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草堂寻处士弟》是南朝陈周弘正创作的诗。
作品全文
四时易荏苒,百龄倏将半。
故老多零落,山僧尽凋散。
宿树倒为查,旧水侵成岸。
幽寻属令弟,依然归旧馆。
感物自多伤,况乃春莺乱。
作品赏析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本诗表达上的一个特色。正文采用了总分结构,即先总说,后分说。首二句“四时易荏苒,百龄倏将半”,是全文内容总纲。而后,逐层分说“四时易荏苒”、“百龄倏将半”两层意思。
先说“四时易荏苒”。
荏苒,指时光渐渐流逝。“荏苒”是个抽象的概念,当我们形诸笔墨的时候,也只是个“时光流逝”的泛泛概念而已。作者借助形象思维,借故老零落,山僧凋散,老树倒于水中,泥土淤积,侵蚀水面,形成新岸,哲理性地指出了光阴荏苒之易。“易”,正是前句的“眼”,而“故老”、“山僧”、“宿树”、“旧水”恰是荏苒之易的形象注释和雄辩证据,令人不能不感慨系于荏苒之“易”。
后分说“百龄倏将半”。
诗前部分说的是作者所见。这部分是说作者所感。从逻辑上看,是先感于外物,后伤于自身,层次十分清晰。
诗的后部分,借归返旧日之居,瞻望处士兄弟,座谈之间,感慨无限。即所谓“感物自多伤”,“自伤”是已于身的感慨。这种感慨就是首句“百龄倏将半”。这个“倏”字,正是后半部分的“眼”,亦是全诗的“眼”。前面那个“易”字,正是为了这个“倏”字作铺垫的。结句“况乃春莺乱”,借“春莺”巧妙地点出了时间:春季。相见其景貌:莺飞草长,水绿天青,万物生机勃勃。这正反衬了作者的“百龄倏将半”的迟暮之感。所谓“乱”,其实正是作者心境的一种折射。春莺之声,本是十分悦耳的。作者却偏说“春莺乱”,正是他自己感故老、山僧、旧水、宿树的变迁,所生发出来的沧桑之感。含蓄地写出了他的“自伤”于岁月倏忽的心境。
作者行文剪裁得体,详略适宜。如后半部分写归返旧馆,瞻望令弟。叙首所谈,只字未提。仅一句“感物自多伤”,即作了高度感慨。所“感物”者何?诗前半部分已然详述。故后文未提谈话内容,而兄弟所叙大要之情,已为读者所领会。因此,前面是详得好,后面是略得好。剪裁很得体,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浅显。诗中运用了很工整的对偶,如“故老多零落,山僧尽凋散。”、“宿树倒为查,旧水侵成岸。”句式工巧,富于美感。把难堪的事物,委婉地表达出来。如“零落”、“凋散”,兼有漂泊和死亡之意,形式上,给人很雅的感觉。
诗中造句多传神之笔,如“倏将半”的“倏”字,状疾迅之象;“侵成岸”的“侵”字,状迟缓之进;“属令弟”的“属”,状深情凝视;“春莺乱”的“乱”,既状春莺歌鸣之盛,又状作者扰扰不宁的心绪。这些都表现了作者语言的高超能力。
题目《还草堂寻处士弟》,点出了本诗的中心事件。事实上,它起了小序的作用。它介绍了本诗是在怎样的特定环境里,为了什么事、什么人而写。为读者理解诗文,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诠释。;倘若没有这条“小序”,那么,诗的前几句的感喟,如“故老”、“山僧”、“宿树”、“旧水”,就有点突兀飞来、不知缘何而起了。
处士,故称有才德而隐居乡野不肯做官的人。本诗通过作者归访所亲历亲见的人世的变化,如故交殂谢,大树倾颓,表现了作者对时过境迁的感伤,以及历尽沧桑的感慨。
作者简介
周弘正(496-574年),字思行,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南朝大臣,东晋光禄大夫
周顗之九世孙。
年十岁,通《老子》《周易》。 起家太学博士,迁丹阳主簿。弘正知玄象,善占候。大同末年,预知侯景之乱。
太平元年,授侍中,领国子祭酒,迁太常卿、都官尚书。
陈霸先即位,授太子詹事,迁侍中、国子祭酒,授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豫州大中正,累官尚书右仆射。太建六年(574年),卒于官,时年七十九。追赠侍中、中书监,谥号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