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白马》是军旅作家
朱秀海著长篇小说,2021年2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赵秀英,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曾多次组织村民支前,带领全村民工队配合八路军作战。由于混乱中的一个误会,赵秀英和她带领的支前队来到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背井离乡、思念幼儿之苦没有动摇这位共产党员的心,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组织打粮队帮助三十七团度过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数次救全团于饥困。在战场上,她冒着从前线抢运伤兵,在敌军的轰炸中用血肉之躯架起战场通讯的生死线。解放战争胜利后,她继续坚守着共产党人的使命,为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创作背景
2004年初,朱秀海开始组织采访,从山东胶东老区开始,从他们登陆的庄河一直采访到临江。历史上,渡海的部队到了东北之后马上编成新的部队打仗,后来长期驻守在粤东台湾海峡一侧,作者的采访也因此一直到达广东,从老战友的回忆中唤起了一位支前女英雄的形象。为了了解三十六团的战斗经历和赵秀英的故事,朱秀海采访了13个月,第一次接触到一支完全由人民组成的作战队伍,他感慨这次经历“真正开始理解人民革命为什么胜利,当共产党成了人民的时候,任何的困难、任何的艰难都阻挡不了人民的军队。”直到2019年夏天,朱秀海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初稿,他坦言写作首先是一个内心洗礼的过程,借此告诉读者朋友们人民共和国从哪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更大的一个愿望是想通过文字告慰一下这些年来渐渐凋零的老英雄。
朱秀海在采访多位亲历过解放战争的幸存者后,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一匹驰骋沙场的白马为引子,拉开了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的帷幕。他用了两年时间,创作完成了32万字的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
人物介绍
赵秀英
赵秀英出生在战乱时代的齐鲁大地上,血脉中自然传承着孔孟思想的正宗基因。这决定了她漫长人生的主要行事准则。十四五岁时,她遇到了主动担负民族救亡责任的一群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女共产党人林月琴,并很快加入了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和共产党根据地村长的职务,让她必然成了日本侵略者残酷打击报复的对象。日军的一次扫荡,她遭遇了在一天里母亲被逼投井自杀以保全清白之身和父亲被敌人残害的惨剧。失去父母的赵秀英,却又因为错嫁,埋下了婚姻悲剧的种子。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她丢下刚出生的儿子带支前队参加对侵略者的最后一战,领着乡亲们登上了胶东八路军主力跨海抢占东北的渡船。这次意外的登船,让赵秀英意外地参加了整个东北、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年多战争。在这期间,她以一个编外人员的身份立大功五次小功无数,促使一个三线团成为东北野战军最善防守的一线主力团。也是在这个时候,她知道了当年错嫁的真相,又经历了可能是她最好伴侣的欧阳政委的牺牲。新中国成立前夕,她终于回到胶东,向上级组织复命。她被告知档案中的婚姻对象、副团长刘德文已经牺牲,她带着错嫁的刘抗敌副团长的儿子,以烈士刘德文遗孀的身份,去沂蒙山刘德文家当儿媳。不久,赵秀英便得知刘德文没死,但已改名另娶。赵秀英一直坚持侍奉名义上的婆婆直到为她养老送终。赵秀英的传奇经历,让她在历次运动中饱受折磨。赵秀英这个胶东的女儿,靠着坚定的初心与信念,靠着在东北战争中结交的几个老战友,带着儿子在沂蒙山区开枝散叶,顽强地活到了近百岁,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八九十岁后,赵秀英又以当事人的身份,处理了实际上的丈夫刘抗敌和名义上的丈夫刘德文死后的家庭纠纷。
战士千秋
在他眼中,赵秀英是大姐,因此,小说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赵秀英的指称都是大姐。很长一段时间里,千秋都对大姐怀揣着特殊而暧昧的情感。然而,当最残酷的战斗告一段落,当整个团队和千秋本人都发生了质的成长和飞跃后,千秋才意识到他和大姐之间的情感不是爱情,而是特殊境遇里的亲情。最后的告别前,千秋残忍地拒绝了大姐,抢先堵住了大姐意料之中对他的告白。这份在极端困苦环境中支撑着青年千秋一路走来的特殊情感,终被一个男人成长成熟后的理性终结了,此后的千秋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军委领导。
老任
从国民党军俘虏过来的老任喜欢上了赵秀英,并对她展开追求。因为这份奢念,老任一改过往懒散颓废的状态,逐渐完成改造,成了解放军业务精湛的炮兵连长。
欧阳政委
延安来的欧阳政委,如同一阵春风般,重新唤醒了赵秀英对生活的热情。他那种知识分子特有的优雅、激情和明朗,让赵秀英产生了一辈子只可能有一次的那种爱的感觉,这是一种超越了战场艰苦生存环境的精神之爱。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小说中,大姐始终在思考和寻觅隐蔽在重重误解背后的真相,包括对历史的认知、价值判断等等。在后人撰写的三十七团历史中,炮兵连长老任因为在二道河子最后一战中,单手操作,一炮准确击毙敌团长潘人杰,而成为全团的战斗英雄和传奇人物,而大姐等人的功绩反而被淹没了。
“二道河子战斗就这样留在历史上了,但它没能出现在今天出版的任何一部关于东北解放战争的史书上,即便是在后来编纂的三十七团团史上也不存在它的位置……”历史的混沌与乖谬,亟待澄清,价值观等方面的裂隙亟待弥合。因此,像千秋这样的高官在看到大姐如何一步步与多舛的命运妥协,进而清楚大姐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和情感逻辑后,所受到的震惊、震撼也就不难理解了。通过对一桩桩偶然事件与困难的解决和克服,通过对大姐漫长一生的整体呈现,《远去的白马》确证了革命历史的必然性逻辑。大姐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不是知识分子,但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和高蹈的觉悟,有着宽阔的胸怀和坚忍的心性。
“千秋,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除了那些死去的人,我们活下来的人也要承担一些代价,比如我……这也是我多少年来一直想一直想才想明白的一个道理。我可不是什么圣人,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早就疯了……”大姐对千秋讲出的这番道理看似浅显却相当深刻,也是长久以来当代军旅小说叙事中的一个盲点。大姐既是当代军旅文学的“新人形象”,也是一个重新理解革命、战争的新颖视角。个人所承受的苦难、悲剧,其实也折射出中国革命曲折的历程,充满了未知、矛盾、误会、偶然与抵牾。在超越了世俗、功利、利益、情感的情况下,一个纯粹的人能否将初心坚持到底?大姐用个人的牺牲和近乎苦行般的坚守,给出了较为深刻的思辨和超越时空的回答,有效弥合了现实语境中革命信仰的缺失和革命传统的断裂。
艺术特色
该书根植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借助丰厚的历史史实,以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为背景,以清醒客观的文学立场审视和书写历史的复杂与真实、人性的善良与崇高,对战争场面、战场情节与细节的书写,对众多人物的情感与命运的描绘,均掌控有度,拿捏准确。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中纵横捭阖,以诗性的笔调和咏叹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无私无畏、信念坚定、生动饱满的共产党人形象。
“白马”作为一个充满诗意的意象,也被朱秀海浓淡相宜、有始有终地在全书中精彩地描画了出来。为了写好“白马”这个意象,朱秀海引用了古人创作的白马诗和白马赋,让“白马”的意象又多了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有了“白马”这个与赵秀英命运血脉相连的意象的成功书写,全书又呈现出空灵单纯、静穆高贵的品性。
对战争时代的泼墨描画,是《远去的白马》的主体部分,占到了约五分之四的篇幅。赵秀英这个典型形象在这一部分已经基本立起来了。同时,千秋、姜团长、欧阳政委、温营长、任鹏举、刘抗敌、赵大秀等人物群像,也都在这一部分个性化地呈现了出来。这二十几万字,把中国战争文学的历史还原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情节上看,《远去的白马》是从一系列“偶然”、一系列误打误撞展开的。整个故事的逻辑起点非常细小甚至带有一点儿荒诞感,就是“嫁错郎”和“上错船”。赵秀英与抗日英雄结为夫妻,因战火离散后才发现对方是走错了洞房。她本也不需要开赴东北,却在码头上阴差阳错地被赶上船,就此变成了解放战争中的“支前大姐”。这类情节的发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背后却包含着巨大的必然性;看起来是“将错就错”,细想却是“由错入对”。
在这个故事里,很多事都错了,但都“错”得“对”了;很多事“想不到会是这样”,但又似乎“原本便该是这样”。《远去的白马》乃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从小的偶然去写大的必然,通过小的阴差阳错写出了大的天地玄黄。这是事件“小逻辑”和情节“大逻辑”之间,巧妙的错位及重新的榫合。
整部小说的情节,由此不断地向下推进,情感势能越推越高。书中有一处细节格外能够体现这种错位及榫合的力量。书中的人物,上到军队首长、下到基层指战员,都反复地提到过一种观点,那就是革命终将胜利,但道路难免曲折,这一代人不要指望自己真能活着看到革命胜利。这并不是随便说说。小说里,千秋在塔山阻击战之后,捡到了一台收音机,通过广播,得知了锦州大捷的消息。直到这一刻,直到东北战场大局已定,他才第一次真的相信,“我们共产党这回真的要成事儿了”。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甚至是不合理的:自古打仗都是为了赢,是为了活下来成为胜利者,怎么可以有这么一个人、这么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的命都给出去了,却一直都没敢指望“成事儿”?或者反过来说,他们并不奢望自己享受到胜利,却怎么竟依然能奋勇向前?一个人需要有多么大的信仰,才能不指望赢而仍然去打仗!几乎从没见到过这样的一种人,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如此的没有信心,却又是如此的有信心。这是何其惊人的力量:一种史诗般的“信”,它是如此的坚定和无保留,以至于要通过“不信”才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
作品评价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邱华栋:《远去的白马》是朱秀海为当代军事文学领域贡献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塑造的支前女英雄赵秀英,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在战争年代里个体生命丰富而复杂的经验,以及战争所带给她们的苦难与考验。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
李朝全:《远去的白马》很好地运用了历史的辩证法,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故事的“实与虚”、战争残酷与人物情感的“硬与软”、宏阔历史与平凡百姓的“大与小”,以及传统与现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关系,在真实事件和人物基础上用艺术想象和加工的手法,把一个女性百年人生的题材表现得非常完满。“我个人觉得《远去的白马》是能够体现文学价值和尊严的一部作品,它是能够为当代文学赢得荣光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近期军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评论家
汪守德:“在新时期文学创作当中,有三部作品我看过以后很长时间内缓不过来劲,其中一部就是秀海的《远去的白马》。小说最震撼的地方是对人性的挖掘,对人性的灼热和凉薄的表现,对历史的苍茫和清澈之间的书写,还有就是对真实和传奇之间的处理。赵秀英是一个仁者,又是一个智者,还是一个勇者,在各种环境下遇到各种难题,她总是有办法来化解,而且这种化解不是瞎编的,都有一定的生活根据,这个人物是这些年来文学作品当中塑造得非常成功、非常独特的一个形象。”
作家、评论家岳雯:首先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战争场景的小说,小说基本上每一个重要的力量里都有一个人物作为支撑。像赵秀英是代表战争的人民性,她是共产党员,但她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她是人民中的一份子。再比如姜团长、欧阳政委、千秋等,这么多人物汇聚成一条主线就是讲三十七团,或者是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样一支部队从不能打变成很能打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程。
评论家
傅逸尘:《远去的白马》书写战争、回望英雄,揭示出了这段历史中“恒定的常量”。首先,作品把历史总体性的书写重新置于文学性的书写之前,让小说的虚构叙事更加具有历史认知的本质性力量。其次,通过塑造赵秀英这样一个英雄形象,展现出无产阶级英雄所坚守不变的初心。最后,作品正面书写了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更突出描写了赵秀英这样一个编外人员在这段历程中所发挥的引领性的力量。小说一直在探讨初心,通过强化红色经典的文学传统和美学传统,重新树立起中国式英雄。
评论家孟繁华:小说对赵秀英、千秋等人物的塑造是我们在其他的部队文学作品,特别是解放战争文学作品里面很少看到的。小说既写了主战场,同时也发现了战场的边缘,发现了赵秀英这样的人物,这些人物过去普遍被写得笼统、抽象,而在《远去的白马》里面是具体的、生动的,小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信仰有追求的女英雄形象,“这个人物和情节的书写是秀海先生在这部作品里面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和贡献。”
作品影响
2021年4月24日,《远去的白马》获“2021年度中国好书”。
2022年9月,《远去的白马》入选首届“十月年度作家作品”。
2022年12月,《远去的白马》被评为中央宣传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23年5月12日,《远去的白马》获得中国李庄杯·第18届、第19届“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23年7月18日,《远去的白马》获得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2023年8月,《远去的白马》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朱秀海,当代作家、编剧。河南鹿邑人,满族,1972年入伍,先后在武汉军区、第二炮兵和海军服役。两次参加边境作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音乐会》《乔家大院》《天地民心》;长篇纪实文学《黑的土红的雪》《赤土狂飙》;中短篇小说集《在密密的森林中》《出征夜》;散文集《行色匆匆》《山在山的深处》;旧体诗集《升虚邑诗存》《升虚邑诗存续编》;电视剧本《乔家大院》《天地民心》等。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音乐会》入选“百部抗战经典图书”,《乔家大院》第二部入选“2017中国好书”。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海军通令嘉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