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蒲田》是近代文学家
苏曼殊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作者经过日本蒲田所见的景色,沿途柳树成荫,潮水卷沙,满山的红叶里有一位姑娘在拾落叶,形象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诗中运用白描,拟人等手法,体物写情,具神化清幽之美。
作品原文
过蒲田1
柳阴深外马蹄骄2,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3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4。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蒲田:日本本州地名,在东京西南,东海道干线上,面临东京湾,今羽田机场所在地。
2.马蹄骄:形容马行矫健轻捷。
3.冰旗:茅店里挑出的标志卖冰的旗子。在曼殊的诗里,经常出现这类有异于传统诗歌的“日本意象”,如“绝岛”“
番茶”“尺八”等。
4.樵:樵采。此指收集落叶。
白话译文
浓浓的柳阴中,马蹄轻快,意气扬扬,东京湾潮水消退,吐出一圈圈白沙,似在追逐海浪嬉戏。
路边茅屋上斜挑出卖冰的旗帜,大概是靠近市镇了,满山红叶如火,有一位女郎正在收集落叶。
创作背景
1909年夏秋之间,苏曼殊随义母河合仙旅居逗子海滨。于8月回国之前到过蒲田。途中他载欣载奔,情不自禁赋下此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在近代诗人中,苏曼殊是以七绝擅长的。他的绝句清新俊逸,饶有诗意,在风调上最近晚唐的杜牧,而在内容上则颇有出新。这首《过蒲田》就以异国情调取胜而在语言和意境上都创造性。
前二句就展现出一路海滨景色,成行的柳阴遮蔽着行道,直通海滨。上句从苏轼《西江月》“障泥未解玉骢骄”化出,但不说马骄而说“马蹄骄”,则是闻得马蹄之声来自柳阴深处,不必是眼之所见。然已令人感到可喜。下句才是视觉印象,海水正在退潮,白沙上留下退潮的痕迹,仿佛一步步追随着海水远去,海潮的气势比江潮更大。这句写视觉,也使人如闻潮声;与上句写听觉,却使人见玉骢二样,有通觉效果。“银沙”比白沙在词采上更华贵,而且能表现出沙白耀眼的光芒。
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人的行走,但已有人行的感觉。沿着柳阴,他就走近海滨,而且蒲田已在眼前了,市郊景色,清丽如画。这里的异国风味是“冰旗”二字造成的,冰旗是冷饮店的标志,而冷饮是曼殊的嗜好,“尝在日本,一日饮冰五六斤,晚上不能动,明天饮冰如故”。(据郑逸梅《南社丛谈》)在中国古代,除寒食节,一般忌冷食,故无冷饮店和冰旗这玩意儿。写出它就暗示出一种当地风俗,引人人胜。
“满山红叶女郎樵”,画面极美,表达也好。若写作“满山红叶女郎拾”或“女郎拾叶作柴烧”,都不成。照亮诗句的,是那个“樵”字。本来“樵”是打柴,与树枝树干发生关系,而不关拾叶之事。而砍樵一般是男子的营生,与女郎本无关涉。可拾叶的目的,在于取得燃料,与砍樵无异,故无妨称之“女郎樵”。这是诗人措语的奇趣。“满山红叶女郎樵”,还远远超出它所表现的实际生活内容,而成为一幅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画。傍海的一片枫林,红叶与女郎相互掩映,一个是秋意的所在、一个则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诗句更多地指向美即形式,而不是真即内容。“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创造的意境美,一点也不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差劲。虽然没有写他的停步,可知他已不觉停步,可知那叶有“红于二月花”之美,而人之美亦见言外。
名家点评
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理事
马以君《苏曼殊诗集》:本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初秋郊游图。这幅图随行踪而展开,层次清楚,明快而又形象,十分可观。
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罗锡诗《近代诗文鉴赏辞典》:只是途中的一瞬,却写得诗中有画,饶有情趣,流露出作者心头无限的喜悦。作者善画,深通画理,在此诗中充分显出他诗画兼长的艺术功力。他运用绘画上色彩和光线的对比手法,创造出一幅明丽的秋野郊行图。
作者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文学家。原名玄唤,字子谷,后出家为僧,号曼殊。父为广东中山县一商人,母为日本女子,生于日本。一生飘泊无定,托钵天涯,曾游学日本,浪游锡兰(斯里兰卡)、南洋等地。早年与章太炎、陈独秀、柳亚子辈结识,接受革命风气的影响,曾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并从事文学创作、翻译及教育活动,参加了南社。辛亥革命失败后,他悲观厌世,渐趋颓唐。苏曼殊是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诗、文、小说俱佳,并工书画,精于禅理。通晓英、法、日、梵等多种文字,是较早翻译拜伦、雪莱、雨果等人作品的翻译家。著有《曼殊大师全集》等。