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进食之礼”,大意上指一个人在吃饭(进食)时,所需要(体现)的礼节,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详细解释
1、做客时的进食之礼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
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
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咤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
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
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
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
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毋嚺羹
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
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像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
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
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2、普通情况下的进食之礼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共食不饱
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
共饭不泽手
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
大块的烤肉和
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
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当食不叹
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汉族古代食仪
各个不同等级的人饮食礼仪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
牛宜秩,
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
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
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
“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
诸公十有六,
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
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菜摆放的礼仪
礼产生于
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
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