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顿
美国摇滚歌手
迈克尔·波顿(Michael Bolton),原名迈克尔·博洛廷(Michael Bolotin),1954年2月26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海文,美国男歌手、词曲作者。
早年经历
1954年2月26日,迈克尔·波顿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海文。从小,他就醉心于音乐,尤其喜欢灵歌音乐,偶像是斯蒂文·旺达和雷·查尔斯等灵歌歌手。十五岁开始在家乡的小酒吧登台演唱,为以后踏入歌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他叫迈克尔·博洛廷,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在他身上。
演艺经历
20世纪70年代中期,RCA唱片公司将其收归门下。1975年,在RCA唱片公司旗下,灌制了首张唱片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迈克尔·博洛廷》(Michael Blotin);紧接着,他在多伦多同加拿大的音乐家推出第二张专辑《我生命中的每一天》(Every Day of My Life),但是没有激起大的反响。
无奈之下,迈克尔离开了RCA唱片公司,并召集了一支硬摇滚乐队,取名“黑杰克”,自己担任主唱。之后他们发行了两张唱片,即1979年的《黑杰克》和1980年的《分离的世界》,依然反响平平,这支乐队也就很快解散了。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名为迈克尔·波顿再闯歌坛,并签约索尼唱片公司。1983年4月,专辑《迈克尔·波顿》发行,其中一曲《傻瓜游戏》(Fool's Game)引起关注;同时,他还与女歌手老啦·布兰尼根共同创作了《我怎能假设生活中没有你》(How Am I Supposed to Live Without You),由劳拉演唱。
1985年,摇滚音乐专辑《人人皆疯狂》(Everybody‘s Crazy)遭遇商业上的失败,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揣摩流行音乐的趋势和失败的原因。
1987年,推出了在索尼唱片公司旗下的第3张专辑《渴望》(The Hunger);在该专辑中,他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音乐风格,舍弃了硬摇滚风格而转唱白人灵歌。
1989年,推出专辑《灵魂供给者》(Soul Provider),该专辑销量突破400万张,获得白金唱片奖;同时,迈克尔重新演绎了他之前创作的《How Am I Supposed to Live Without You》,此时在电台中播放了400多万次。
1990年,获得第33届格莱美奖“最佳男歌手”,并接连推出了《我们怎样成为爱人》(How Can We Be Lovers)、《爱是多么美妙的东西》(Love Is a Wonderful Thing)等情歌。
1992年,专辑《时间、爱情与温柔》问世;凭借其中的单曲《当男人爱上女人》(When a Man Loves a Woman)获得第34届格莱美奖“最佳流行男歌手”。
1995年,国家词曲作家名人纪念堂授予他“金曲作者”。1996年,获得马丁·路德·金奖。1997年,发行深受蓝调音乐影响的专辑《所有那些东西》,遭遇了商业上的失败。1998年1月,推出歌剧与咏叹调的精选集《我的隐秘激情》。
20世纪90年代末,渐渐退居幕后,但并未真正离开热爱的音乐。2002年,推出了蓝调音乐专辑《铁汉柔情》(Only a Woman Like You)。
2011年,发行对唱精选专辑《Gems: The Duets Collection》,参与献唱该专辑的歌手包括美国流行乡村三人组合流氓弗拉德乐队(Rascal Flatts)、英国唱作歌手Seal、印度音乐人A.R. Rahman和克里斯·伯堤(Chris Botti)等歌手。
2013年4月,包括迈克尔·波顿在内的9名格莱美奖得主首次集体来到中国,并于6月8日在中国成都举办音乐会,郎朗与宋祖英等同台献艺。2017年,与谢霆锋在亚太视频运营商峰会上合作演唱了《Stand By Me》。
主要作品
音乐专辑
音乐单曲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充满磁性、至情至性的声音穿越流行乐坛的纷繁复杂,回响在人们的耳边,让人们从心底泛起柔情。这就是迈克尔·波顿糅合了摇滚、节奏蓝调和流行曲风的波顿式情歌。这位金发帅哥以他独有的深情、出众的才华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而随着月底与磨炼的增加,他的音乐中展现的感情态度更见圆润,流泄的温度更贴近人心。凭借着对音乐的激情、虔诚、责任感,迈克尔广受欢迎。(《历届格莱美最佳流行音乐男歌手:1959-2005》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20:52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