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初唐张说诗作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是唐代文学家张说在岭南时为友人高戬写的三首诗之一。此诗八句四十字,阐明了作者与高戬同被迫害,自己幸得时势逆转,重见天日,而难友已客死他乡的事实,表达了极其悲痛的感情。
作品原文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旧馆分江日,凄然望落晖。
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
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
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诗词格律
这首五言律诗的用韵方式是首句不入韵仄起式;其韵脚是:晖衣非归,押上平五微韵(平水韵)。
旧馆分江日,凄然望落晖。
●●○○●,○○●●△。
相逢传旅食,临别换征衣。
○○○●●,⊙●●○△。
昔记山川是,今伤人代非。
⊙●○○●,○○⊙●△。
往来皆此路,生死不同归。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作品评析
武后时,麟台监张易之得宠,权势显赫,朝臣多所不满。张易之与其弟张昌宗设计陷害御史大夫魏元忠,诬他谋反,胁迫张说出面作证。张说为人忠正刚直,非但不为张氏作证,反而当着武后面露穿其阴谋。结果魏元忠得以免死,张说却负“忤旨”罪流配钦州。题中高六即高戬,当时他虽得张说证明确系冤枉,但仍然逃脱不了贬谪的命运,被贬谪为端州长史。端州,即今广东省肇庆市。公元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置为县治,称高要。公元509年(隋文帝开皇十年)废县设州,因端溪过其境而名端州,后更名信安郡。及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复称端州,为州治所。张说流放钦州一年多,中宗即位,得从受召还京。途经端州时知高戬已殒,无限伤感,他来到前日分手处就地凭吊故人,写上这首《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张说与高戬共患难,同命运,感情深厚。诗人此时心情是复杂的。皇帝换了,张氏兄弟彻底失败,自己难中受名,还京后大可以施展才华和抱负了,想到这些自然可喜;故交高戬不幸弃世,昔日昏暗时能共患难,此日清明时不资同富贵,不能不悲。他面向西天残阳,往事涌上心头,对死去的高戬无限伤惋。感情与上一首同样其真实,强烈。“生死不同归”,高戬要是还健在,一同蒙恩受召,尽忠朝廷,岂不美哉,可惜成已恨事了。他一面替朋友惋惜,一面为自己难中受召庆幸,后一种感情,诗人是极力隐蔽的,但因其感情之真,也不意从“归”字中流露出来。
贬逐引起的复杂情绪,给宫廷诗三部式加上了新的压力。首联总述事件的背景,但江水分流的形象使诗人想起与高戬的分别,这种隐喻性景象通常置于律诗的中间部分。次联倒叙与高戬分别时的情况,说明他们的相互关怀,交换的构思与结尾不一致的主题相呼应(一个生还,另一个却死于南方),仿佛高戬是代替诗人而死的。其他各联都统一于“分”的基本主题,只有次联表现共享和交换。第五句用景物把回忆与现实连结起来,山川依旧,斯人已逝,二者形成对照。第六句转向直接抒情,尾联也暗示了感情,但未加以陈述。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痛。诗人在“路”做文章,既将它看成实际的路,又看成人生的旅途,从而将眼前的实景与一句格言融合起来。在实景方面,诗人说的是所有到南方去的人都必须经过这条路,但只有像他这样幸存的人才能由此归回。在隐喻方面,“路”指的是从生“归回”到死的途径,所有的人也都经过这条路,但是在这里,“归回”的是高戬而不是张说。
作者简介
张说
(667—730)初盛唐之际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公元689年(永昌元年),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郎。因不肯依附张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钦州。唐中宗复位,召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公元711年(景云二年)任宰相,监修国史。玄宗时封燕国公,任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贬为相州刺史,再贬岳州刺史。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复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官至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掌文学之任共三十年。文笔雄健,才思敏捷,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尤其擅长于碑文、墓志的写作,其诗除应制奉和之作外,有不少佳作传世。有《张燕公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1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诗词格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