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格林
英国男物理学家
迈克尔·鲍里斯·格林,(英语:Michael Boris Green)(1946年5月22日-)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弦理论开创者之一,于198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士。2009年11月1日,格林接替史蒂芬·霍金担任卢卡斯教授。
人物生平
格林于1946年5月22日生于伦敦,中学毕业于伦敦威廉·艾利斯学校,在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完成了高等教育。在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格林于1967年获得理论物理一等荣誉文学士,于1970年获得基本粒子理论博士学位。格林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依次在普林斯顿大学(1970年–1972年)、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1978年至1993年,格林在玛丽王后学院历任讲师和教授。1993年7月,格林被剑桥大学遴选为约翰·汉弗莱·普卢默理论物理教授。2009年10月19日,他被确认为新的卢卡斯教授,并于11月1日就职,接替史蒂芬·霍金。格林与约翰·亨利·施瓦茨经过多年合作,他们共同发现了Ⅰ型弦理论中的反常相消现象,后来被称为格林-施瓦茨机制,引发了第一次超弦革命。格林还研究了弦论中的狄利克雷边界条件,他的结果导致了D膜瞬子解的提出。
获得荣誉
格林已发表150余篇研究论文,获得过众多奖励和荣誉。1987年格林获得英国物理学会麦克斯韦奖,2004年获得英国物理学会狄拉克奖。1989年与约翰·亨利·施瓦茨一起获得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颁发的狄拉克奖。2002年二人共同获得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奖
1989年格林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士。他的皇家学会提名词为:
2014年,格林与施瓦茨“因其对量子引力和基本作用力的统一开创的新途径”共同获得了基础物理奖。
认识弦理论
弦理论(string theory),是理论物理学上的一个尚未被证实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宇宙是由我们所看不到的细小的弦和多维组成的。弦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十分复杂困难的,如了解为何宇宙中有这些物质和交互作用、为何时空是四维的。因为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理论在这个目标上的进展可与之比拟,弦论无疑地仍是值得继续努力研究。
弦论的出发点是,如果我们有更高精密度的实验,也许会发现基本粒子其实是条线。这条线或许是一个线段,称作“开弦”(open string),或是一个循环,称作“闭弦”(closed string)。不论如何,弦可以振动,而不同的振动态会在精密度不佳时被误认为不同的粒子。各个振动态的性质,对应到不同粒子的性质。例如,弦的不同振动能量,会被误认为不同粒子的质量。即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粒子。
“弦论是现在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引自《环球科学》2007年第三期《宇宙是堆三角形?》)
卢卡斯数学教授
剑桥大学2009年10月20日对外宣布,霍金在过完67岁生日的同时,也告别了世上最为驰名的学术职位——“卢卡斯数学讲席教授”。他的继任者是另一位天才人物,弦论创始人之一迈克尔·格林。
剑桥的“卢卡斯教授”席位设立于1663年,同一时间只授予一人,近350年来,执掌这个教席的科学家包括艾萨克·牛顿,以及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保罗·狄拉克、计算机的先驱查尔斯·巴贝奇
霍金是在1980年成为“卢卡斯教授”的。剑桥大学规定,“卢卡斯教授”年满67岁卸任。按照这个古老的规矩,11月1日荣膺崇高头衔的格林,将是迄今18任“卢卡斯教授”中“任期”最短的之一。他生于1946年,最多做4年“卢卡斯教授”就将告退。而在同一个位置上,牛顿待了33年,乔治·斯托克斯则是整整50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12-15 17:3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