔的深深迷恋扭曲了自己,面对欲望所采取的一系列愚蠢举措也最终导致了悲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1:03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