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牛,又叫“打春”、鞭春”、“报春”,传统岁时风俗。即在立春前一天,把耕牛送进宫中(或当地的最高衙门),第二天一早,由皇帝(或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率领文武百官祭拜,鞭打一下耕牛,意在鼓励农耕。
习俗简介
所谓迎春牛(鞭春),就是将泥塑或纸糊的春牛以杖击碎,象征春耕开始,催牛耕地,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传播更广。每到立春前夕,老百姓将造好的土牛、芒神迎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次日一大早,一长者用五色丝编织的“春杖”(即鞭子)依次击打土牛三下,称为“打春”,寓意让春牛勤于耕种,换来丰收。土牛打碎后,众人一拥而上争抢碎土,谓之“抢春”。据说抢得牛头土,大吉大利;抢得牛身土,养蚕兴旺;抢得牛角上的土,庄稼丰收。
基本程式
迎春活动的基本程式是迎春、演春和打春。
迎春
在迎春中,泥塑或纸扎的春牛是不可或缺的。道光十六年修的《商河县志》中较详细地记叙了迎春的情况:迎芒神,土牛入至县衙大门外,土牛南向,芒神西向,安神完毕。立春日正时,备牲礼果品,各官偕芒神位前往三献礼,至土牛前击鼓者三,击土牛者三,名鞭春,向芒神揖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中的春牛,一是象征春耕的开始,二是祭供的对象。春牛原先都是泥塑的,又称土牛。到清末改用纸扎春牛,即以竹作骨,外糊以纸。民间的春牛,也基本与此相同。在江南农村,也有用砻糠拌雪分别堆成泥牛和雪牛的,前者色黄,象征五谷丰登;后者色白,象征棉花丰收。旧时还有塑示农牛的习俗,始于周朝。
演春
演春的内容是抬着春牛及芒神举行迎春的民俗游艺活动,其中主要是民间艺术的表演。如《铁岭县志》卷二十记载:“立春为国家盛典。前一日,守土官率僚属,盛陈卤簿仪仗,杂以龙灯、秧歌、高脚、旱船等剧,并具芒神、春牛往东关高台庙拈香行礼,俗曰演春。”
打春
打春是迎春活动的高潮,又称“鞭春牛”、“鞭春”等。打春之风,始于六朝,盛于唐宋,明清时期风行全国。该仪式由当地地方长官主持,百姓积极参与。如旧时上海松江府,立春前数天,府衙门即命扎纸店按当年历书上春牛图,扎一只纸春牛。纸春牛的式样与颜色均与春牛图相一致。纸牛以竹篾为支架,牛肚大小如旧时的炭篓,肚里装有许多袋稻谷、麦子、菜籽、豆类、棉籽等农作物种子。挑选一位善舞者扮演牧牛人,一般选十六七岁的小伙子。立春日早上,彩杖队自府衙门出发。最前面由鸣锣开道,紧跟着的是举硬牌的差人,一大群吹打者,边走边舞的牧牛人和由四人抬着的春牛。然后是松江一府两县(华亭、娄县)的武官。原先,武官出场均戴盔甲,穿皂衣,骑大马,但到了晚清,那些武官都成了鸦片隐君子,穿不得盔甲,就穿了便服,坐在轿中,盔甲由人抬着,跟在轿子后面。最后是一府两县的文官,县官在前,府台殿后。队伍出东门,经紫阳宫,折往西行,过北门,到菜花泾停下,一府两县三文三武六个最高长官,手执皮鞭,抽打纸春牛。牛肚被打烂后,看哪袋种子先落地,据此占卜当年农作物之丰歉。鞭牛结束,官员回衙门,设春宴,吃春饼。立春之日,府城中凡彩杖经过的道路,沿途挤满看客,尾随彩杖的也不计其数。四乡农民涌进城来,各类小吃、摊贩、杂耍等业也特别活跃。
当人们抬着春牛演完春,春牛被打稀烂之后,有抢春牛之举:谁抢到牛头,被认为是最吉祥的,这一年必定是粮食丰收、全家平安、大吉大利;抢到春牛土,江南地区的农民将它撒在自家田中,认为可使农田丰产;山东临沂、阳谷等地则用它来砌灶和炕墙,也有用来抹蚕室,认为可以避邪和避虫蚁等。
春牛图
此俗大致废于民国初年。不过,民间仍有贴《春牛图》或剪纸的,以表示迎接立春节。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新生。有的人家书写“春”字在方形红纸上,替代《春牛图》。至于游春牛唱的:“一来风调雨顺,二来地肥土暄,三来三阳开泰,四来四季平安,五来五谷丰登,六来六畜兴旺……”至今流传不衰,成为民间的一首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