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性拟态就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
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拟态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拟态物种。简单的来说,攻击性拟态值得是模仿成为无害的物种去吸引猎物。
详细解释: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例如捕食者模仿猎物、寄生虫模仿宿主,借以更顺利地进攻后者;也有时是为了进攻第三者(被模仿者是模仿者进攻对象的猎物)。
昆虫世界中的拟态大部分属于“防卫性拟态”,可以帮助猎物躲避食肉动物的攻击。“
攻击性拟态”则是指食肉动物利用交配承诺或虚假食物诱骗猎物的一种手段。比如琵琶鱼用头部“钓竿”上的肉质突起、短吻鳄用蠕虫般的粉红色舌头作为诱饵。不过,最老辣的“攻击性拟态”当属利用求偶信号引猎物,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流星锤蛛”。
雌性“
流星锤蜘蛛”通过分泌少许雌蛾信息素来吸引雄蛾。这种蜘蛛利用其吐出的一根细丝末端的黏液团来捕捉猎物。当飞蛾靠近时,它舞动起黏液团。黏液团的快速运动很容易让雄蛾误认为是一只雌蛾在飞动,从而进入蜘蛛的攻击范围。蜘蛛看准目标,一锤砸去,只要飞蛾被击中,就立刻被黏性极强的黏液团粘住,稀里糊涂地成为蜘蛛的口中食。为了诱使昆虫靠得足够近,“流星锤蜘蛛”还会释放一种易挥发化合物,里面含有蛾的信息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