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走高飞
汉语成语
远走高飞,汉语成语,出自于战国·屈原《九章·惜诵》。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战国·屈原《九章·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
衍生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远走高飞”。
成语故事
卓茂是汉末南阳人。他在丞相府当差时,一次坐车出去,有人说那马是他走失的,卓茂就给了他,自己拉着车走,回头对那人说:“如果不是你的马,请到丞相府还我。”后来失马找到了,那人来丞相府把马还了。
卓茂任密县县令时,有人来告一亭长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问:“是亭长找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求他?”那人说:“因为我害怕他,去送他的。亭长不能接受馈赠,所以来告他。”卓茂说:“你做得不对啊。乡里之间还讲究礼尚往来,相互表示亲近。官吏只是不能乘势求取馈赠。你又不修行,如何能远走高飞、脱离这个世界呢?亭长是个好官,过年送些米肉也是应该的。”那人说:“法律不是禁止吗?”卓茂说:“我给你讲道理,你不会有怨恨之心。我要讲法律,就没有手足之情可言了。接受这次教训呢,还是接受法律惩处,希望你回去三思!”那人知道错了,那亭长也很感激。
开始官吏笑卓茂,郡里专门给卓茂配了精通法律条文的官吏,卓茂也没有意见。几年后,密县人都讲起道理来,路不拾遗。汉平帝时,天下蝗虫成灾,河南二十多个县受害,单单密县幸免。太守亲自去看了才相信。
这则故事看似凌乱,实则反映的是卓茂为人处事善于讲理的性格及其这一性格特点对周围事物所产生的影响,其至在天下蝗虫成灾时其所任职的密县也得以幸免困局。
成语寓意
在纷扰的人生旅途中,人们常常会遇到种种困境,如何摆脱困境成为人们时时关注的人生课题。人们常常有“远走高飞”的渴望,却缺少对自身品行的修炼和完善。卓茂正是把握住了善于讲理这一良好性格特点,对人对事都善于以理服人,从而使其摆脱了种种困境,其至在天下蝗虫成灾时其所任职的密县也得以幸免困局。若懂得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去感化同类,从而摆脱困境,寻找出路,那么人生便可少走弯路,高飞远走。
成语用法
“远走高飞”指走向远方,飞向高处;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现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运用示例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十一回:“包公听罢,便道:“怪得你还要偷你师傅一千两,与玉香远走高飞,作长久夫妻呢!这就是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弄杖。”
近代 · 刘鹗 《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今儿不让我在这儿,早晚要逼我回去,明天就远走高飞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09:0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